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845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情由境生心为情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情由境生,心为情动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品课堂中教师应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课前调查、情境导入,到链接生活、开展活动,再到成果展示、课后拓展都应以情感为突破口,讲究育情策略,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使情理交融,使知识内化,以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关键词:情境 活动 情感 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

2、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品课堂中教师应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突破口,讲究育情策略,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使情理交融,使知识内化,以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我来做小导游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热爱家乡”为情感主线,分三个层次: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宣传家乡,螺旋上升,逐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是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认识家乡后的第二层次的学习即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产生更浓厚的感

3、情。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与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以“激发热爱家乡情感”为主线,设计六个教学环节,从指导课前调查、创设情境导入、精心设计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到延伸课外实践,层层深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情由境生,心为情动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课前调查,唤起情感体验皮亚杰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思维的特点决定了获得知识要多动手,多实践操作。品德课程强调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是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前要让学生到生活中调查、了解、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材料,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我来做小导游这一课前,教

4、师让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展开调查访问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了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现在有许多客人要来我们宁波旅游,他们很想知道咱们宁波有哪些风景名胜,在下节课的品德课上,我们将为这些客人介绍家乡的旅游景点。在座的各位宁波的小主人,你可以选择12个景点,进行调查,搜集有关景点的资料、图片,我们也来比比,看哪一位小主人搜集的资料最多!”教师采用这样的椰壳效应来知道学生开展课前调查活动,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学生们在参与课前调查、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充分接触有关家乡景点资料,对家乡的旅游景点有了初步感

5、受,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较好的知识铺垫。二、情境导入,引发情感萌动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教学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一个富有情景的氛围,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我来做小导游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始设计了学生较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猜谜导入,自然引出谜底家乡宁波,使学生带着轻松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本着“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理念,针对本地区学生都在江北学习的现实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将家乡定位在江北,力在形成地方独有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得更多本地区,

6、激发热爱本地区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学生:“作为宁波人,又是宁波的江北人,我们先来一次游江北怎么样?”同时课件出示:“江北一日游”。果然,此话一出,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与此同时,为了让课堂所展示的情境更加真实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也加入到本次一日游的活动中,与学生融为一体,戴好帽子、拿好小旗成为这次“江北一日游”的导游。在这样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自然对今天的课堂学习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参与热情,那么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而达到 “课才始,情已动”的目的。三、链接生活,激起情感涟漪每个人自出生就和美丽可爱的家乡朝夕相伴,然而对于家乡的了解程度却不尽相

7、同,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对家乡的旅游景点的认识与感知是零碎的,模糊的。为了让学生更多地认识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民风民俗,从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我来做小导游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提取学生旅游经历,让学生说说家乡的旅游景点,初步感受家乡旅游资源的丰富;再出示江北旅游地图,引导学生认识江北的旅游景点分布状况,从整体上对家乡的旅游分布有一个浅近的了解;最后,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本次“江北一日游”的旅游线路。源于生活的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才有“源头活水”。 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但又要高于他们的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因此这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由浅入

8、深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家乡秀丽风光的概貌有了初步认识,情感涟漪被激起。四、开展活动,点燃情感火花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活动性是品德课的重要特点,品德课程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多彩,多项互动的活动情境,实现多种信息交流渠道贯通,寓情感体验于有效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获得思想与智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我来做小导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感受到江北的秀丽山水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游览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景点的特色采用风格迥异的活动形式来贯穿整个教

9、学过程。既有浓墨涂抹,又有轻笔细描;既可以在轻松活泼氛围中了解,也可以在诗意盎然的古典韵味中体会,以多样化的形式引领学生在这样情趣盎然的旅程中更进一步走进了家乡,了解家乡。1、快板旅游日湖。首先导游(教师)以引人入胜的快板带领学生进入“江北一日游”的第一站日湖,让学生聊一聊日湖的好玩之处,同时结合图片介绍。这样的设计使得没有去过日湖的学生对日湖心驰神往,原来日湖的景色是这么美丽,又有那么好玩的地方;而去过的学生对日湖的了解则更进一层。随后教师让学生学着用快板的形式来说说日湖,有了上面的听、说及看,再加上日湖自身的魅力,学生的情感自然被激发,生动的朗朗上口的快板也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2、诗意之游

