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218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第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第七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第七册第90至92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准备:记录表,电脑课件,温度计教具等。教学过

2、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感悟数据的重要作用:出示教师自我介绍“我叫赵震,29岁,身高1.69米,体重55千克。”2、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数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1)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2)师叙述、生记录: 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 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足球比赛转学人数做生意上半场个四年级人三月份元下半场个五年级人四月份元3、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4、明

3、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5、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付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黑色的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6、明确研究对象,引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一)城市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1、部分城市今年二月某一天的气温情况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3度, 北京零下5度到5度,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引导观

4、察:这些温度里有负数吗?北京的气温是5到 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2、重点理解“0”。3、动手拨温度计:(1)20(2)+5和5(3)15和5(二) 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一)引导学生举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见过负数?(二)重点讨论:1、电梯中的正、负数。2、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四、学具操作,拓展概念1、出示信息: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所学校。学校东4千米处是游乐园;学校西2千米处是图书馆,4千米处是少年宫。2、利用学具,动手摆出各地点的位置关系。3、用正、负数表示各处地点。五、课后延伸:1. 小结:(略)2. 思考:净含量:“500

5、 5克”这一组数量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附板书设计预案:生活中的负数负数 0 正数1.2 2 0.8 +315 18 20 + 256000 +2000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本节课设计的过程中,把负数概念的引入作为重点,力求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首先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再现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并体会数据的重要作用;而后,利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三件事,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记录数据。让学生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明确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把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后形成的个体认识作为生动、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对不同记录方法的分析、比较中,亲身经历“

6、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主体认识逐渐从模糊到清晰,实现在体验中学习,在感受中理解;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进而促进自身潜能的发展。2、重视在对比中建立概念本节课始终借助气温等一些具体事例中的正、负数,注重直观理解、加强对比。首先,在开始情境中“进球和丢球”、“转来和转走”以及“赚和亏”这些相反意义的数量成对出现,把实际问题凸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充分利用城市气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使学生感悟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另外,在引导学生动手拨温度计的活动中,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在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通过在温度计上直观地比较5和+5、15和5,力求把负数的意义润物细无声地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通过学生广泛举例和对“电梯”、“海拔高度”以及“方向”中正、负数的重点讨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