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207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促进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摘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我们以三维健康观(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视角,以我校一至四年级学生为研究个案,精心设计了为期3年的追踪实验,从学生本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控和齐抓共管,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关键词: 促进 学生 健康 水平1.问题提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是衡量一个地区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全国乡村男、女生身高、体重评价标准、营养评价参考标准逐一对照,我们对学

2、生相关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我镇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整体身体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镇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结果。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镇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学生部分体能素质这几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营养不良率持续增长,而且增长快,部分学生脸色苍白,身体偏瘦,体力不支等,而且增长快;而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肥胖率在不断攀升,对学生健康

3、成长正形成严重的威胁。这些现象与我镇的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符。究其原因,调查发现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和学生有不良的卫生习惯,家长没有精力精心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对子女的生活放任自由,许多学生的早餐马虎、中餐应付,晚餐推迟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三餐的热能分配不匀衡;学生对营养素的认识不够,不了解营养素及营养素的来源,直接影响学生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对食物的食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平衡膳食;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怕苦怕累等原因,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我校1-4年级学生共510名,其中男生286人,女生224人,样本包含本地学生,新莞人子女,有学校午餐、午休和回家午

4、餐、午休的学生,基本代表我校学生的整体状况。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本校的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搜集有关营养知识、饮食卫生知识、营养学与运动的理论关系等方面的文献资料。2.2.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本校1-4年级510名学生(见表1,其中一、二、三年级的问卷由家长代替填写),其中男生286人,女生224人,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五部分内容:一是营养知识;二是饮食习惯;三是营养状况;四是运动情况;五是午休情况。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坚定法,邀请了3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了修改和坚定。问卷信度采用一个班30人的小范围重测,信度系数为0.93(P0.01),说明问卷的

5、信度较高。表1 问卷发放情况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总计男69777268286女49546457224总计1181311361255102.2.3访谈法就有关问卷效度内容访问专家;就相关的问题访问家长、学生和老师,内容涉及学生饮食习惯,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平时表现、影响体育锻炼与休息的原因等等。2.2.4实验研究法 (1)实验时间:从2007年9月2010年3月。(2)自变量引入(施加因素):A“校外配餐校内午休”方案学校聘请校外专门的营养配餐公司为学生配餐(午餐);同时规定学生统一在学校午休1小时,轮流分派老师(包括校领导)与同学一起进餐并管理午休。B运动干预a.落实大课间活动与阳光长跑活

6、动,我校师生一直坚持阳光长跑活动的开展。如何使活动得到持续地发展。我们想了不少方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的同时,通过大课间活动和长跑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体质情况;通过大课间活动和长跑活动,让学生活动中释放青春与朝气,感受体育的永恒与魅力,体会体育的美丽与快乐。通过活动促进师生的体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实践证明,阳光长跑活动对培养学生严明的纪律,增加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建设,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均起到良好的作用。相信通过阳光长跑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的“学园”和“乐园”。b.针对特殊学生制定运动处方

7、。对少数特别肥胖或特别瘦弱的学生进行跟踪,根据其营养状况制定运动处方,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一定的运动。(3)效应变量包括问卷中的饮食行为指标、锻炼指标、作息时间指标、营养指标(具体见表2表8)2.2.5数理统计法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数据分类和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3.1实验前的现状分析3.1.1饮食行为习惯分析我们对长塘小学部分学生饮食行为习惯和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表2 学生饮食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是否每天 吃早餐早餐是家 里吃的吗吃饭时你是否会吃不爱吃的菜你会因吃零食而影响吃饭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报吗你吃饭时是否细嚼慢咽你通常在哪个时间吃晚饭是否是否会不会是否是否

8、是否18时19时36412512936026222714334621427520328611537474.4%25.6%26.4%73.6%53.6%46.4%29.2%70.8%43.8%56.2%41.5%58.5%23.5%76.5%表3 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结果平时三餐中你吃过几种蔬菜你有没有经常吃豆制品三餐中你有没有吃过鱼肉蛋类你每天喝 牛奶吗你是否每天都吃水果你平时是否吃动物内脏一二三有没有有没有是否是否是否276174393551343939631817127921016132856.4%35.6%8%72.6%27.4%80.4%19.6%65%35%57.1%42.9%32

