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一个“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也有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使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然后,教材并没有像原来那样从整除的概念入手,从整除出发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教材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4=20元,以这个整数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
2、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最后,安排了“找一找”的内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和找7的倍数,指导学生利用原有的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具:水果店情景图学具:课后寻找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负数表示的信息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一、出示“水果店”的情境1、师:水果店里有什么?生观察汇报结合情景让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探究与体验2、图中有哪几些数?如何分类?生:整数、分数、小数、负数、正数师揭示自然数、整数概念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是自然数、整数?生举例说明2、试一试(1)生独立完成。二、因数与倍数1、 试一试(2)师:买5
3、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54=20师:今天我们认识一种新的数结合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指出因数和倍数吗?生同桌交流师;除法算式里也有因数和倍数吗?请举例说明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进一步巩固因数倍数,加深印象。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
4、数关系。实践应用三、找一找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5、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 5是20的因数。让学生自主探索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激发探究欲望。2、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教材分析: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一)”,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设计了让学生从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和2的倍数并观察特
6、征的活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语言不要做统一的要求,只要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都应给以鼓励。最后引导归纳5的特征。在研究5的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研究方法独立或合作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再揭示奇数、偶数的含义,并进行你说我答练习。教学具准备: 5的倍数卡片、奇数、偶数卡片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变魔术师:同学们想看魔术吗?老师给你们变一个,老师左右手各有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数字,随意你从一边抽出一张放到另
7、一边,我都知道你抽的是什么?(学生参与变魔术活动,上台抽卡片。)用魔术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与体验1、 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师:请看大屏幕,看左右手的两副卡片,左手:5、10、15、20、25、30、40、50、55、70右手:12、17、33、42、51、68、73、86、92、99学生观察卡片有什么特点?(同座的同学相互讨论,得出:左手的数是5的倍数。)师:是5的倍数个位一定是0或5吗?生:举例、验证学生拿出练习本,写出几个5的倍数,看个位是不是0或5。师:刚才同学们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老师写几个数考考大家,下面的数字是不是5的倍数。出示:15、51、80、25、2345
8、。师:看大屏幕,你现在知道魔术的秘密了吗?(生说一说)2、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刚才我们共同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还有一些数的倍数也有规律,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师:你们举的是哪些例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写出2的倍数若干个,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生:汇报(可能是双数),同座的同学相互说一说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师:个位上是0、2、4、6、8的都能被2整除吗?生判断:2346、52678是否是2的倍数。学生做小老师,任意说一个数,其它同学举手回答是否是2的倍数。(学生同桌练习)3.偶数、奇数的概念师:我们把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也就是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如:1、3、5
9、、7、9、11、13及时反馈: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推理能力。通过验证说明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判断较大的数进一步确定2的倍数的特征。实践与应用1、(1)完成试一试第1题游戏:报数起立游戏学生独立练习(2)、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后进生。(3)练一练第2题学生判断:52、35、75、68、41、95、108、310师:如果这个数是2的倍数,女生起立,是5的倍数男生起立。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生:末尾都是0,学生再举例说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生独立思考再小
10、组交流师:根据什么特征来判断?理由是什么?生独立完成,让生说出思维过程。(4)看谁获得星最多(综合练习)师:用0、2、5组成三位数,不能数字重复。师:先想一想,再选一选写出2的倍数的三位数写出5的倍数的三位数写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写出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学生练习师:今天我们学习了2、5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个位上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还学习了从判断中自然引出310,为什么学生全部站起来?综合运用,逐步加深。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培养学
11、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材分析: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二)”,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教材利用100以内的数表来研究,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特征,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去研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但都无法发现规律。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一定的提示:“将3的倍数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观察呢?”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
12、,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找几个三位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习与学习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3的倍数。教学具准备:百数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 活动一:提出数学问题。(一)按要求组数。1. 用3,4,5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1)组成2的倍数。(2)组成5的倍数。2.学生用语言描述2,5的倍数的特征。(二)提出问题。1. 能不能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2.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过程,比教材的要求要稍微高一点,教材上的要求一般是在100以内的数种研究2,5,3的倍数,这里面有一个考虑,拓
13、展到三位数中来复习旧的知识,使复习起到桥梁的作用,进一步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探究与体验活动二:探索数学问题。(一)对学生猜想问题的处理。1. 进行猜想。(1)学生面对问题进行猜想。(2)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2.探索猜想。(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2)学生举例子:比如453,543。(3)学生如果出现345或354等例子,教师可以写在黑板上,不用多加评论,作为后续的学习内容。(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得出猜想结论的成立,即:个位上是3,6,9的
14、数是3的倍数。3.验证猜想。(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两种情况。1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不是3,6,9。16个位上的数字是6,但是不是3的倍数。(3)猜想的结论不成立。(4)让学生对猜想的结论不成立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的,但是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二)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1.问题冲突:那么多的数,我们怎么找呢?我们要聪明的找,从比较小的数开始找。2.请在100以内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活动后,
