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480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一、 学情分析二、 本班学生一共43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

2、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部分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但本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三、 教材分析1、教

3、材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40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选读课文8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进千山万水、以诚待人、中外童话、热爱生命、战争与和平、浓浓的乡情、成长的故事、执著的追求。其中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在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语文园地由四五个栏目组成,其中固定栏目有:“口语交际

4、”“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4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地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供复习总结使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20个。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

5、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四、 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五、 教学目标本册旨在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

6、学习等的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

7、得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六、教学目标达成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

8、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教科书的编者用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

9、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

10、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七、教学课时第一单元:13课时第二单元:13课时第三单元:12课时第四单元:13课时第五单元:14课时第六单元:13课时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第七单元:12课时第八单元:13课时补充

11、材料:5课时期中考试复习:10课时期末考试复习:15课时八、教学进度表。九、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页数1 8.29-9.2 1、 古诗两首 2 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2 9.5 -9/9 4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 116 )3 9.129.16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4 9.199.23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17-32 )5 9.26 9.30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6 10.310.7 (国庆假) ( 33-43 )7 10.1010.14 11、去年的树12 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8 10.1710.21 13、触摸春天 14、永生的眼睛 (446

12、2)9 10.2410.28 15、生命 生命16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四10 10.3111.4 17、夜莺的歌声 18、小英雄雨来 (6391)11 11.711.11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0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五12 11.1411.18 21、古诗词三首 22、梅花魂 (92112)13 11.2111.25 23、桂花雨24、小桥流水人家 语文园地六14 11.2812.2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13-132)15 12.5 12.9 27、乌塔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16 12.1212.16 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0全神贯注 (133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