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164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 全册.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单元过关试题全册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一、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是( )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3、中高年级教学策略中“品读体验”一环的学习目标是体会( ),感悟( ),领会( )。二、读古诗填空。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梅、竹、石灰的特点。诗中的词分别来表现这些特点,即 、 和 。2从写作手法上看,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采用了 的手法。墨梅借物表达了诗人 ;竹石借物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情操;石灰吟借物表达了诗人 的崇高品质。

2、三、补充佳句。1同时天涯沦落人, 。2人生得意须尽欢, 。3路遥知马力, 。四、句型练习。1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改为感叹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 2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可爱的祖国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北方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呀!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

3、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去kn tn( )、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 png r jng( )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1、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给文章写一个开头和结尾。开头: 结尾: 2、给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造句。浩浩荡荡: 点缀: 4、用“ ”勾划出每个自然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句子。5、木文的中心思

4、想是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一、填空。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 )和( )。2、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 )字和( )字。3、课标中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篇(段)。二、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谈谈你对诗句的体会。1独在异乡为异客, 。2明年春草绿, 。3自在飞花轻似梦, 。我从中体会到: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

5、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也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的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1、照样子写词语。小心翼翼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对号。剥开(b bo) 高兴(xng xing) 不兴咱们尝尝鲜(xing xing)3、“明知故问”的意思 。“我”明知故问什么? 。4、请找出

6、表示母亲吃荔枝时动作的词写下来。 5、从“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到最后这些,描写十分细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母亲在剥荔枝时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四、针对这一段如何指导感情朗读。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一、填空。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的。2、高年级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字。3、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 )阅读和( )阅读的能力,提倡( )、( )阅读,利用( )、( )和( )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二、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打上对号。1、资源枯竭 美丽状观 晶莹透亮(

7、)2、资源枯竭 美丽壮观 晶莹透亮( )3、资源枯竭 美丽壮观 金莹透亮( )三、按要求写句子。1、扩句:小溪唱着歌。 2、缩句: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3、写成拟人句:狐狸流泪了。 4、改成双重否定句:人们都热爱地球。 四、精彩语段我来品。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 )的,(1)它向人类慷慨( )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 )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 )

8、地。但是因为人们随意( )毁坏( )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写出在文中画“ ”词的近义词,画“ ”的反义词。2、第2自然段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 、 、 、 。3、按要求写句子。(1)把画直线句子缩写。 (2)在文中“ ”处写关联词语。4、第1自然段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五、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如何指导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一、填空。1、语文课程应植根于( ),面向( )、面向(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包括( )、( )、( )、( )四个环节。3、综合性学

9、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和( )。二、按要求写句子。1、学弈选自 ,弈的音节 ,意思是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2、体育颂的作者是 ,有“ ”的美誉,本文赞颂的体育精神是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1、这是写周总理 的情形。 、 、 、 四个动词,表现了总理在审阅文件时 、 的态度。联系上文中“一尺来高”更可以看出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是多么 !2、一夜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周总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劳苦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一、填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10、 )和( )。2、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习作教学策略中“尝试”一环分为( )和( )两个步骤。3、语文教学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4、阅读是学生的( ),不应以(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填写带有“春风”的诗句。1、不知细叶谁裁出,2、羌笛何须怨杨柳,3、,千树万树梨花开。4、野火烧不尽,三、请在有“然”字的成语中填上合适的字。( )然自得 ( )然如故( )然一体 ( )然大悟( )然若失 ( )然开朗( )然无恙 ( )然一新( )然大物 ( )然成风四、下面词语书写错误的两组是( ) A、慈母 临行 自豪 腼腆B、大概 规律 祸患 惩罚C、确

11、实 精采 誊写 位置D、迷恋 滑翔 轻盈 岂止E、灵感 源泉 平衡 极端F、糟糕 湿润 鼓厉 承认五、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您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六、结合新策略给古诗游子吟设计一个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一、填空。1、语文教学应在( )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 )的能力。3、自主学习,就是( )、( )、( )的学习。4、语文课程评价中提倡采用

12、( )的方式。实施评价,应注意( )、( )、与( )相结合。二、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

13、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1、用“ ”划出描写雪景动态美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雪景静态的语句。2、文中把积雪的柳条比做 ,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做 。并通过 、 、 、 这四个叠词描绘了它们的特点。把雪末儿比做 。这些词语突出了雪 的特点。3、用 “ ”把短文分为两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4、这段话的内容可以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出来,把它写在括号里,并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 :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雪的词语?写四个。6、把“”中加上标点。四、上段文字在教学时怎样让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一、填空。1、语文教学中提倡采用()和( )的教学方法。2、( )是语文

14、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 )、( )、( )、( )的能力。3、读书交流主要交流( ),交流( )。4、阅读教学是( )、( )、( )之间对话的过程。二、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三、按要求改句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改成反问句: 改成否定句: 2、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成转述句: 3、写一句比喻句: 4、家里人都在看电视,只有我一人在

15、写作业。(修改病句 ) 5、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缩句) 6、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夸张句) 四、写出下面句子中所用修辞方法。1、党的恩情我们怎能忘怀?( )2、会场上乱成一团,像热水开了锅。( )3、小鸟欢乐地唱着歌。( )4、这芝麻大的事就不要麻烦他了。(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8、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五、请给课文鹿和狼的故事写一段导入语。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一、填空。1、

16、(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2、在精读的评价中,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 )和( )。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和( )。4、语文教学要注重( ),注重(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字词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使: 诲: 弈: 2、曰:非然也。曰: 非: 然: 3、思援弓缴而射之。援: 缴: 之: 4、见两小儿辨斗,问其故。辨斗: 故: 5、我以日使出时去人近。以: 始: 去: 三、阅读。小 溪 清晨,我漫步在升腾着薄雾的小溪旁。雾气像一缕缕白纱,轻轻地、缓缓地在小溪上空萦绕。溪底,是一幅美丽、

17、神气的画,色彩斑斓(ln):赤色、橙色、黄色、金色、紫色令人眼花缭乱。画中,那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微微颤动。是欢迎我吗?我兴奋极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双脚拍打溪水。呀,“鲜花”被我打碎了!我赶紧止住脚。晨风吹来,溪边的野花香气扑鼻。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黄昏,我又来到溪边。小溪轻卧在青山的怀抱中。夕阳西下,连绵的山冈、翠绿的竹林、婀娜的柳树、明丽的小溪都笼罩在一层透明的、金灿灿的薄纱里。小溪,真美呀! 1、短文通过 和 这两幅画面的描写突出小溪的 。写 景色主要采用 态描写,写 景色主要采用 态描写。 2、短文中描写了 、 、 、 这些事物的动态。 3、用“ ”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4、缩写句子。 (1)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 (2)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 5、第一自然段中的“鲜花”指的是 6、“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这句话中的“软弓”是指 ,“琴弦”是指 ,“乐曲”是指 。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