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130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进度和复习计划(最新).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 19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2、,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二)单元重点、难点第1单元: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第2单元: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

3、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第6单元:引导学生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

5、的目标落到实处。(三)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教学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二)阅读教学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

6、,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三)口语交际教学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7、四)习作教学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五)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五、教学进度周数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第一周2.273.11、草原2*、丝绸之路21第二周3.43.83、白杨4*、把铁

8、路修到拉萨去语文园地一214第三周3.113.155、古诗词三首6、冬阳童年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8、童年的发现3211第四周3.183.228、童年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 语文园地二124第五周3.253.29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13*、打电话2211机动一课时第六周4.14.3语文园地三4清明节第七周4.74.1214、再见了,亲人15*、金色的鱼钩 16、桥 17*、梦想的力量2121机动两课时第八周4.154.19语文园地四 期中复习44第九周4.224.28期中考试18、将相和19、草船借箭20*、景阳冈221机动一课时第十周5.25.321*、猴王出

9、世1五一劳动节第十一周5.65.10语文园地五4机动一课时第十二周5.135.17综合性学习(第六单元)22、人物描写一组64第十三周5.205.2423*、刷子李24*金钱的魔力语文园地七114机动一课时第十四周5.275.3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6、威尼斯的小艇27*、与象共舞221机动一课时第十五周6.36.928*、彩色的非洲语文园地八14机动一课时第十六周6.136.14期末复习端午节第十七周6.176.21期末复习第十八周6.246.28期末复习、期末考试1 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10、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4、背诵1、 2 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2、同学

11、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二 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三 再读课文,理清行

12、文线索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四、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

13、并批注。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3 指名再来读

14、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六、升华情感,滞留问题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二 、由景及人, 感受草原

15、的另一番景象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3 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4 同学们 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三 、情感升华 体会蒙汉情深 1、 多么美丽的草原

16、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赛马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四 品味全篇

17、总结写法 1 直抒胸臆: 2 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 不加雕琢:五 回顾情境 置留作业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18、。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1、

19、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 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1、 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3、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4、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5、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重点内容。6、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7、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8、全班交流:

20、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9、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四 师生总结 ,明确文章主旨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五 品读文章,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白

21、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1 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 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

22、。教师板书:白杨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三 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

23、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四 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直奔情境1

24、、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大伞 抚摸、介绍、边疆 、陷入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二 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1 指名读10 至12自然段,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1)生讨论汇报 抓

25、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3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三 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 1 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3 体会写法 四 感情朗读 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

26、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4 继续增加对西部开发的了解。教学重难点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2、学习本课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3、增进对西部的进一步了解,培养对西部的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课前同学们收

27、集了有关资料,现在就你们收集的资料,你也来谈谈你心目中的拉萨好吗?学生交流资料内容,了解拉萨这个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中央决定在2001年的10月18日开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二、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的2师生交流,明确学习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三、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脉络1学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以批注。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成为文章的主线,文章中四次出现。四、再读课

28、文,画出含义深刻句子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五、共同探究, 体会修筑困难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3)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4)指导朗读第5 6 自然段,感受那种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进行施工的

29、现场。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六 品读文章 称赞挑战精神 置留作业1 再一次感读全文,要把自己的豪迈建立在建设者的勇克难关,顽强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强音,谱写铁路建设史的新篇章。2 把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和同座商量一下,尽情抒发你对建设者们的崇尚、爱戴、赞美之情吧。3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与习作一教学目标1开展一次策划交友活动的话题,

30、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利用书信开展交际活动,在信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营造氛围激起活动热情。2、能够在表达中理清思路。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 激起热情1读一则来自远方的学校的报道。展示那个地区的风貌。2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哪个地区的风土色彩吗?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

31、、文字资料。二、策划方案 展开活动1各地的风格迥然,你们想结交更多的异地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千山万水,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联系起来呢?怎样才能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结果。三、确定方式,开展联系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2学生分小组商量。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1 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

32、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那么我们利用书信把这个活动告诉他们好吗?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第二 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古时候,人们把朋友见互通书信称之为鸿雁往来。看,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心连心,手拉手

33、”建立相关的联系的。记得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二、分组讨论 确定写信内容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可以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班级等的情况。详细地进行介绍一下自己班级所策划的活动方案。提出自己对这次活动方案的实施建议。并希望活动开展成功及建立永久联系。2.回忆书信的格式及封皮的填写三、付预行动 开始写信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2.开始写信。四、自行修改 完成初稿五 小组

34、合作 在修改中完善六 再行整理 写成书信 进行邮递回顾拓展 一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5 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2、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交流、汇报。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

35、程第一课时一 交流平台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1)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2)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4 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二、日积月累1.设计情景 激情引入。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

36、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猜猜作者。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第二课时1.谈话导入。师: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出示这则故事。2.学生读文中故事,交流读后感受。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 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 又是怎样解的围呢?4 资料补充。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

37、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5 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

38、了,意义也就变了。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

39、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2 交流反馈。学习牧童(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D如果你就

40、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看到了什么?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意,你感受到了什么?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四 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

41、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词清平乐村居。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三 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醉里吴音

42、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四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五 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

43、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背诵喜欢的段落,并抄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教学重难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二 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三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嚼”字读音和写法。(

44、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四个片断。四 品读课文, 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A“学骆驼咀嚼”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教师范读,学生想象。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B“想象驼铃用处”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问一问。“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