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357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doc(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认识元、角、分与小数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2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3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二、单元教学重点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

2、的小数加减法。三、单元教学难点:关键: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四、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 买文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过程与方法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简单小数的读、写。教学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2小数的写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

3、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板书:元、角、分与小数。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二、设疑自探认知小数。(1)出示课本插图。(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4)认识这些小数。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

4、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三、解疑合探1小数的读法。(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2)教师范读。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3)学生自己读。(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5)读一读。0.02 0.31 0.50 2.4

5、 10.33 8.05 20.00 4.135(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2小数的写法。(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四、质疑再探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五、运用拓展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1必做题(1)找小数。 3.2 0.02 1.00 50 5.0 18.01 0.7 1.11(2)填

6、空。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2.选做题3.思考题七、板书设计买文具元、角、分与小数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第二课时 货比三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过程与方法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

7、,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读一读:0.50元 0.02元 1.05元 2.3元 16.25元 6.00元1.2米 10.2米 0.01米 15.45米 20.3 51.47 5.682写一写:(1)零点二五 (2)零点零四 (3)二点四零 (4)十六点零

8、五3填一填:(1)1.02元= 元 分 (2)5.50元= 元 角 (3) 元=8元6角4分 (4) 元= 41元8分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对小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二、设疑自探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文插图。(1)观察插图,说一说有那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可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提出问题。“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奇奇文具店”)(3)比较方法、过程。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方法:三、解疑合探把元改成几元几角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1、 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2、 可以把它看成角

9、来比较,49角比51角少。3、 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着重)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4、结果表示:4.9元 ”、“”或“=”。2.65元1.88元 3.90元3.58元 6.05元6.10元5.30元5.3元 7.05元7.50元 4.00元40.0元2计算。255 813 4284 8163(二)选做题(三)思考题七、板书设计货比三家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4.9元 2.36元2.63元 第三课时 买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 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10、。3经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2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11、、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填空。(1)5.9元= 元 角= 角 (2)3.3元= 元 角= 角 2列竖式计算。25+11 46-48 124-23 103+28二、设疑自探1教学例题。(1)出示题目。(2)说说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花了多少元?(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式:3.2元+11.5元= 元(4)探索算理和算法。1)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第二种:用竖式计算。 第三种:用小数计算。 3元2角 3.2+ 1 1元5角 + 1 1

12、.5 1 4元7角 1 4.73)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的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4)讨论: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5)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2、拓展知识。(1)提出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2)判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算式:11.5元-3.2元= 元(3)列竖式计算。 竖式: 1 1.5 - 3.2 8.3(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

13、注意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3、课堂小结: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三、解疑合探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3题。2题: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单位的小数用心算进行加减。四、质疑再探1、课内作业。(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五、拓展运用 1、小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一)必做题1、列竖式计算。 2.5+54.4 45.8-4.6 53.7+1.2 12.4-11.3 1.46+0.53 8

14、.47-2.25 35.6+43.3 46.7-5.42、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 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1) 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2) 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3) 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二)选做题(三)思考题七、板书设计买书列式:3.2元+11.5元= 元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第二种:用竖式计算。 第三种:用小数计算。 3元2角 3.2+ 1 1元5角 + 1 1.5 1 4元7角 1 4.7算式:11.5元-3.2元= 元竖式: 1 1.5 - 3.2 8.3第四课时

15、 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的需要。2.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

16、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口算。 0.5+0.1 0.2+0.3 1.1+1.5 4.5+1.4 5.7-0.5 0.5-0.3 5.3-5.3 1.9-1.72.列竖式计算。3.4+0.3 5.6-3.3 6.4+2.45.7-4.3 8.7-5.2 0.9-0.7(1) 学生独立计算;(2) 小组交流,相互检查;(3) 派代表回答结果。二、解疑合探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这是一道改错题,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观察,当好“森林医生”,能够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第1题:(1)判断结果:错误。 (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 (3)分析:1)

