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1967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不觉中我已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3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3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一度也有“雾里看花”、“摇摆不定”的时期。也曾不止一次地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回归何处?我们的语文教学行为应趋向何处?现在就来谈谈我的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回归。一、懵懂学步之初领导扶持还记得95年刚师范毕业的我接手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当时凭着自己满腔的工作热情,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竟然考了全镇第一名。以后几年的成绩也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9799年连续三年获区教学成绩奖,99年获市教学成绩奖,99年还获得了省教研

2、室颁发的使用教材说话、看图作文优异成绩奖。教学之余,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引领下,我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且取得点滴成绩:如96年获全区优秀备课奖;97年获全国教师范文比赛二等奖;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市区演讲、作文比赛一等奖;论文评比多次获市区一二等奖、99- 2000年教学设计要有毅力、,我想对你说、做风车的故事分别发表在思想品德教学参考书、作文(第九册)、学科教育创新支点小学语文;98年获市思品讲课比赛一等奖,先后多次在全区举行语文、思品公开课;98-2000年连年被评为区教学新秀、区骨干教师、区劳动学科中心组成员, 2001年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成绩的背后包含了辛勤的汗水,无数

3、个夜晚我都是在备课、批改作业、撰写论文中度过的。而参加讲课比赛、举行公开课无疑是对自己化蚕成蝶的蜕变。还记得参加市讲课比赛时,区教研室吕主任和我校教研室的领导都对我进行了精心辅导,那一次次的磨课经历真的是痛并幸福着,不觉中我的备课、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当时年少轻狂的我认为自己会教课了,是一名优秀老师了。现在想来很惭愧,其实那时的我哪里会讲什么课,只是领导让我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唯教案、教参、领导是命。我所取得的成绩固然源于我自身的努力,更源于区、校教研室的领导们,是他们一直在背后用温暖的双手推动着我、引领着我、鼓励着我。二东施效颦之际自我反思2003年,我荣幸地

4、成为新课改之后的一年级语文老师。这次课改市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在经过一轮轮的培训洗礼,我渐渐有了点教学思想。当时大家谁也不知道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究竟怎么上。于是在看了众多课改录像课之后,我依葫芦画瓢,参加了全市的语文录像课比赛,那次由于吕主任事先没来得及给我辅导,结果我原形毕露,遭遇了“滑铁卢”。这对于年轻气盛的我来说,不压于当头一棒。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语文到底怎么上?当时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我想体现在低年级语文方面应该是重识字和朗读教学,教学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变。于是我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什么表演、唱歌、画画等应有尽有,采取最多的就是表演,学

5、生喜欢嘛。当时比较流行的课改理念是课堂要呈现各科知识的整合。2005年春,市教研室陈中杰科长来听课改年级的课,我精心准备了杨树之歌这一课。课前我不仅准备了漂亮的识字卡片,还让美术老师帮忙在黑板上画了几棵逼真的杨树营造课堂气氛。课堂上为发散学生的思维,我就让学生想象杨树们会唱什么歌。于是孩子们说唱儿歌给小宝宝听,唱流行歌曲给青年人听,唱戏曲给老爷爷听。我不禁为他们精彩的回答而暗暗叫好,还趁机引导他们唱一唱。于是孩子们兴趣盎然,什么儿歌、流行歌曲都粉墨登场,有个孩子还唱了一曲动听的黄梅戏上完课,我有些沾沾自喜,心想陈科长肯定会表扬我,可是没想到他却不买我的帐,委婉地说我的课不够扎实、朴实,还特别提

6、到了我认为最精彩的唱歌环节。陈科长的话如醍醐灌顶:是呀,这几年我总在无意识地追求一种外在形式,一种表面的热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作秀。我的课还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根本没深入文本,看看教学实际是不是真需要这种方式。所谓大道至简,而我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个“道”。之后,我偶尔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开始写教学反思,还主持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及市级课题基于学生生命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在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对语文教学渐渐有了些感觉,虽然自己的进步如蜗牛爬行。当时光老人行至2005年,我已在教育这方热土上耕耘了10年。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收获甚微,茫然中伴着丝丝的惭

7、愧,为自己曾经荒芜的教学岁月。浮躁如我,一度也有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教育毕竟是我们谋生的一个手段而已。客观上讲,眉目繁多的检查和诸多教学工作,让我整天疲惫不堪,课堂上偶尔品尝到的为人师的幸福,也早就被繁琐的工作淹没,剩下的只有辛苦和劳累,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究、品味教学。回顾自己多年的赛课和公开课经历,好像不是在讲课,而是在演课;教学不是基于学生而是基于教案。平时的教学也总是稀里糊涂,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总是知其所言,不知所以然,不能正确剖析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真正意图和背后的理念,不知道此处学生应该达成什么目标,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升到什么层次。虽然有时也写教学论文,但那更多是为了晋级的需要,而

8、不是自己生命的需求。在这段时间里我于2004年获市思品讲课比赛一等奖、2003年获市中区语文、思品讲课比赛一等奖,并先后在全区举行了语文、思品、综合实践等公开课;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区级一二等奖,1篇论文发表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专刊上;2005年获市教学成绩奖;指导的学生作文有多篇发表并获奖,2006年获全国作文大赛指导金奖并入选21世纪中国作文名师丛书名录;2005年被评为市中名师,2006年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和区优秀班主任。期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的一节区作文公开课,举行公开课于我而言不是第一次,但这节课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那是我第一次涉及作文课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

