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608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低重心”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低重心”教学是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主,以“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特长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合格,让每一位都有专长。特此,我校主要采用了“降低教学的重心,降低关注的重心”,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落实四个低重心:即“面向的低重心”、“要求的低重心”、“难度的低重心”、“检测的低重心”。 1.面向的低重心。现在我校每个班级中学生很多,个别班级超过70人。面对大班额的状况,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在教学时,把

2、握好课标要求,把基础知识做实、做到位。把重心放在中等以下的学生上,目标是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应该学会的知识。2.要求、难度的低重心。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教师打算交给学生什么东西,而是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什么东西。要求教师放下身段,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基础。根据课标要求,先把教学目标要求降低一些,明确所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的重要问题有哪几个?教师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再结合作业进行巩固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轻松掌握,从而产生自信心。具体做法是:一节课中明确让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两三个”基本的重点的问题,围绕这些最基本的最重点的

3、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展示板演、交流合作、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课后再通过作业巩固落实,检测反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中的“两三个”基本的重点的问题,反复训练形成知识模型,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从而产生自信心。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鼓励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帮互助。把班级中按学生差异进行互相搭配,编好小组,指定组长,结成帮扶的“一对一”的对子。组内成员互帮互助,组间进行比赛,看那一组的同学进步的最快,学习成绩的差距最小,进行学期考评,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助人为乐的精神。3.检测的低重心。考试的目的不是为

4、了排名排序,也不是为了扩展知识面,而是检查学生对必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让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败,最终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降低教学难度,降低测试题目的难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不对考试成绩的高低进行评价,测试题目要面向全体,抓基础,以纲靠本,严格控制好每次考试的试题难度,调研检测80%来自课本,不出偏题怪题,让学生只要认真听课、练习,就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成绩,这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起到关键的作用。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指导,补考及格率达到100%。4.辅优补差低重心。加强优秀学生的知识灵活性,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加强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教学成绩也是如此,考试成绩的高低,不光看有多少优秀生,还要看有多少边缘生,只有他们进步了,教学成绩才会不断提高。平时上课,要求教师注重后20%的边缘生。采取多鼓励,多提问,多观察。其他学生再适当指导,最后的成绩自然就提上去了。总之,“低重心教学”就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根本目的,让所有学生学会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