1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100以内数表.)3.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倾听着,听学生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困惑。(2)学生发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也没有什么规律。4.教师引领。(1)斜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新的思考点: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5.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6.验证结论。(1)利用100以内数表来验证。(2)延伸到三位数或更大的数。回到我们课始的问题,用学生写出的345或354等例子进行验证
16、, 写一个更大的数试试看。(3)完成课本第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活动三:拓展与延伸(一)回顾与反思(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思考过程,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2)回顾学习的知识有哪些,再次进行整理与归纳。(二)完成实践活动师:同学们想看魔术吗?老师给你们变一个,老师左右手各有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数字,随意你从一边抽出一张放到另一边,我都知道你抽的是什么?其实你学习下面的知识后你也会变魔术的。让学生猜测、验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直观学具的操作,进一步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验证发现的规律。利用1
17、00以内的数表,在猜测的基础上,研究并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拓展与延伸活动三: (一)回顾与反思(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思考过程,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2)回顾学习的知识有哪些,再次进行整理与归纳。(二)完成实践活动1.猜想并验证9的倍数的特征。(1)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教材上几个问题分层次展开研究。(2)个人独立思考,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这个学习过程可能在课内完成不了,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一定让学生经历涂、画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
18、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在思考有“哪几种拼法”时,学生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师、学生准备若干个个小正方形,方格纸。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
19、图问题情境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以游戏的形式引入,学生们很快进入课堂状态。探究与体验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生1:3种。生2:4种。生3:6种。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生1:横着摆了12个小正方形。生2:横着摆6个,摆了2排。生3:横着摆4个,摆了3排。生4:我还多摆了一种,横着摆三个,摆了4排。生5:竖着摆12个。生6:横着摆2个,竖着摆6个。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生:112=1
20、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生1:34=12 和 43=12的因数一样。生2:112=12和121=12的因数一样。生3:26=12 和62=12的因数一样。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生:3种。师: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生:112=12 26=12 34=12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生1:有1、12 、2、6、3、4。师:12共有几个因数?生:6个。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生:1、2、3、4、6、12。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生1:拼的方法就是找因数的方
21、法。生2:先摆1个,横着摆12个,因数就是1和12 。生3:先摆4个,摆3排,因数就是3和4。生4:,先摆6个,摆2排,因数就是2和6。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活动二:勇于尝试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学生一边拼长方形,一边找9与15的因数)师:9的因数有哪些?生1:9的因数有1、3、9。师:15的因数有哪些?生2:15的因数有1、3、5、15。师:9和15的因数中哪几个因数是相同的?生3:1和3。 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与应用
22、(一)比本领看谁找得快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投影展示1、2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二)画一画,找一找。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三)应用找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投影: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的同样多,需要几个盒子?有几种装法?如果有37个球呢?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23、一下。生1:每盒8个需要6个盒子,也可以每盒6个需要8个盒子。生2:每盒12个需要4个盒子,也可以每盒4个需要12个盒子。生3:每盒16个需要3个盒子,也可以每盒3个需要16个盒子。生4:每盒2个需要24个盒子,也可以每盒24个需要2个盒子。生5:还有一种,每盒1个需要48个盒子,也可以每盒48个需要1个盒子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装法呢?生:没有了。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装法呢?生:一共10种装法。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装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生1:每种不同装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生2:每种装球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
24、多实际问题 。(四)应用拓展。(媒体演播: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班内交流:生1:每行8棵可以栽8行。生2:不行,如果每棵树的间隔一样,栽出来的是正方形。生3:每行32棵可以栽2行。生4:这样,栽得太长了,也不算好看。还是每行16棵栽4行好看。师: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生:先把6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它们分别是1和64,2和32 ,4和16,8和8,然后看看哪两个数拼出来的是长方形,再看看哪两个数拼起来的最合理美观。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鼓掌。
25、(五)总结与评价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生1:我学会了用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生2: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生3: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队形。生4: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植树。生5: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及时巩固所学,充分体会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练习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有序思考。加强数学与学生生
26、活的联系,排队的问题既普遍,学生又感兴趣,能更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方法都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思考的过程。 与生活紧密联系,对于数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课堂的及时反馈,并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找质数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简单教材分析: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
27、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分为两类,以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进而认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具准备:教师、学生准备若干个个小正方形。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游戏引入新课师:我们继续玩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下面我先说一说游戏的要求是: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将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
28、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并且小正方形的个数不一样,使数学活动更具挑战性。探究与体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可能如下:9: 1 9 3 324: 1 24 2 12 3 8 4 6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教师板书: 1 11 11)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师:哪个组也遇到了与他们组同样的困难?(板书:29、7、13、17。)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
