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839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活动让教育展现灵性 我谈帮帮残疾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以活动为组织形式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会,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教学帮帮残疾人这个活动主题时,我通过在教学中设计大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心中的苦痛以及日常生活的不容易,并在这些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体会要尊重、关心残疾人以及帮助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对比实验、亲身体验走近残疾人课前准备:将班级的小朋友分为三组,给第一组小朋友每人发一块深色的布条,给第二组的小朋友每人两团棉花。第三组的小

2、朋友什么也不发。上课时,先出示活动规则:(1)请第一组的小朋友用布条将眼睛蒙上,第二组的小朋友用棉花把耳朵塞上。(2)不管发生什么事,直到老师说停才可以把布和棉花拿下来。紧接着教师开始放了最近儿童最想看的海底总动员影片,不到一分钟,很多小朋友开始坐立不安,偷偷地用手拔动布条、棉花。又过了一会,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变得更加烦躁不安了,调皮的马海其已经不管我们事先的约定,站起来,狠狠地将布条扯下来,“我受不了了”,随之更多的小朋友,将布条、棉花都拿出去了。然后,我采访了几个同学,为什么带上这些东西时很开心,而现在又不顾一切的扯下它们呢?孩子的回答各色各样:“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很好玩,后来,我就

3、受不了了。”“太难过了,听到他们的笑声,惊叹声,我太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眼睛被蒙上,我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漆黑的一片”此时,我再话题一转:你们可知道,在我们的身旁就存在这样的一群盲人、聋哑人,他们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他们的心里会是怎么样?顿时,教室里更加安静了许多,从小朋友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在用还很幼稚、纯洁的心灵感受着残疾人的痛苦。他们开始举手发表言论了:“他们这些人的内心肯定很难过”“他们太可怜了”甚至有小朋友说“我们太幸福了,能看到蓝天,听到美妙的音乐”课始首先从视觉、听觉上冲击孩子,因为这个阶段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眼、耳。当他失去认识、了解世界的途径时,

4、亲身体会到看不到、听不到,心里是多么的烦躁、痛苦,进而对残疾人心中的苦痛有了较深的理解。二、模拟体验、视频对话走进残疾人在这一环节为了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增加活动项目的可选性,安排了手语表达、单手穿衣、蒙眼前进三个小组合作活动。看到一位扮演聋哑人小朋友,正在向旁边的小朋友说昨天在家吃了什么,只见他连手带脚都在比划着,可一旁的小朋友还是摸不着头脑,到底你在说些什么呢?急得他乱蹦乱跳。那边一组正在给两位同学数数呢,看谁单手穿得快!还有的蒙着眼睛,体验从教室门口走到座位上呢!看着真让人担心,差一点撞到椅子上去了,多亏了有的小朋友出手快,帮了一把!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体验的平台,使学生体会到了,也许他一

5、生都不会体会到的痛苦。此时,老师无须多讲,小朋友就会抢着告诉你,“老师,我比划很长时间,他们还是不能懂我的意思,真麻烦!”“老师,我一只手怎么也没办法穿上衣服,还是别人帮助我穿上的呢!”“是啊,是啊,多亏了刚才张艳眼疾手快,不然,我现在肯定撞到了墙”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感受到残疾人在平常生活中诸多不便。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活动中,在伙伴的帮助中,学生还感悟到残疾人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接下来,又组织了与视频对话活动。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节选了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最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以及残运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场面等,在感受残疾人心中苦痛以及生活不便的同时,小朋友也纷纷一阵

6、阵发出赞叹,赞叹残疾人精彩、无懈可击的表演,赞叹残疾人不服输、不气馁的气概个个小朋友从心眼里佩服残疾人,此时尊重残疾人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不留痕迹的融化在学生的心中。三、榜样示范、真情投入帮帮残疾人在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后,学生已经基本上感受到、体验到残疾人心中的苦痛、生活的不便,到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发出要帮帮残疾人的心声,这种心灵纯洁的呼声,不是老师枯燥无味的灌输结果,也不是空洞的说教结果,而是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会,亲身感受的最真实、最感人的呼声。结合前两个活动,小朋友深有感触的从生活方面说出许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有帮盲人过马路,帮残疾人做一些小事啊等等。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帮助残疾人

7、,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当做朋友,你同意吗?由于孩子毕竟只有七、八岁,思考问题还处于一维角度,经过老师的提醒,小朋友们能够从物质、金钱方面的帮助,进入了一种以朋友的身份来关心、照顾身边的残疾人的角度。这时,老师请出了最近宁波各大媒体、电台都在争相报道的帮残、助残模范王延勤同志,从播放一段许多残疾人不约而同的来追悼王延勤同志情景切入,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一声声深情的呼唤,让许多小朋友们不解:为什么残疾人对非亲非故的他这么有感情呢?一些从电视、报纸上认识了这位叔叔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讲起几个王延勤小故事,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小朋友明白了正是由于王延勤生前对残疾人能以朋友相待,尊重、关心、体贴他们,所以残疾人才会这样悲痛的追悼王延勤同志。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没有空洞的大道理,从身边的榜样事迹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道德认识的内化。纵观整个教学,由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活动串联起来。诚如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的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活动,我理解了。”在其过程中,学生“动”起来了,真正落实了“主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全心投入其中用心感受;真正形成了“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毕竟,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得,而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才会深刻记住。这也许就是活动、体验过程的精妙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