9、.9%67.1%一日三餐对青少年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早餐,更加容易被忽视。科学证明,早餐对于中小学生所需营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忽视早餐,既能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又可引起多种疾病。并影响生长发育。但是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非常不乐观,只有74.4%的学生每天吃早餐,而且在家中吃早餐的只有26.4%,大部分学生早餐在街上买来吃,随便应付,更有甚者不吃早餐,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晚餐都在七点之后,午餐与晚餐相差时间太长,肚子饿了就靠零食与饮料,通过吃大量的零食来填饱肚子,致使晚餐又不想吃。特别是有些新莞人的孩子,因为父母双方都在工作,早出晚归,没有精力精心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对子女

10、的生活放任自由,许多学生的早餐马虎、中餐应付,晚餐推迟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三餐的热能分配不匀衡,这是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直接原因。3.1.2学生睡眠状况分析学生的睡眠状况是不容乐观,从我们的调查中可窥见一斑。具体情况如表4: 表4 学生休息习惯调查你平时有午休的习惯吗你每天有几小时的睡眠有没有89101613285928514532.9%67.1%12.1%58.3%29.6%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了10个小时,还有12.1%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8小时左右。缺乏足够的睡眠,会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激素的分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大脑皮层物质的补充和脑细胞的发育。根据健康标准规定小学生

11、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低段学生应不少于11小时,在夏季还应督促、鼓励学生午睡。学生的睡眠时间不仅是家长应关心的问题,而且也应引起学校及各方面的重视。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在午休方面,只有1/3左右的学生有午休的习惯。学生早起上学,如果中午不进行适时的午休,下午就很难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因此,建立必要的制度,使学生能在校统一午休,也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3.1.3学生锻炼情况分析表5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得不到保证。家长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部分学生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应付学习文化,也

12、不抽点时间参加体育锻炼;部分学生怕苦怕累,在体育课和两操中“出工不出力”,没有积极进行运动锻炼,特别星期天,只19.6%的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我们应采取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平时除了在校保证每天1小时锻炼外,双休日在家也要保证每天1小时锻炼。表5 学生锻炼的调查结果除了体育课你经常参加锻炼你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是多少双休日是否参加锻炼有没有不足1小时1小时左右多于1小时有没有355134246152919639372.6%27.4%50.3%31.1%18.6%19.6%80.4%3.1.4营养知识水平情况分析表6 学生营养知识的调查结果人一旦钙缺乏,会 导致儿童时期的你家里吃的

13、盐是碘盐吗你能说出七种营养素吗饮料比水好喝,因此饮料可以代替水饮食中补钙的 最好方法是佝偻病心脏病不知道是不是不知道对错对错喝牛奶吃鸡蛋15820312833070896842115933027121832.3%41.5%26.2%67.5%14.3%18.2%13.9%86.1%32.5%67.5%55.4%44.6%学生对营养素的认识不够,不了解营养素及营养素的来源,直接影响学生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对食物的食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平衡膳食。3.2实验对策分析3.2.1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宣传通过一切可利用的宣传渠道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营养知识的教育,如家长会、黑板报、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栏和主题

14、班会等形式,以及营养知识校本课程的建立,提高学生家长健康营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家长形成科学、合理、实用的营养观。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特邀请大朗医院儿科裴敏昕医生来校对学生进行“平衡膳食,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专题讲座,让学生知道营养不良与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性,掌握有关的卫生知识和三餐饮食合理搭配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加强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开课率,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发挥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5、,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3.2.2切实抓好学生的在校膳食国内外表明,完善学生的午餐是平衡膳食、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现在在校吃午餐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午餐问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经多方面协商,决定实施“校外配餐,校内午休”方案。如何搞好午餐的膳食结构、营养平衡是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学生因吃零食而影响正常的饮食,当然其中也有学生挑食、偏食的问题,所以抓好学校的膳食也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我们不仅保证食品的多样性,还在烹调上尽量满足儿童的口味,并且丰富午餐的形式,使午餐体现出人情味、快乐味,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享受午餐。同

16、时我们要求每个教师与学生一齐用餐,老师结合具体食谱及其合理搭配,讲解、传授营养科普知识;及时纠正学生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并且在用餐中接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进餐过程中偏食得到改善,个别同学在老师与学生的鼓舞下也接受不喜欢吃的菜,让学生与老师共建“和谐”大家庭,在各班的大家庭中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2.3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体育运动与营养,在促进小学生生长发育,维护健康,增强体质上,是共同存在的。没有单独的体育运动,更没有唯一的营养补给。抓好体育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体质状况如何,是衡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金指标。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

17、革,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平时除了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外, 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兴起群众性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自2007年10月以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每天下午放学后,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中高年级学生平均每天坚持跑1000米,低年级600-800米。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升旗仪式学生头晕的现象没有了,春季流行疾病的发病率较以前

