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114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图片制作成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交流

2、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或爱的故事,导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检查预习:A(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指导学生读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之大。)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2)图片展示,感受地震危害巨大。过度:灾难就是这样突如其来,昔日繁华的都市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房屋倒塌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一片,地震引发的大爆炸喷射着熊熊火焰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混乱中逃生的人们,交通高架桥扭曲路面从中间断裂下来。(3)回忆图片,出示生字,齐读识记生词。B在这场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尽量说完整,时间、地

3、点、过程、结果)C能评价一下这对父子吗?三、品读体验感悟父亲的了不起1、这到底是一对怎样的父子?他们怎么了不起的?让我们先走近这位父亲。2、感悟父亲的了不起(1)默读课文第三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并将自己的感想在一边写一写。(2)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a读到这句话,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品读: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b、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样写呢?启发: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干什么?一般情况下,

4、这么长时间,一般人除了挖之外,还会干些什么?父亲这样做了吗?(从没间断地挖,没有停下来)c、创设情景想象挖掘的艰辛创设情境:砖块瓦砾凌乱地堆在父亲面前,父亲弓着腰,埋头清理着。尖角锋利的玻璃碎片割破了他的双手一块重达百斤的楼板压住了下面的砖块一段钢筋裸露的立柱滚落下来,砸在父亲身上突然,一阵强烈的余震,刚刚搬开的石头又滚落了下来八个小时过去了十二个小时过去了二十四个小时过去了启发:看到这种情景,你想说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品读:是啊,父亲挖的是何等不容易,何等艰难哪。“他挖了八小时”d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苦苦地挖掘?(父爱)我们不禁要惊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e出示汶川地震图片感受父母的爱。

5、 过渡: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始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这样一个动作,一段文字: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位在废墟中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问我们,什么是一位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2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儿子的尸体,艰难的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被儿子回家。3这位婴儿的母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坍塌下来的天花板,哺育了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这位母亲在临终前留下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f过渡:就是这种坚守责任、恩重如山的爱支撑着父亲挖了(齐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有一个词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

6、?从这个“再”字你读懂了什么?都有哪些人阻挡父亲了?快看看课文,并用笔画出面对他们的阻挡父亲所说的话。“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a、课件呈现,父亲的三句话变色:读一读父亲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b、交流:父亲说的是同一个意思。c、启发:面对着他人的劝阻,父亲表达的意思一样,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还一样吗?(让学生读出)d、让我们把感受送进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当有些人拉住父亲劝说时,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自己的二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焦急地问警察又走上前来,让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想着救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他崩溃了,问道e、我想问问阿曼达

7、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震情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交流。感悟儿子的了不起(1)过度:儿子在等着我,父亲着急啊!父亲的恳求、着急、崩溃,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2)请大家默读课文在第十三自然段至文章结束,把你觉得能体现儿子了不起的语句画出来,并将自己的理解在一边写一写。(3)交流“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你总会和我在一起”a想想情景,感悟了不起说这句话时儿子还在哪儿?(废墟下面)闭上眼睛,上下左右全是倒塌下来的断墙,周围一片黑暗,静极了,偶尔传来房屋倒塌的声音,大地不时地在余震中震颤几下,一个小时过去了八个小时过去了)交流感受:在这废墟下,你什么感受?b我们都在害怕、惊恐,阿曼达是这

8、样跟我们说的(指名读)。听到阿曼达的话,你还怕吗?是谁给的你勇气和力量?(阿曼达)他几岁?(七岁)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竟有莫大的勇气,真不可思议。是谁赋予他的勇气?(父亲)是啊,儿子时刻牢记父亲的承诺,正是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勇气,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过渡:还从哪里感受到儿子了不起了? “不!爸爸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想象:一个孩子在废墟下呆了38个小时,看到父亲了,他会怎么做?阿曼达呢?想说点什么?此时,我们也可以大声地说,儿子也和父亲一样(齐读“了不起”)四、巩固延伸1、齐读结局:就这样,在无私的父爱中,儿子得救了。(呈现最后一自然段,齐读)2、此时文中父亲对儿子那种强烈、外显的父爱,不禁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出示游子吟生齐读),生活中的一件平凡的小事却道出了一种伟大的爱。课下请同学们把你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的故事写下来。3、课下读一读无声的爱中父亲的爱。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挖 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