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129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字:陵 鹤 孟 孤课后习题: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1)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2)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搜集积累有关人间真情的诗句。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

2、”为切入点,通过“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2感悟重点诗句的情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

3、,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1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诗文中交流。2. 只言片语就把对客人的欢迎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古诗文千古不衰的魅力啊!课下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一首诗就是一幅图画一首诗也是一个哲理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3.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还是一份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古诗两首,一起感受那份情二读诗题,检查预习1、指导读题(1)自由读一读这两首诗的题目(2)指名读诗题,注意停顿正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地名、人名、动词送、之后面一停顿,节

4、奏就有了。2、你也来试试吧,指生再读课题一起读,送/ 元 二/ 使/ 安 西 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3、检查预习,填学习卡片题目会读了,那古诗预习的怎么样了,老师考考你们,拿出学习卡片,完成表格,看谁完成的又快有准,开始吧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感 诗题类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作者李白王维朋友孟浩然元二送别地黄鹤楼渭城去往地广陵安西景物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渭城、朝雨、客舍、柳送别方式目送酒别感情?(一) 生汇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点拨1.课件出示广陵的图片(联系课下搜集的资料,预设问题:广陵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从而感知广陵在唐朝时就是风景优美的繁华都市)2. 烟花三

5、月赏一幅风景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3.“明楼美景遥想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读出“柳絮如烟的画面。”(总结古诗的方法:边读诗边想象画面。)4.课件出示长江图,理解词义“西辞”。5.生说诗意( 一个词串就是一个故事,你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二)生汇报送元二使安西师点拨1.王维的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诗中的渭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渭城的水清澈见底渭城的杨柳苍翠欲滴渭城的空气清新甜润2.如诗如画渭城,预设:渭城的空气为何如此清新甜润?理解“朝雨”“早晨下的雨叫“朝雨”,一场朝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使得客舍及旅店门前

6、的杨柳,显得更加苍翠。3.他们送别的方式是什么样?感受目送 、 酒别的不同三、品读感悟(一)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感学生自由的读一读第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李白心中的那份情1.品读“孤帆远影”“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单独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目不暇接,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 什么说“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读诗悟情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情同手足的兄弟,你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肝胆相照的朋友,你来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

7、里有他“风流天下闻”的夫子,你再来读3.“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4.多么深情的目送啊,朋友你就是李白,看到那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你在心里想对孟浩然说点什么?5.生练习说话,师指导朗读。师引读依依不舍、祝福、向往的情感。6.总结,师生配合读“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得却是这份浓浓的情,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啊,让我们一起背诵。送元二使安西全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感受到了这份情,于是李白将这一份浓浓的送别情融入了这样一

8、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不舍、有祝福、还有无限的向往。在王维的心中,送别又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师配阳关三叠读诗1当你这样静静的闭着眼睛聆听我读的时候,你的眼前看到了些什么?(好朋友在喝酒相送)2.出示安西图片看看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么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这一去到哪里啊?安西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路,几乎穿越大半个中国,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使学生感受路途远,时间长,体会王维舍不得让元二离开

9、的根本原因。2.自由读诗,谈体会。诗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这份深情?“更”的意思是:再(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尽”,就是喝尽的意思(他们都一饮而尽啦,只有好朋友间才有这样的酣畅淋漓啊!)指导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品酒悟情真是字字含情啊,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啊,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呢?生谈体会生生表演读诗句4.师引读喝不完的酒,诉不完的情,担忧、悲伤、不舍都融入在这首诗当中,齐读把你领悟到得感情用你的声音再现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背诵,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四总结拓展1.“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回顾两首古诗,不论是以目送的

10、默默无语,还是酒别的酣畅淋漓,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朋友心中的有一份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魅力无穷,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我对你们的情呢?2.课件出示送别诗句师生共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40分钟,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情,我们也是朋友了,你能用上一句送别的诗句,送送老师吗?台下这么多的老师,他们和我是朋友,和你们也是朋友,把送别的诗句也同样送给他们吧!4.总结:一生得一知己知足,谢谢你们,让我们

11、举起手,挥手人生的一次别离。, D(一) 生汇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点拨1.课件出示广陵的图片(联系课下搜集的资料,预设问题:广陵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从而感知广陵在唐朝时就是风景优美的繁华都市)2. 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3.“明楼美景遥想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读出“柳絮如烟的画面。”(总结古诗的方法:边读诗边想象画面。)4.课件出示长江图,理解词义“西辞”。5.生说诗意( 一个词串就是一个故事,你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二)生汇报送元二使安西师点拨1.王维的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诗中的

12、渭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渭城的水清澈见底渭城的杨柳苍翠欲滴渭城的空气清新甜润2.如诗如画渭城,预设:渭城的空气为何如此清新甜润?理解“朝雨”“早晨下的雨叫“朝雨”,一场朝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使得客舍及旅店门前的杨柳,显得更加苍翠。3.他们送别的方式是什么样?感受目送 、 酒别的不同三、品读感悟(一)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感学生自由的读一读第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李白心中的那份情1.品读“孤帆远影”“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单独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目不暇接,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 什么说“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

