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118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学会看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前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而本文则是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母爱的广袤深远。这是对前面几种父母之爱不同形式的补充鼓励独立,看似残忍的爱,背后却是煎熬和深沉。也是对前面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三个方面的另一个点的拓展和延伸。【设计理念】著名特级教

2、师钱正权说过:“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我以教材为依托,围绕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理念,探索以阅读为基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抓住“一个中心线索,一个突破口”整体规划全文教学。即以母亲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并以此为突破口,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通过写儿子的心理变化来表现儿子的情感,为学生创设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氛围,以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

3、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课题1、出示三组以“母爱”为主题的课件,激趣导入。2、谈话揭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前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再通过文中的一组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文学生体会母爱的深沉做好铺垫。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指名读。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回顾学法明要求1、读阅读提

4、示,划出自学要求,明确学习任务。2、回顾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由此导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情感。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要着重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回顾上节课习得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四、自读课文悟情感1、根据提示二的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并在文中空白处作批注。2、生默读,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读书体会。在学生分享读书体会时,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品悟以下几处:(1)抓住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体会“残忍”。出示对话,师生分角

5、色读。引导学生交流从这段对话中读懂了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儿子:依赖母亲:坚定犹豫)(2)抓住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几句:“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后悔,同时联系上下文,重点引导理解“雪上加霜”和“按图索骥”的意思。“时间艰涩地流但我的心痛得缩成一团。”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忐忑不安”。重点抓住“艰涩,坠”等词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自责”,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终于倚在门上。”让学

6、生齐读后,让学生想象母亲会对儿子说什么?生自由说各自的想法,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齐读。重点理解“路线图”的意思,感悟母爱的真谛。(3)教师总结并梳理本文的线索,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设计意图:这里的自学,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而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将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句子,来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能学以致用。五、领悟写法巧练笔1、小结语言和心理描写在表达人物感情方面的突出作用。2、仿写:想象儿子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我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启发思维,进行写话训练。这一小练笔,既有对课文所体现的人文价值的关照,又有对语言文字研究的引领,让学生享受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六、拓展延伸促升华课件出示作者,了解毕淑敏。同时推荐阅读毕淑敏的另两篇文章:剥豆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课文,将学习语文的视角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板书:20*学会看病 母亲儿子坚定依赖埋怨犹豫 后悔语言爱 心理理解忐忑自责 放心 学会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