17、“4”是什么数;有没有小数点。2)借助算式:3.5+0.4=3.9 (4)正确的是:3.5+4=7.5第2题:(1)判断结果:错误。 (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3)分析:1)小数点没有对齐能进行加减吗?为什么?2)要求是什么? (4)正确算式:12.6+3.2=15.8第3题:(1)判断结果:错误。(2)原因:漏了小数点没有点。 (3)分析:1)小数点对齐的要求。2)267即267.0 (4)正确算式:27.9+1.2=26.7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说明小数点的重要性,强调计算中要注意小数点对齐。2、课本第7页的第4题。(1)首先,读懂题意。(2)解决问题。第4 小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

18、题,目的是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解决问题。当然还应该要求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三、质疑再探1.计算。(1)10.2+1.3 (2)5.4+2 (3)6.20-1.12.解决问题:魔方一个3.20元;小皮球一个2.10元;足球一个35.50元。(1) 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皮球共多少元?(2) 买一个足球比买一个小皮球贵多少元?(3) 三个都买。40元钱够吗?(4) 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四、拓展运用1.小黑板作业。五、全课总结六、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 2.5+0.4 4.2+7.7 16.2+2.4 46.5+2.4 1.96-0.53 8.97-5.76 35.6-4

19、3.3 25.7-5.62地球仪单价是7.40元; 卷笔刀的单价是0.50元; 笔盒的单价是3.60元。(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卷笔刀共花多少元? (2)买一笔盒比买一个卷笔刀贵多少元? (3)三件物品都买,10元够吗?七、板书设计练习课1口算。 0.5+0.1 0.2+0.3 1.1+1.5 4.5+1.4 5.7-0.5 0.5-0.3 5.3-5.3 1.9-1.72列竖式计算。3.4+0.3 5.6-3.3 6.4+2.45.7-4.3 8.7-5.2 0.9-0.7第3题“森林医生”第五课时 寄 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

20、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2、培养估算意识。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出示菜单:菜名饭青菜肉片炒蛋

21、汤鱼片单价(元)1.000.51.201.000.401.6(1) 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2) 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3) 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4) 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5) 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二、设疑自探1教学例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观察图,理解情境,找数学信息。(2)自己提出数学问题:1)一共需要多少元?2)其中一种比另一种贵(便宜)多少元?(3)列出算式。选择其中一问题,如:一共需要多少元?算式:1.6+12.4= (元)(4)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资?(13元多,大约14元,14元多等等)三、解疑合探1.探索计算方法。(

22、1)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第二种: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第三种:列竖式计算。 1.6 + 12.4 14.0(2)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是否正确。(3)议一议:一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适用。(认识用竖式的简便性与准确性。)二是讨论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小数点是否对齐)。三是比较今天的方法与上一节的方法,找出不同点(进位与不进位)。2拓展练习。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第(1)题: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1)列式:12.4-1.6= (元)(2)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竖式)(3)交流计算方法、过程。1)处理退位问题。 2)小数点对齐。反省自

23、己在计算中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3)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小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有进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四、质疑再探1.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他们在解答过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须注意的问题。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题。(独立例竖式完成,提醒注意的问题。) 五、拓展运用 1.选用作业。3.小黑板作业。六、全课总结七、作业设计(一)必做题1列竖式计算。 1.5+2.8 8.4-5.9 15.8+5.7 42.8+9.7 8.2-4.8 5.19-4.25 85.7-51.8 54.1+9.7 2可乐的单价是1.8元; 果汁的单价是10.5元;(1

24、)两种饮料各买一瓶,要多少元?(2)买一瓶果汁比买一听可乐贵多少元?(3) 买2听可乐,一瓶果汁,15元够吗?(二)选做题(三)思考题八、板书设计寄 书一共需要多少元?算式:1.6+12.4= (元)列竖式计算: 1.6 + 12.4 14.0第六课时 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处理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2能教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3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中需要进退位的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小数加减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口算。 1.3+4.5 5.9-5.8 12.6-12 2.3+0.7 8.7-5.7 1.5+1.62列竖式计算。 5.8+7.6 12.8+4.9 12.6-4.7 9-1.8 9.84-5.37 4.5+54.8二、设疑自探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

26、2,写2进一。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三、解疑合探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3题。这是一道估算题,注意的问题:1) 独自审题,并解答问题。2) 说说解答方法。3) 引导他们用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估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够买。第二种方法:把整数部分先加起来,21+14=35。由于小数部分的和不可能超过2,所以他们的和一定小于40元。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4题。