10、老外滩。在悠扬的萨克斯背景音乐中,学生被引入到有着百年历史的宁波老外滩。通过欣赏老外滩的风光片、“考一考”老外滩的年龄,让学生了解老外滩作为宁波商业发展地的悠久历史与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最后引导诵读富有韵味的诗歌,在声声赞叹中告别老外滩。3、开心之游宁波大剧院。为了让学生领略宁波大剧院这座宁波人民艺术殿堂的风采,在“旅途”中,导游(教师)别出心裁开设“开心辞典”栏目,进行现场知识竞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情绪,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全身心投入的紧张有趣的知识竞猜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大剧院的宏伟的建筑规模与先进的设施,感受了作为一名江北人、宁波人的自豪之情。4、古典之游慈城古县城。在高山流水的

11、古筝声中,学生走进千年古县城慈城,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古色古香的小镇特色。走进慈城孔庙且入乡随俗,摇头晃脑地做一回孔子的弟子,不亦乐乎! 5、通过“连一连”、“看一看”,让学生“以点见面”,了解江北以外地方的风景名胜,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宁波十一个县市区之一风光无限的江北只是宁波众多景点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从而更能激发学生作为宁波人的自豪之情。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选取最能代表家乡秀丽风光与文化内涵的景点,采用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充分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在层层推进的活动过程中,大大增加学生的信息接受量,不断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魅力,点燃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五、

12、成果展示,喷发情感之火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学生在课中动情,情感的浪花在心头涌动时,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促使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我来做小导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把视野停留于教材上呈现的儿童现实生活,而是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到为家乡做小导游上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宣传家乡,为家乡的旅游景点做小导游,活动形式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方式。有了前面生动活泼的“江北一日游“活动过程及新颖有趣的信息补充,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用

13、自己喜欢的旋律、富有创意的快板与广告词一吐作为一名宁波人的自豪之情。因此这堂课的这一环节也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亮点,孩子们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从歌声、快板这些形式的展示中,学生对自己作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情与热爱家乡的情感溢于言表。比如:学生用快板赞月湖“日湖美,胜天堂。清清湖水柳成行,粒粒黄沙赛金子。”“春风吹,阳光照,我们一起游日湖。黄金沙滩真热闹。玩沙子,堆城堡,还能游进水里洗个澡。”观鱼池真好玩,池里鱼儿多欢畅。争着抢着吃鱼食,你一口,我一口,左一口,右一口,甩甩尾巴说谢谢!“又比如学生为雅戈尔动物园设计的广告语:动物的天堂,孩子的乐园。凤凰山主题乐园的广告语:开心胜地,激情体验。日湖广告语:

14、阳光、沙滩、海浪,心所向往的地方。也有用歌曲形式来赞美几个景点的“月湖真美,月湖真美。月湖风光胜天堂,绿草青青,鸟语花香,欢迎大家来游玩!”等。当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快板等形式展示时,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他们那一颗颗热爱家乡的火热的心。那么我们的教学期望也已经达成了。六、课后拓展,提升情感体验新课标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思品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思品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因此到了课末,教师及时把握契机,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通过外显,再次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末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当导游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家乡,我们

15、也为家乡有这样美好的风光感到自豪。促进家乡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可以更多地走进家乡,还可以对家乡进行参加和调查过程中,看看我们家乡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建设的更好。让我们记录下来,为家乡的发展出金点子。这样的作业设计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使思品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课堂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像这水一样,充分发挥“情”这个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以境激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尽情发泄感情、享受感情、升华感情,使思想品德教学奏出最动人的乐章。参考文献:1、国家教育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02年颁发2、上海教育出版社 吴慧珠主编小学教学丛书思想品德卷 2001年12月版。3、成尚荣,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