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690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乡村少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重活动场所建设 全力营造精神乐园 实验小学少年宫使用管理情况总结实验小学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投入,加强了“少年宫”等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让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发挥好“少年宫”建设的各种作用,学校最近对“少年宫”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总结,现将检查总结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认识,加大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学校十分重视“少年宫”建设工作,成立领导组织,

2、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材料,全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加强“少年宫”建设,不仅仅是我们理解中的文体活动班,应是广大青少年看节目、做游戏、学手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的场所,能让学生在玩耍、游戏、活动、尝试中学知识、长本领,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放飞梦想的乐园、心灵成长的家园,绝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特长培训班。加强“少年宫”建设,应坚持“公益性、基础性、发展性”等原则,本着“处处可开发活动场所,时时可作为活动时间”的宗旨,去建设和营造适合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和温馨家园。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少年宫”建设,不只局限于校内,可延伸至校外;活动时间,不仅仅在课上,可延伸

3、至课外、节假日和双休日;孩子的活动载体,也不只局限于有形的活动,更应注重各种隐形教育场所的开发和利用。为此,在“少年宫”建设中,我们以“三结合”为主渠道,拓宽了建设空间。除开设了“星河文化艺术教育馆”、“星河乒乓球训练馆”等室内活动场所外,投资百多万元在校园各处修建了九处集休闲、健身、学习、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广场,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工作中,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工作,建立充实辅导员队伍,围绕“活动育人、培训人才、交流展示”三个发展目标,坚持“面向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的服务宗旨,改变以往只为少数特长孩子

4、服务的状况,更全面地满足广大少年儿童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需求。以学校教师为主要力量,通过培训、走教、轮岗等,实行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组织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义务辅导,并不断扩充辅导员队伍,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教育中,紧扣时代主题开展一系列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健康成长。二、校内场所与校外基地相结合,拓展场所空间在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我们注重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设施、师资等资源,为学生开辟多处活动场所

5、。“天一楼”设立了“星河文化艺术教育馆”,共设声乐、器乐、手工、绘画、科技等十多个活动室,是青少年艺术爱好者的天地;“星河乒乓球训练中心”,球桌达到室内10副,室外10副,并聘请省一级教练员前来辅导。目前,我校已全面普及乒乓球训练,一至六年级每周均有固定乒乓球课,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另有百余名乒乓球爱好者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到俱乐部训练,平时,还经常有一些校外乒乓球爱好者到此切磋、竞技。近几年,俱乐部的成员们多次获区市级乒乓球比赛优秀成绩。星河广场装配健身器材三十多部,深受全体师生的喜爱。另外,我们将校园内比较宽阔的九龙广场、大唐广场、清华广场、北大广场等均开辟为学生的活动场所

6、,供学生课余闲暇时打篮球、踢毽子、跳绳、抖空竹、做游戏,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另外,我们在校外这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为学生设立了多处活动场所。盛能游乐园从1998年就成为学生实践活动基地;鲁南花卉市场、清源食品加工厂、云雀陶瓷厂等,都是我校学生的课外活动基地。这些活动场所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活动平台,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开放活动时间为使学生更好地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校将课内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每日在校期间,有三次固定的活

7、动时间:大课间、午休和下午的课外活动。其中大课间为规定的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午休为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们主要用于进行自己喜爱的游戏、课外书籍阅读等,下午为各文体活动班、各社团活动时间。除此之外,节假日、双休日,我们的校内活动场所免费向周围的孩子开放,并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为解决师资困难,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师们的特长,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动、请进来”的办法,派教师们到各地培训学习,另一方面,请各地专家、民间艺人到我校为老师们作辅导,保证了活动场所有师资所需。我们定期组织各种各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野外踏青、到烈士陵园扫墓、看花展、观车展、到红色革命基地采风、游盛能游乐园、到敬老院、看科普展为保证活

8、动的有效落实,学校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政教处、少先大队、青年联谊会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家、检查监督,从而实现学生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四、显性活动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厚重活动内容在各文体活动、各社会实践基地等显性课堂得以充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学校还花大力气开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隐形课堂。学校用“贯古通今、荟萃精华,透过校园文化看历史,锦绣校园天地宽”的战略规划,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活动环境,打造清洁温馨的快乐家园,以“让爱传承”为主题,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隐形课堂。学校先后建起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9、的“华夏世纪圣坛”、“至圣先师孔子雕像”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长城微缩景观”、“小西湖”、“大唐芙蓉池”、“石林”等;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教育的“大漠驼铃”、“树桩区”等;展示家乡民俗风情的“沂蒙风情园”等十多处大型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其间奇花异草,点缀其间;雕塑石刻,琳琅满目,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整个校园移步易景,景景相连,成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学生们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赏美景、读美文、诵经典,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学校还充分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努力为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场所,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让社区的每一条河、每一条路、每个

10、工厂、每位群众都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我们多次邀请附近派出所民警、消防队员到校为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邀请盛能游乐园百鸟园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鸟类知识。带领学生去工厂参观产品制作流程,去超市体验售货员辛苦,去河边采集水样,去广场观看群众演出除此之外,学校结合节令、时事等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为灾区捐一瓶水”“为留守儿童捐书”“为困难孩子献爱心”等。事实证明,显性活动是有限的,而隐形课堂却是无限的,只要制度保障到位,组织有效,孩子们的活动场所无处不在。五、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宫条件改善学校少年宫的软、硬件条件是开展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少年宫设施设备的修缮、添置投

11、入,用于少年宫的建设和发展。投入约二十万元购置了相关音乐器材与美术器材,并对原活动场所进行了整理粉刷。坚持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对教学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整合,有篮球场、乒乓球台、200米环形跑道等体育运动场地,并添置了相关体育运动器材;有图书室、阅览室,藏书2万册左右;有标准实验室和准备保管室,可用于科普实验操作;有多媒体室、电脑教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文化艺术活动室,用于文艺训练、展演;有器乐、舞蹈、合唱、书法、美术等专用活动室10多间,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一名或几名辅导员全面负责、督促、指导;有综合实践园,可用于少年儿童进行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现有场地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基础阵地、以社会实践基地为补充、以社区资源为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活动场所“少年宫”网络,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