13、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读诗悟情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情同手足的兄弟,你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肝胆相照的朋友,你来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风流天下闻”的夫子,你再来读3.“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4.多么深情的目送啊,朋友你就是李白,看到那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你在心里想对孟浩然说点什么?5.生练习说话,师指导朗读。师引读依依不舍、祝福、向往的情感。6.总结,师生配合读“孤帆远影碧空尽”,而

14、不尽得却是这份浓浓的情,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啊,让我们一起背诵。送元二使安西全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感受到了这份情,于是李白将这一份浓浓的送别情融入了这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不舍、有祝福、还有无限的向往。在王维的心中,送别又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师配阳关三叠读诗1当你这样静静的闭着眼睛聆听我读的时候,你的眼前看到了些什么?(好朋友在喝酒相送)2.出示安西图片看看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么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这一去到哪里啊?安西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

15、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路,几乎穿越大半个中国,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使学生感受路途远,时间长,体会王维舍不得让元二离开的根本原因。2.自由读诗,谈体会。诗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这份深情?“更”的意思是:再(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尽”,就是喝尽的意思(他们都一饮而尽啦,只有好朋友间才有这样的酣畅淋漓啊!)指导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品酒悟情真是字字含情啊,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啊,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呢?生谈体会生生表

16、演读诗句4.师引读喝不完的酒,诉不完的情,担忧、悲伤、不舍都融入在这首诗当中,齐读把你领悟到得感情用你的声音再现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背诵,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四总结拓展1.“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回顾两首古诗,不论是以目送的默默无语,还是酒别的酣畅淋漓,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朋友心中的有一份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魅力无穷,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我对你们的情呢?2.课件出示送别诗句师生共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同学们,很高兴

17、和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40分钟,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情,我们也是朋友了,你能用上一句送别的诗句,送送老师吗?台下这么多的老师,他们和我是朋友,和你们也是朋友,把送别的诗句也同样送给他们吧!4.总结:一生得一知己知足,谢谢你们,让我们举起手,挥手人生的一次别离。, D(一) 生汇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点拨1.课件出示广陵的图片(联系课下搜集的资料,预设问题:广陵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从而感知广陵在唐朝时就是风景优美的繁华都市)2. 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3.“明楼美景遥想送,诗情画意在其中。”读出“柳絮如烟的画面

18、。”(总结古诗的方法:边读诗边想象画面。)4.课件出示长江图,理解词义“西辞”。5.生说诗意( 一个词串就是一个故事,你连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二)生汇报送元二使安西师点拨1.王维的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诗中的渭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渭城的水清澈见底渭城的杨柳苍翠欲滴渭城的空气清新甜润2.如诗如画渭城,预设:渭城的空气为何如此清新甜润?理解“朝雨”“早晨下的雨叫“朝雨”,一场朝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使得客舍及旅店门前的杨柳,显得更加苍翠。3.他们送别的方式是什么样?感受目送 、 酒别的不同三、品读感悟(一)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感学生自由的读一读第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

19、李白心中的那份情1.品读“孤帆远影”“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单独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目不暇接,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 什么说“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读诗悟情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情同手足的兄弟,你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肝胆相照的朋友,你来读 只有在那只孤帆里有他“风流天下闻”的夫子,你再来读3.“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

20、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4.多么深情的目送啊,朋友你就是李白,看到那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你在心里想对孟浩然说点什么?5.生练习说话,师指导朗读。师引读依依不舍、祝福、向往的情感。6.总结,师生配合读“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得却是这份浓浓的情,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这滚滚涌动的是诗人的情啊,让我们一起背诵。送元二使安西全诗虽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可我们在字里行间却分明感受到了这份情,于是李白将这一份浓浓的送别情融入了这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不舍、有祝福、还有无限的向往。在王维的心中,送别又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师配阳关三叠读诗1当你这样静静的闭着眼睛聆听我读的时候,你的眼前看到了些

21、什么?(好朋友在喝酒相送)2.出示安西图片看看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么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这一去到哪里啊?安西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路,几乎穿越大半个中国,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使学生感受路途远,时间长,体会王维舍不得让元二离开的根本原因。2.自由读诗,谈体会。诗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这份深情?“更”的意思是:再(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尽”,就是

22、喝尽的意思(他们都一饮而尽啦,只有好朋友间才有这样的酣畅淋漓啊!)指导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品酒悟情真是字字含情啊,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啊,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呢?生谈体会生生表演读诗句4.师引读喝不完的酒,诉不完的情,担忧、悲伤、不舍都融入在这首诗当中,齐读把你领悟到得感情用你的声音再现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背诵,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四总结拓展1.“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回顾两首古诗,不论是以目送的默默无语,还是酒别的酣畅淋漓,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朋友心中的有一份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魅力无穷,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我对你们的情呢?2.课件出示送别诗句师生共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40分钟,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情,我们也是朋友了,你能用上一句送别的诗句,送送老师吗?台下这么多的老师,他们和我是朋友,和你们也是朋友,把送别的诗句也同样送给他们吧!4.总结:一生得一知己知足,谢谢你们,让我们举起手,挥手人生的一次别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