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科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入新 课引入新课:一粒种子入土,能萌发长成幼苗,一棵幼嫩的小苗,可长成
2、一株参天大树,一棵果树可结出丰硕的果实。但是你想过吗,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涉及光合作用的奥秘。(板书课题)思 考“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这部分教材内容实际上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材围绕光 合作用概念的要素,简要介绍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及成果。这些实验之间联系密切,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为后继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适合选用自主学习模式。学 习目 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了解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
3、6-68页相关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练习,10分钟后回答。(1)十七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并不是由_直接转化的,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认为绿色植物能够_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3)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下才能净化空气。(4)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_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_。 (5)1804年瑞士学者索绪尔发现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_。 (6)萨克斯用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_,而且能够合成_等物
4、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7)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上述生理活动称为_。2、投影部分学生的答案,请其他学生对进行评价补充。自主阅读教材内 容思考尝试填写答 案对投影的答案进行评价补充合作探究活动: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请结合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2、当人们普得斯特利实验重复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3、英格豪斯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4、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六、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小组成员相互讨 论表达和交流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知
5、识点:(在屏幕上展示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海尔蒙特的实验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3、英格豪斯的实验4、萨克斯的实验5、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绿色植物的这个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理清本节知识脉络和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当堂训练出示课堂检测题完成检测题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一)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海尔蒙特从柳树苗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是(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2、在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中几个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
6、半见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证实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在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部分变蓝C、见光部分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3、如果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并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现象是A、植物活着,小鼠死亡 B、植物、小鼠都死亡 C、植物、小鼠都活着 D、植物死亡,小鼠活着4、下列哪位学者的结论和海尔蒙特的结论是一致的?A、索绪尔 B、谢尼伯 C、英格豪斯 D、普利斯特利5、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 A、普利斯特莱 B、海尔蒙特 C、希尔 D、英格豪斯6、右图是科
7、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7、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原料)是:()A、光 B、水 C、二氧化碳D、适宜温度8、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不能说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C、蜡烛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检测题答案:1、B 2、C 3、B 4、A 5、D 6、A 7、B 8、D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二)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
8、鹅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2、教学难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学习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后,你能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问题作出解释吗?怎样检验你对问题的解释是
9、否正确呢?下面的实验及其结果会为你提供有的证据。(板书课题)聆 听思 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光合作用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朗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1、多媒体播放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过程2、请结合课本和录像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前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4)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注意:淀粉遇碘液变
10、蓝色) 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5)由实验可以得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提问的形式进行。4、教师点评。观看录 像思 考小组成员相互讨 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请结合课本和实验现象,完成以下练习: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伸入试管内,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现象: ; 说明的问题: 。结论: 3、提问学生,教师点评。观看实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
11、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1、多媒体播放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用碘液检验叶片绿色部分白色部分银边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2、小组讨论:(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2)分析实验结果,你组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3)你组认为绿叶细胞的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请学习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点评观 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观察结果。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 碳1、演
12、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请结合课本和实验现象,小组讨论:(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2)分析实验现象并说明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3、提问学生,及时评正。观 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交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堂小 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当堂训 练1、投影课堂练习题。讲评练习。2、派发课堂检测题。完成练习、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二)课堂练习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13、D叶绿体3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4“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 B C D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氧气6. 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 )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合成淀粉 C、缺少
14、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D、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答案:1B 2C 3C 4B 5A 6 C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二)课堂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光 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C光、水、氧气 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3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不含叶绿体的叶 B全绿色的叶C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 D除去叶绿素的叶4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的氧气,应采取的
