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476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级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因而会对学校课程产生长远的影响,促使信息技术在更高一个层面与课程进行整合。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网络环境针对传统教学环

2、境的薄弱点,在情景创设、个别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主题学习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非常有利,而且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单一的交流形式,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搭建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提高课堂效益。我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不论是信息技术的环境建设,还是师生的信息素养均具备较好的基础,具备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探索教与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目前,网络课程的开发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以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实际效益。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于对整合模式的理想

3、模式的构想及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实现学生的学科目标与信息素养为目标,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学习平台,要发挥实际的效益,通过资源的整合,创设开放、互动、平等的课堂,突破时空的局限,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形式的学习实现整合的目标。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获取事实、发现规律,总结并探索构建易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有效教学模式,促进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出利用网络技术改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教学的

4、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与学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课题将作为学校的主课题,主要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开展研究,其他学科为辅助研究。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分设子课题,研究贯穿一至六年级。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按照教育科学通用研究的方法,我们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文献资料的查询与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开展系列的调查研究;第三方面是开展以教学实践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对理想模式的构想及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认为可

5、以采用以下策略:1、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联系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联系4、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5、利用信息技术,保证学生学习的选择性6、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的评价方式一、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过程 课题实验要顺利开展,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 处理好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与运用的关系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是保障课题实验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为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在原有十几年电化教学实验的硬件基础上,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力度,有序地建立起与现代教育手段相匹配的教育设备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备

6、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通过整合教科研室、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科研网络;通过完善后勤保障机制,使各专用室、图书馆、资料室、电子备课室等高效运转,全力为课程整合研究服务。借助相应的激励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同时,学校主动与周边大学及教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引领学校教科研水平上新的台阶。学校通过调动各方力量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硬件环境的建设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的运用发挥效应,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硬件设施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实验教师运用和

7、开发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工具。(2) 处理好教与学的师生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并非穿新鞋走老路。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我们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因此要指导教师正确地定位,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3) 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现

8、代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理念有其先进之处,但并非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模式及技术,二者应该是兼容的、平等的、互补的,只有采取“拿来主义”的原则,将二者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教育艺术的最大效应。(4) 处理好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整合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也体现在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拓展教学的空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是综合性的体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科特有的个性并不是淹没在综合性中,而是要借助整合使之张扬。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各学科的子目标,即语文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探究的整合的教学策略及模式;数学学科:针对数学不同学习内容的总体特点

9、及基本教学规律,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整合的模式与策略;英语学科: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探究信息技术在与英语各年级教学整合的策略和模式。(5) 处理好学科性与综合性的关系整合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也体现在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联系,拓展教学的空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是综合性的体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科特有的个性并不是淹没在综合性中,而是要借助整合使之张扬。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各学科的子目标,即语文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探究的整合的教学策略及模式;数学学科

10、:针对数学不同学习内容的总体特点及基本教学规律,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整合的模式与策略;英语学科: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探究信息技术在与英语各年级教学整合的策略和模式。结合学校课题的进展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采取“分层次、分渠道、由点到面、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研究初始,课题组可以通过谈话、测试、问卷等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电脑普及程度及学生上网技能的调查。课题组组长及时向学科实验教师反馈调查的情况,为实验教师课题的设计提供参考。我校每年一届的“东门杯”现代教育技术评比活动,是以现代信息技

11、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核心,系列开展课例、论文、课件评比的参赛活动,充分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通过课堂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论文的三项比武,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激励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评比活动,教师的动手能力,自主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实践的能力,以及理论素养的提高都得到可喜的发展。通过教学评比活动,课题组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不足,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以便进一步调整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

12、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数学课年、月、日在“泉州市数学观摩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2、论文浅谈家长学电脑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收入省级CN刊物。3、论文大胆放飞想象收入泉州市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以课改定课题,以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课改”,这是我校的课题研究宗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重点,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与课题组专家的交流学习以及参加课题实验的汇报交流活动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课题主要参加者均参与过上

13、述课题,课题负责人由校长担当,校行政领导参与实验,成员由我校的骨干教师组成,其中以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者为主,涵盖各个学科,并结合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形成梯队,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其中本科学历5人, 平均年龄不足32岁。这一课题团队不但顺利完成了以往的课题研究任务,并以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课题”。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学校在多年的课题实验中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研究资料,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并通过与总课题组的沟通定期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便捷的互联网络也可以收集有效信息资源。学校已有序地建立起与现代教育手段相匹配的教育设备环境。现有多媒体梯形教室三间,网络教室两间,电子备课室一间,设有闭路电视,全校现有电脑150多台,都开通了国际互联网,学生电子阅览室正在酝酿筹备中。同时资源丰富的电教器材室里,备有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实物投影仪及供各种教学使用的软件、投影,录音录像带等,这些设施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由学校从办学经费自主解决,同时也得到区教育局的相应拨款和部分社会力量的支持。我校作为泉州市示范小学,市级文明校,以及素质教育先进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大力的扶持,我们将进一步改善教研环境,以电化教学为特色,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