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1852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级数学下册内容.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则运算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三步计算的基础上的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探究、自主学习得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但没有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还没有达到熟练度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运用十分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是小学生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程标准对于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巩固与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质、定律

2、、法则、公式等;如何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比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组织有效的练习。进行哪些综合运用知识的训练;形成哪些数学基本能力;获得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三、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

3、,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 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的练习题。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你会背诵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能快速的说出这首诗有多少个字吗?(学生采用混合计算的方式说出古诗的字数)(设计意图:现在正积极探讨是否进行文理分科,我想在数学课中同

4、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清明节就要到了,老师这节课就带同学们去我们家乡的苍山去游览一番。我们一共去了30名同学,还有老师。如果学生票每人2元,成人票每人5元,我们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探究、解决说出计算步骤)(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巧妙创设情境,设计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多,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引出课题:四则运算练习(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 现在我进入了园林内,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可是这里不满了地雷,同学们能不能快速而用准确的把

5、他排除掉呢?出示一组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题。计算完毕学生总结方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走过这片平地,我们将要面临着陡峭的台阶,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登上去呢?出示一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习题,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紧扣上一环节的情境,呈现较简单的几组习题,让每一位同学都体会成功的喜悦。)2、综合练习我们现在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塔的正面有三幅石雕,左面和后面分别有四幅石雕,你知道塔的四周一共有多少块石雕吗? 这时老师看见一位老人在苦苦的思索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3、提高练习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山脚下,

6、马上就要攀登主峰了,在上山以前,我们需要买一些东西,给你20元钱,面对这么多商品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是这样的。我这样整改情境图,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可以帮助实现在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自主检测 现在我们要开始攀登主峰了,道路是崎岖的,我相信同学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登顶

7、成功,只要细心,你就能行。学生独立完成习题。(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练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2、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矫正错误。(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练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教师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以情感性和知识性评价。2、课外延伸 课本第九页思考练习。(设计意

8、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和尚存在的疑问告诉小组的同伴,针对学生疑问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给予解决,这样不但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编写意图主题图“冰雪天地”为同学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图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26人,冰雕区有180人。给同学提问题提供了数据。教学建议 教学时出示主题图后,可以开展以下两项活动:(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

9、么知道的?(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交流时,同学可能只说出问题,丢掉相关的条件,这时教师要引导同学完整地表述条件和问题,让同学感受数学问题的整体性。另外,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用一步计算解决的,也可能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同学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出例1。四则混合运算例4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

10、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2、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3、本课时

11、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

12、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2、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3、。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得重要方式。转变老师的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

14、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三、教学程序设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冰雪天地游乐场”吗?前两天我们曾去过滑冰区,也到过滑雪区,在那里探索过不少的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到冰雕区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区里的数学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给出的信息是:冰雕区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

15、名保洁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冰雕区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对于前面的几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在学生边提出问题的时候边请其他学生解决,最后的一个问题需要好几步才能解决,那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

16、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通过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这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学生上来板书算式,出现的算式可能是:(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18030=6=9-6=90309030=3 9-6=3=3=3然后请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请其他的学生来猜猜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比较2和3两个算式:这两个算式的

17、不同?请学生具体解释一下270-180为什么要用括号?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是不同的。(再请学生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含义。)小结: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当你列出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实际需要的运算顺序不相符时,就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号)这样的算式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这部分就要用括号把这一步括起来。这个算式才正确表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

18、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练习形式:一、巩固练习1、11页做一做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弄清楚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馈2、

19、错例分析,提高解题的能力二、变式练习把下面的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120+180=3003006=505026=1300三、发展练习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号,运算顺序得到改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1404+32(1)使运算顺序为加法、除法、乘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2)使运算顺序为乘法、加法、除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20、?(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评价:首先自评,你对自己学得怎么样?接着生生互评。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二

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22、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四、说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

23、教学活动。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1)说一说:让学生说说以哪点为观测点?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说是以起点为观测点;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

24、,我都予以肯定。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有什么办法知道1号点的准确方向?(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25、()(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活动一:知识城堡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

26、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活动二:生活乐园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活动三:“海上空间”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

27、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活动四:体验天地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28、。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五、布置课外题目: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加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说课稿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

29、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

30、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具准备:主题图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

31、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

32、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新授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

33、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4、揭示定律。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板书:a+b=b+a(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 864(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1)比较:88+104+9688+(104+96)为什

34、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如:(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如:(+)+=+(+)(a+b)+c=a+(b+c)(5)问: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

35、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四)、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

36、定律。)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五)、作业:P31的第3题。简便计算一、说教材: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三单元P44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计算等一些定律并

37、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二、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学讨论法进行教学。师生作适当归纳或总结性的讲解;最后进行巩固练习。通过这种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并充分讨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三、说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四、说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2.使问题解

38、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概括的过程,理解乘法结合律,通过体验,感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说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应用乘法结合律和连除的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题。(卡片)124()25100()324()1251000()255022548125125804025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教师板书:522541258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

39、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2、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直接写得数)2542469125843925【这一环节的目的:既复习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虽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知识得以加深认识,没有增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为新课做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情境创设:同学们来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拍,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首先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一打装是12个。你们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并记录。请小组长汇报。(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

40、展)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就能获得学生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鼓励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2.解答第三个问题:你能用两种简便方法解答吗?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解法一:1225=(34)25=3(425)=3100=300(个)【运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创设了生

41、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哪种方法简便,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就用哪种。】解法二:1225=121004=12004=300(个)【解法二是一个难点,它就是用1004来代替了25,我们可以在教学时把25盒看成100盒,问学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呢?怎样才能使积不变?扩大了4倍,再除以4,使积不变这样来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算法)3.用简便方法解答其余

42、的几个问题。“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解答后请人汇报并核对自己的简便算法是否正确。第五、六两个问题较简单,可以课后去做。“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的解法与上一题的解法类似。4.“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谁能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33052=330(5*2)=33010=33(元)【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使学到的知识能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注意极力选取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又是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我注意把新学的知识与旧知建立联系,】(三)练习:1.进行简便计算。2425872543254881252.连线:2557490(1

43、258)90+(1258)901258254+57(254)5715(16a)(1516)a(1516)+a3.下面等式中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请在括号内打“”。4(153)(415)3()(34)563(45)6()6(3a)6(a3)()【这一环节的设置将整节课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四)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以后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

44、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50-51页的例1和做一做,以及第55页的练习九第1-3题。这一内容,既是前面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材中简要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黑板、数学课本,使学生体会小数的产生的原因。例1,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

45、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一)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二)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迁移、类推能力。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

46、10,100,1000,的分数。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探究、讨论、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我会先问: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过小数的

47、初步认识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着我会出示课件的复习题:温故而知新0.1是( )分之一 ; 0.7里有( )个0.1;10个0.1是( ); 10个0.01是( );1米=( )分米 = ( )厘米 = ( )毫米。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举手汇报,以此同时我在角落板书:10个0.1是1,10个0.01是0.1。(设计意图:这个复习的目的有2个,复习已学过的小数知识,为接下来的新知探索奠定基础;使一些中下层学生在正确的回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在后面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时可用到。) (二)动动手,完成任务!做完复习题后,我说: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小数吗?(学生可能会出现疑问的表情)不知道没关系,如果同学们能帮助老师完成以下两个小任务,那么你们就能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小数了!接着我会出示课件:动动手,完成任务!准确的测量出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厘米。准确的测量出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让全班学生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