15、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美化环境,清整垃圾,增加美术作品C每户一个四合院,使空间扩大D多种草坪和花草树木5. 某同学作了如下探究活动: 从上午8时开始, 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上, 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取了四片(依次为 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 ) A、甲叶 B、乙叶 C、丙叶 D、丁叶 6.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 7把金鱼藻放在鱼缸里主要是因为它在水中能( )A吸收水中的氧气B放出二氧化碳C放出氧气D吸收水中
16、的二氧化碳答案:1A 2C 3. C 4D 5C 6C 7C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三)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鹅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3、情感目标: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刀片锋利);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学重难点1
17、、教学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一系列问题,通过演示、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出入叶片?叶绿体又是怎样分布的?引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阅读让学生明确学
18、习目的。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8页相关内容,了解叶片的结构,思考并完成练习:1、 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不同植物的叶片内部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 、叶肉和 组成的。3、气孔是植物进行 和 的门户,它的开闭是由_控制的。阅读课本。完成练习。初步了解叶片的结构。制作临时切片探究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较好地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提问:怎样才能将叶片切薄?布置任务:到底怎样切才好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试试,桌面上准备的器材由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学生切片过程中,教师巡回指
19、导)思考,阐述自己的想法。制作切 片。不直接告诉学生切片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观察叶片结构明确观察目标,观察临时切片1、指导学生用低倍显微镜现察叶片的临时切片,对照课本76页“叶片的结构”图,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你能看到气孔吗?构成气孔的细胞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叫什么细胞?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叶
20、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2、分享探究成果(提问学生,及时评正)3、归纳总结叶片的结构特点。4、组织学生讨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提问学生,教师及时评正。观 察思 考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看 法回 答讨论、发 言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观察目标。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进步。课堂小 结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回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当堂训 练1、投影课堂练习题。讲评练习。2、派发课堂检测题。完成练习、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理念。2
21、.存在的不足:大班额上课,组织教学这一环节有待改进和加强;学生自主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要跟上。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三)课堂练习题1、下列有关叶表皮细胞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B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C细胞呈正方形,捧列疏松D细胞呈圆柱状,内有叶绿体2、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横切面,看到栅栏组织的特点是( )A细胞呈圆形,排列不整齐,含叶绿体较多B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C细胞呈不规则状,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少D细胞呈波浪形,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3、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捧列顺序是(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横向迅速切割叶片右手
22、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人水中A B C D4、做“观察菠菜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A上表皮 B叶肉 C下表皮 D叶脉5、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有( )A形状相同,含叶绿体 B形状相同,不含叶绿体C形状不同,含叶绿体 D形状不同,不含叶绿体6、有关气孔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 B、是水分及气体出入的主要通道C、通常是白天关闭,晚上张开 D、陆生植物的气孔大都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7、叶脉的功能是( )A输导水和无机盐 B气体通道C输导有机物 D支持和输导8、雨后,许多植物的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
23、动,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主要是因为( )A表皮细胞壁厚 B表皮细胞排列紧密C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易透水的角质层D表皮上有许多保卫细胞答案:1A 2B 3D 4C 5C 6C 7D 8C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三)课堂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B、下表皮保卫细胞多于上表皮C、海绵组织里含叶绿体多D、栅栏组织里含叶绿体多2、下列结构中,属于叶片基本结构的是( )表皮 叶脉 叶柄 叶肉 托叶A、 B、 C、 D、3、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4、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4、表皮细胞既能透光又能防止水分蒸发靠( )A、栅栏组织形成的屏障作用B、保卫细胞对气孔的调控C、表皮上的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D、表皮细胞外壁上有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5、下列组织和细胞中除哪项外,都含叶绿体( )A、海绵组织 B、保卫细胞 C、栅栏组织 D、表皮细胞6、关于叶绿体与叶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 B、叶绿素内含有叶绿体C、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D、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7、叶片的表皮有哪些特点是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表皮细胞排列
25、疏松,能透过气体表皮细胞外壁具有透明的角质层 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A、 B、 C、 D、8、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不含叶绿体的叶 B、全绿色的叶C、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 D、除去叶绿素的叶9、植物特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导管 D、气孔答案:1、D 2、B 3、B 4、D 5、D 6、B 7、B 8、C 9、B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四)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鹅中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
26、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运用讨论、交流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简单加工,使学生的归纳、分析、思维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目标: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 入新 课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
27、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叶片的结构等一系列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回忆为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应该能够: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朗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概念1、播放“光合作用发现史”动画录像。展示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利、萨克斯等对光合作用研究的相应结论。2、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录像内容,完成以下练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光合作用可以释放什么气体?、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我们可以将光合作用的原料、