18、有显著降低,师生上课请病假的现象也很少见,这些成绩离不开各位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地参与。所以我觉得大课间活动和阳光长跑活动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使大课间与长跑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3.2.4改善学校周围的饮食环境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经不起学校周围各种油炸、膨胀化等食品的诱惑,且这些食品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对学校周边八间食品店作了调查,发现没有一间食品店有经营许可证与卫生许可证,在学校周围的食品摊位琳琅满目,学校禁止学生乱买零食,把零食带进校园,并制订相应的措施,把制度列入文明班评比当中,利用值日生检查密度;同时与上级部门协商,加大学校周围环境乱摆乱卖的打

19、击密度,并要常抓不懈,改变学校周围的饮食环境,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3.2.5加强联系争取家长支持我们三位体育老师充分利用电话、校讯通、家访等,经常联系家长,了解学生饮食起居习惯;与家长一齐关注学生的运动与饮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要求家长多了解有关平衡膳食的知识、多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营造健康家庭环境,懂得如何正确安排孩子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准备充足的营养,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纠正孩子挑食、偏食和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忽视早餐的重要性而引起营养不良等;我们并以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三餐做到定时、定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20、2)重视学生早餐问题,督促学生吃有营养的早餐,要求多样化, 保证早餐的足够营养。(3)从平衡的角度出发,每日膳食应由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类、奶制品四部分组成,因而要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及时纠正学生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4)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每天晚上9:30前睡觉,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包括中午休息时间)。(5)双休日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3.3实验效果经过近3年的努力,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显示:如表7),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升旗仪式学生头晕的现象没有了,春季流行疾病的发病率较以前有

21、显著降低,师生上课请病假的现象也很少见;营养不良率明显下降,由实验前的16.5下降到5.9;身高、体重上等率明显上升,分别由实验前的31.2%上升到36%和40.9%。如表8所示(参照营养评价参考标准,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数据。将表中数据作统计学卡方检验,得知0.01)表7 实验前后我校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统计表总人数肺活量指数耐力项目力量项目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实验前243人数737135643186673767213332百分比2.915.255.726.312.835.427.615.22.529.654.713.2实验后247人数275214325641

22、422710291031082百分比10.921.157.910.126.358.611.1412.142.444.41表8 实验前后我校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统计表身 高体 重营 养 状 况上等人数上等率下等人数下等率上等人数上等率下等人数下等率营养不良肥胖实验前51015931.230.615931.271.48416.5499.6实验后5061823671.420740.981.6305.95711.3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精神;密切联系家长,关注学生三餐问题,保证学生每天十小时的睡眠时间和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生营养不良是可以得到预防与控制。所以,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必

23、需充分利用学校有利资源,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精神,落实卫生与健康课程;发挥家长学校阵地,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 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改善学校周围的饮食环境;加强卫生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安排锻炼与休息时间,减少学生负担,保证每天一时锻炼和十小时以上睡眠,学生早餐问题有待于家长、学校和政府部门商量解决。4.结论4.1实验前,学生中多有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睡眠时间不足,参与锻炼不足,锻炼意识欠佳,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4.2实验结果表明,下列措施对策的效果明显: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宣传,切实抓好学生的在校膳食,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改善学校周围的饮食环境,加强联系争取家长支持4.

24、3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生长发育方面有显著的增长,在运动素质方面有显著的提高,体质方面有明显的增强,精神面貌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5.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5.1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和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5.2从实验数据,学生肥胖率有上升的现象,这充分说明有部分学生三餐的热能分配不匀衡,大鱼大肉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星期六、日的饮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改正。5.3双休日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性问题,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可以得到保障的,但双休日家长如何促使学生坚持体育运动,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5.4学校周围环境乱摆乱卖的现象累打不败,职能部门要改变学校周围的饮

25、食环境,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6.后续的研究设想6.1进一步提高学生家长健康营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家长形成科学、合理、实用的营养观。6.2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锻炼习惯是一个引导与持之以恒的过程,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都有责任,学校对素质教育要常抓不懈,上好卫生课,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提高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的质量;提高家长配合的意识,重视孩子的三餐问题。与家长一起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双休日养成锻炼的习惯。6.3继续实施“校外配餐,校内午休”方案,完善学生的营养午餐。6.4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使

26、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年5月7日(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8年12月30日(3)叶广骏: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462-467页。(4)罗兴华:运动营养学M,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0年8月。(5)马军:儿童青少年营养须知N,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5日第8版(6)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N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7)杨飞:好身体是吃出来的N,中国城巿出版社,2007年7月(8)2002年全国体质监测报告(9)20062009年长塘小学生体检情况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