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295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语文太多的来不及教学设计一、导入1、先请同学们欣赏以“911”事件为背景拍摄的影片93号航班中的几个镜头,当飞机上的乘客确信他们已无法生还的时候,他们都给家人打了最后一通电话(放影片),所有人几乎都说了相同的一句话,你能猜到么?2、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云南人张光泽举债20万元带父母去北京旅游,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灾难降临之后的表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我们的生命中其实还有太多这样的遗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太多的来不及。(屏显课题)二、整体感知1、生快速默读全文。(师板书课题)归纳文章共写了几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内容。(学生板书)2、这几个故事令你感受

2、最深的是哪个故事?挑出来,体会其中的感情并朗读,说一说你的感受。3、这几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么?(中心)从人物关系上看又各有什么侧重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板书)不错,这几个故事正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看似毫无关联,却有一根线人们因为来不及而造成的遗憾之情贯穿其中。(板书“来不及”),内容上又各有侧重,绝不雷同。三、深入探究 1、造成这些来不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因为拥有时不懂珍惜,总以为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失去时才发现来不及了。(板书“珍惜”) 不懂珍惜,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醒我们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学会珍惜,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来不及

3、,更多的遗憾。2、一篇好的散文不仅情理动人,语言也必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现在我们就再来读文章,画出精妙的句子或词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语言角度进行赏析。请同学们先注意屏幕上的赏析方法。(屏显赏析方法) 3、现在我们已经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赏析了本文,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会发出这样强烈的感慨,写下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呢?让我们来认识她杏林子。(屏显)四、联系实际,拓展深化1、也许正是因为身有残病,每一天都有面对死神的危险,所以她才更珍惜生命的每一秒,所以她才把这样的四个故事叠加到一起,推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在震撼之中学会珍惜。就算我们有幸不会遭逢突如其来的灾难,时间的流逝也会悄悄带走我们生命中的

4、最爱。其实生命中值得珍惜的又何止文中提到的亲情、爱情、友情呢。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平常却值得珍惜、及时把握的?2、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影片剪辑,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那种来不及的遗憾和悔痛吧。3、文章和电影一再启示着我们,那么,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种情感体验呢?我这里有个盒子,我用纳兰性德的一句词为它命名“当时只道是寻常”,请你们打开记忆之门,将类似的心情或经历写在这张心情便笺上。写好后放到这个盒子内。(三分钟,教师抽取并朗读)(背景音乐:张惠妹后知后觉) 五、结语 此刻,我手中的纸盒仿佛重若千斤,因为里面装了太多的来不及,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悔恨,让我们把它封存起来吧,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

5、时候,学会去爱、学会珍惜。板书:来不及来不及 遗憾-珍惜来不及来不及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我所执教的太多的来不及是一篇课外的散文作品。拿到篇目后,手中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说对怎么教是非常茫然的。不过,我还是首先明确了一个思路:那就是任何一篇文章,实际上只有两个问题,就是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也就明确了我教学的两个重点:理解主题和赏析语言。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是觉得有必要将“应当及时珍惜拥有”这种观念渗透给孩子们,使他们有所思考、学会珍惜。明确了这些,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我选取了“911”事件人们在灾难来临后的反应和近期社会热点问题来导入,期望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把他们带入到这样一个略有些沉重的感情氛围中去,

6、切实与文中的感情融合到一起。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引导他们体会散文的主要特点,既注重情感的推进,又不忽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边读边深入到文章中去。语言赏析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有感于自己的学生每每手足无措,便在屏幕上先做以提示,给他们以方法,再放手让他们去感受,去品悟。在这种深入感知后,再向学生介绍作者,会使学生感到震惊,从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中心。我还选取了几个较为经典的电影片段,力图一再催化学生的内心情感,这时候再顺理成章提出“课堂练笔”的要求,使学生能真正有感而发。纳兰容若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我个人极为喜爱的作品,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就一下子想到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对于遗憾,我们的态度往往是遗忘或者不停的悔恨,因此我有意设计了在盒子中放“心情卡片”这种形式,既使学生敢于下笔写真情,又希望能让学生明白与其痛悔,不如封存,学习珍惜更有意义。 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样都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我曾经也想过整个课堂的基调会不会略显悲观,要不要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应怎样珍惜,考虑到课堂容量,没有采用。阅读是学生的,如何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我想也是应该加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