28、条件、场所和产物用反应式表示吗?(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反应式)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翻译成公式4、组织其他学生对黑板上的反应式进行评价、补充 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5、引导学生根据反应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光合作用的概念。观看动画、讨论、完成练习尝试写反应式。对黑板上的反应式进行评价补充。利用动画展示的直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已学知识进行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学习光合作用反应式、概念,自然水到渠成。光合作用的实质引导思考:从反应式中可看出光合作用完成了哪两个方面的转化(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物质转变能量转化观察反应式,思考并回 答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知识,培养总结、概
29、括、语言表达等能力。光合作用的意义导入: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那么,光合作用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请阅读课文79-80页了解。提问学生,教师补充。阅读教材、回答。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光合作用的应用提出问题: 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的知识后,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提问学生,教师补充介绍:合理密植立体高效种植列举农业上的自己知道的例子。 理论联系生活、生产。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光合作用、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反应、概念、实质和意义。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当堂训练
30、1、投影课堂练习题。(学生完成后及时讲评练习)2、派发课堂检测题。完成练习检验知识学习情况。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四)课堂练习题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3、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 )A植物光合作用 B大气中氧气含量多的结果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的结果 D自然界中动物的呼吸4、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在正确灌溉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上,要提高产量,
31、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A提高温室内的温度 B向温室中充人过量的氧气C向温室中充入适量的二氧化碳D在温室内放置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5、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阳光 B、充分利用土壤 C、充分利用水肥 D、增加了植被总数6、人们在饲养鱼时,常常往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A、水草可供鱼食用B、水草可净化水质C、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供鱼生活需要D、水草可增加鱼缸的美观7、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C二氧化碳+永有机物+氧气 D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答案:1、C 2
32、、C 3、A 4、C 5、A 6、C 7、A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四)课堂检测题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组生物的是A、苔藓和蘑菇 B、蕨类和种子植物 C、草履虫和酵母菌 D、细菌和各种昆虫2、为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生理作用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蒸腾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3、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是(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延长光照时间C、增加氧气浓度 D、合理密植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 )A、二氧化碳、水、氧气和光能 B、光能C、叶绿
33、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 D、水和光能5、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绿色植物 B、鱼类 C、人类 D、病毒6、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A、为人和动物提供营养和食物B、为人和动物提供能量来源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来源7、植物在白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作用都进行答案:1、B 2、A 3、C 4、C 5、A 6、D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一)主备人: 练丽芳 (平山中学) 修改人:练丽芳 审核人:周志明(飞鹅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
34、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的呼吸现象。 教学重点:植物的呼吸现象。 教学模式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演示、探究、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获得圆满答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反应式,分别是什么?回忆、看书给出答案强化旧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引入课题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做小游戏:看谁憋气的时间长。我们人类时刻需要呼吸,植物需要呼吸吗?假设植物要呼吸,它们吸入和呼出的
35、又分别是什么气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入本节主题。思考通过亲自感受自身的呼吸,猜测植物也要呼吸,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朗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种子萌发消耗氧 气过渡: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是否也像人和动物那样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呼吸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演示:将蜡烛点燃。为什么蜡烛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空气中有氧气的存在。2、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实验(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盛有煮熟的种子、正在萌发的种子的广口瓶中)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1)演示
36、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提问学生,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种子萌发消耗氧。观察、讨论观察现象,小组讨论、交流。通过点燃蜡烛,让学生了解蜡烛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的存在,为接下来 “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学习奠定基础。种子萌发放出二氧化碳过渡:萌发的种子在消耗氧的同时,又会产生什么呢?1、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1)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二: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
37、氧化碳。观察现象,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吸放出二氧化碳。种子萌发放出热量1、让学生用手分别感知“装有萌发的种子密闭瓶子”和“装有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密闭瓶子”的温度,说说有什么感觉? 2、多媒体演示:演示装萌发的种子的保温瓶中的温度计与装煮熟种子的保温瓶中的温度计数值变化过程。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三: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用手感知密闭瓶子里的温度观察、讨论、交流。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合作能力。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过渡:通过前面三个实验,我们知道萌发的种子可以放出二氧化碳、能量,科学研究表明萌发的种子还
38、可以产生水,那么这些产物都是哪里来的呢?1、课件展示:(1)萝卜放久了会空心,这是为什么?(2)苹果、桔子等水果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减轻,体积会变小,这是为什么?(3)将一只重250克的苹果完全脱去水份, 称其重量为37.5克,再将一只同为250克的苹果放置三个月,再完全脱去水份称其重量为36.5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四: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产生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结论: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前两个问题是学生熟悉的现象,但分析的答案不一定对,部分学生很容易想到是水的散失。通过第三个问题的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小结引
39、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总结: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且会产生热量。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当堂训练1、投影课堂练习题。(学生完成后及时讲评练习)2、派发课堂检测题。完成练习检验知识学习情况。第五章 第2节 呼吸作用(一)课堂练习:1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2取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分别用橡皮塞塞严,放在温暖的地方。一天后把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瓶内,观察到( )A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不熄灭 B甲、乙两瓶火焰都熄灭 C甲瓶火焰不熄灭,乙瓶熄灭 D甲、乙两瓶火焰都不熄灭3把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会较快熄灭,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