29、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板书:29、7、13、17的因数。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因数)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因数)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根据数的因数的个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因数。板书可能的情况:1:1 2:1,2 3:1,3 12:1,2;2,6;3,4;师:请你仔细观察每个数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学生汇报的情况是: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 按因数个数的奇偶性分
30、类 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师:根据第种分类的方法,移动112这些数,将出现下面的分类。板书: 1 2 4 3 6 5 8 7 9 11 10 12师: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师:你们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媒体出示一组数据)师: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质数: 2、3、23、31、37、41、47;合数:25、
31、33、49、51、63、74、36、7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因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和特征,能正确判断质数与合数。同时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觉数学文化的魅力。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找质数和合数知识的运用。实践与应用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
32、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1、 猜电话号码师:下面我们搞一个猜电话号码的活动,每个同学先听清楚要求,根据老师提示的要求从左到右写数,并认真做好记录。下面活动开始: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10以内最小的质数。10以内最大的质数。10以内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学生汇报:电话号码是83274189)2、 自我介绍师:下面做的活动是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学生开
33、展小组内的自我介绍,然后安排班内的交流)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3、完成探索活动第1题: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第2题:4、小结与质疑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5、动脑筋出教室师: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1号)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请质数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出教室。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
34、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也加深对本课所学的理解,巩固所学。促进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能正确的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使学生全面认识一些自然数的特性。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特殊的方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使本节课继续延伸到了课下。数的奇偶性(2课时)教学目标: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简单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或游
35、戏让学生体会数的奇偶性。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并对学生进行画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活动2:主要是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教学具准备:硬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谁坐过船?理解“摆渡”的意思吗?几句对话,轻松理解了词语,很自然的引入正题。探究与体验活动1: 出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引导学生利用画示意图、列表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试一试: 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杯子一题,然后让学生
36、用自己带来的硬币在小组内开展游戏活动: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交流,解决问题。活动2:师:我们前面研究了自然数的特性,认识了奇数和偶数。(出示:1,2,409,89,24,362,10389)在这些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师:(板书:奇数和偶数)出示圆形图和正方形图。发现了什么?(圆中是偶数,正方形中是奇数。)下面,我们共同做几道算术题,看谁算得快。(一)1、师出示几道偶数加偶数的算术题,学生做在本子上。观察结果:发现了什么?(结果都是偶数)2、自己任意写出两个偶数,观察结果。(结果也都是偶数)3、通过探索得出结论:偶数+偶数=偶数。(二)师: 在研究中你们还想
37、研究什么问题或联想到了什么?生:奇数奇数有没有规律?奇数+偶数呢?师:请同学们大胆地推想一下,然后再举例验证。(指导学生用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三)还可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等。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 上课时创设一种学生探索的氛围,以激发兴趣,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研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研究、讨论、验证。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能形成与发展。教师抓住学生好奇的时机,既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表扬他们问题提的好,有思考价值,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实
38、践与应用学生应用结论判断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29+15 368+134 262+1025 10389+2004 11387+131 258+1024 也可一人当小老师出题,大家判断。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课题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 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图形的面积大小。教学难点图形中半格的数法。教具、学具方格纸挂图,学生准备小方格纸和与课本上相同的图形纸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
39、图一、 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1出示教学挂图,先让学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图形?2引导学生观察挂图中的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较的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比较。学生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方格纸和图形纸片,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平移、旋转,剪和拼来找到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像课本上三个小朋友提出的关系来回答,也可能出现学生说通过数方格纸的格子来确定图形的面积,直接进行面积比较。对这些结论要加以肯定。学生说说用到了那些方法,先说常用的方法,在提出自己认为独特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
40、、归纳知识的习惯。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二、 巩固应用练一练 第1题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多观察一会儿提示学生把不能直接比较的图形变为能直接比较的图形。练一练 第2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形,然后指导练一练 第3、4、5题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这3道操作性的题。三、 全课总结总结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比较。可以用手头的工具剪拼一下。学生如果画的都是矩形,可以提示画其他图形,如:三角形以及其他图形。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在练习前应每个学生先剪一些图形通过学生的拼图活动,来认识图形形状变化而面积大小不变的现象。理解形状不同面积可以相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挂图: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教学反思: 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2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利用方格纸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用分割方法,将复杂的图形变的简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 探索活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