27、这是一道小数加法题。目的在于通过本题解决过程考察、评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四、质疑再探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5题。这是一道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找出新问题,激发探索精神。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题:用减法计算。第(3)题: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进行计算。第(4)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五、拓展运用六、全课总结七、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 1.9+2.8 7.4-5.8 35.8+9.7 12.8-9.7 56.2-27.8 53.47+4.25 63

28、.7-37.8 23.1+61.32、解决问题:1) 萧萧到超市买东西,花了18.6元,还剩下13.9元。萧萧带了多少钱?2) 朗朗带了50元,买了2本书,还剩下32.8元。买这二本书共花了多少元?八、板书设计练习课1口算。 1.3+4.5 5.9-5.8 12.6-12 2.3+0.7 8.7-5.7 1.5+1.62列竖式计算。 5.8+7.6 12.8+4.9 12.6-4.7 9-1.8 9.84-5.37 4.5+54.83.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

29、位没有对齐。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第七课时 森林旅游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2、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30、练习法。教具准备挂图、计分表等。活动建议一、宣布活动内容1课题“森里旅游”。2出示挂图(课本插图)。说明“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营造氛围。二、活动形式把“森林旅游”的购物活动组织成同桌之间的数学游戏。其中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个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这里有两幅(二种情境),当购物地点从森林食品店转到纪念品商店,两人也随着对换角色。三、活动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由顾客提出数学问题。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并由服务员解决这些问题。2“服务员”、“顾客”都应该加强角色意识,讲究服务态度,讲究礼貌,言语文明。3教师巡视,帮助组织活动,注意保持课堂秩序。四、活动过程1出示两张

31、情境挂图。由于教材上的插图没有注明物品名称。所以,先根据图形形状给物品标上名称。2宣布活动规则。(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3发放记分表。服务员(5分)顾客(5分)问题123456

32、7812345678得分情况4活动开始。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加强课堂组织、辅导部分学生。为增强游戏活动有序而正确地进行,提高准确性,可引导(或准许)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这样也便于检查谁对谁错,从而进行正确地评分。5活动小结。(1) 各小组汇报最后得分情况。(2) 评出“优秀服务员”和“诚信顾客”。(3) 小组提供富有新颖的问题,让大家共同分享,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4) 分析。总结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领悟什么问题用估算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用口算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用笔算解决。五、

33、实践活动课本第15页的“实践活动”。这里的第1题,第2题是通过“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与“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开支情况”的实践活动。要求:1按课本要求记录“生活中的小数”。2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并分享实践活动的初步经验与良好的情感体验。3用数学日记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独特的发现或对调查现状的感受及节省开支建议。六、作业设计(一)必做题(二)选做题(三)思考题第二单元 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通过观摩,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

34、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懂得可以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二、单元教材分析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

35、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道理。三、单元教学重点:重点: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单元教学难点:难点:空间知觉的建立与培养。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6课时第一课时 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

36、称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可以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图1 图2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37、(如图2)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设疑自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1)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2)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3) 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3认识对称轴。(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5看一看,说一

38、说。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1)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除琴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因为琴把上4个把儿不对称。所以不能算是对称图形。(2)判断并分析。出示图形:判断:两幅图形都不是对称图形。原因:沿中间(这里不存在对称轴)对折,左右两边图形不能完全重合。通过这一练习,排除一种错误认识:左右两边图形一样,就是对称图形。三、解疑合探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这一题的学习任务是要使学生加深体验对称图

39、形的特征。要求做到:(1)这三项学习任务要让学生独立完成;(2)在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第2题,发现学生中有没有独立的创意和想象力。(3)把好的创意和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向全班推荐,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四、质疑再探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五、拓展运用1、选用作业。六、全课总结及作业设计(一)必做题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6 8 H M 责 文 育(二)选做题(三)思考题七、板书设计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对称轴:第二课时 练习课练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

40、,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过程与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懂得可以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具准备点子图,方格纸等。练习过程一、基本训练1、 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3)汇报结果。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1)沿着对称轴对折。(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二、设疑自探课本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