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伯牙绝弦》评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142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伯牙绝弦》评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伯牙绝弦》评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伯牙绝弦》评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伯牙绝弦》评课.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伯牙绝弦评课伊老师:要想教好文言文,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精致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授学生以“渔”,使其乐学、会学。我认为苏老师还要这一点上多加设计。同时在教学中,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地表达。王老师:苏老师在教授这节课时,不仅让学生对故事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让学生对人性、对社会的交往、对群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语文与生活嫁接一处,语文课堂便有了广度。此

2、时在加上课后拓展环节,课堂就有了张力。全课设计以“知音”为线索贯穿前后,一气呵成,既让孩子扎扎实实地接受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又在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滋养,课堂的语文味浓重,学生学习效果凸现。孙老师:苏老师紧扣课题和课文结尾,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和怎样的人才堪称“知音”。学生通过读文就明白了,当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子期都能感受出来,总之“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因而伯牙把子期视为知音;子期死了,世间再也找不到能懂得伯牙心意的人了,伯牙便“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他们理解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含义、“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语气词的用法。杨老师:初读课文时,苏老师给了学生这样的学习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正确,通顺。然后让学生一一汇报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苏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气词“哉”“兮”的后边得注意停顿、延长,让孩子们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然后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读得有声有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