9、设计是我独立完成的。当然现在回想起来这节课还是很粗糙的,不过这是我实行自己教学思想的开始。三、云开见日之时名师引领2007年对我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无穷魅力,也找到了自己和名师的差距所在。那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全国的小语盛会,认识了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师,名师们的课让我有振聋发聩之感: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做一名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幸福!和名师的课相比,我发现了自己的课存在的问题:备课的深度不够,课堂缺少张力,厚度和广度也都不够。一句话,我的课堂缺少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浓郁的语文味?我开始琢磨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

10、少堂先生有过定义。在他看来,“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段话较难理解和拗口,我认为可简单归纳为“三味”,即书卷味、人情味、情趣味。语文课首先要有书卷味: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其次有人情味:尊重学生、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挖掘其潜能,充满浓浓的

11、人文关怀;再次就是教学富有情趣:语言优美而幽默、生动而活泼,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之后我阅读了一些名师的书籍,通过了解其成长历程也发现了自己和他们的最大差距:那就是读书少,底子薄,平时的教学缺乏反思,懒于动笔。王崧舟老师说:“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的穴位和经络。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置书,怅然若失。”窦桂梅老师在她教学的第一个6年期间,阅读量达到300多万字,记下了 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余万字的教学后记。她说:“我一个农村小孩,和大家一样

12、师范学校毕业,拥有一点灵性、悟性,更重要的是勤奋刻苦。一般情况,我八点以后才下班,有时更晚,我把这段时间的学习称之为高贵的自修。就在那里读书、写作、思考、备课,这样一直攒下来,就把自己垫起来了”名师们的博读积淀了其深厚文化底蕴,名师们的“写作、反思”奠定了其名师地位。曾读过一篇名为我们与名师的差距究竟在哪里的文章,文中谈到了于永正老师对此问题的看法:“其实,对老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不够,很多老师一篇课文教了好几遍,但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该文还讲述了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等名师的备课经历。于永正老师执教公开课,不管课文教过多少

13、遍,临上课前的晚上,他都一定要手捧教材,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五遍,然后凝神静思,细细体悟。于老师备课,还有一个从不妥协的“规则”:对课文中的任何枝节问题,只要存有哪怕丁点儿疑惑,也要彻查窦桂梅老师备丑小鸭一课,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并进而研究了童话文体的特点,与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讨论了10次,写下了12万字的备课札记王崧舟老师备长相思,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鉴文字,写下了1万多字的评鉴笔记;他又一步步走入了作者纳兰性德的世界他的生平、性格、爱情以及人生细节一段时间,他甚至精神恍惚,仿佛与纳兰性德相伴而行,同喜同悲。就这样,一首词的细读,王老师花了整

14、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最后,他又将1万多字的评鉴浓缩为1493字的感悟。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课堂的精彩更多的是来自课外的功夫。“文本细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透文本,它还是老师提升语文整体素养、提升专业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通道。的确,教师的视野决定课堂的高度,而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厚度。在名师的引领下,我开始把读书当做自己生活的必需品,并自觉地写读书笔记、教学随笔、教育通讯稿等。此时已成为校语文教研员的我在评论他人课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研究着课堂。参加的诸多语文教学研讨会,更是为我打开了教育的大门,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前沿的语文教育信息。我感觉到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仿

15、佛听到了自己生命成长的拔节声。2008年12月,我有幸成为刘立平工作室的成员,走近了身边的名师。在立平和其他姐妹的影响下,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幸福。2009年那次全区巡回讲课,我的作文教案是用了一夜的时间设计的,第一次试讲就得到了吕主任的赞赏,这让我对自己的课有了无比的信心,我知道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了。今年4月,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我又一次参加了区里的语文讲课比赛,其实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挑战,我想知道在这短短一天的准备时间里,我的课是否还能经受考验。课讲完了,我如释重负,虽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瑕疵,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又一次超越了自我。同时我深知,良好的业务素养也是一个教研员必备的条件

16、。近几年在全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我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审视自己及周围老师的语文教学,并带领本校的教师开始了高效课堂的研究。2009年我校总结出了“以学定教、自主建构”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此思想的引领下,刘学霞老师探索出了“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教学策略”,此成果已发表在智慧课堂一书中。我校的多名语文教师在市区级讲课比赛、公开课、基本功比赛、论文评选等活动中均获优异成绩。近四年来我本人也稍有所获:如先后有6篇论文、设计、随笔发表在智慧课堂、山东教育、沂蒙教育等教育书籍刊物上,1篇论文获中央教科所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获市一等奖,多篇获区一等奖;主持的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市级课题获2011年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我个人也在2007年被评为区秀教师和区教科研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区小学语文首席教师,2010被评为省课题组优秀研究员,2010年被评为区优秀教研员、区十佳读书教师,2011年被评为市教科研能手。时至今日,我也不过是一名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和名师的距离还是遥不可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研究的路还很长,我只是走在路上捡到石子的孩子,我知道前方的路还很坎坷,但前方的风景也很美好,我会不停地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