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1982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内容摘要:现在许多学生一碰到作文就头疼,觉得没东西可写,常常为完成任务说假话,编造事例,情感做作。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老师,其次是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拿到学生的作文,老师会以不离题、主题健康、字数足、描写具体形象等等要求来衡量批改,可最重要的“真实”往往被忽略。教学的功利性目的使我们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把学生的写作兴趣、表达欲望给扼杀了,大大抑制了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的思想。同时,家长的从旁指导及社会的道德说教等思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习作思维,使学生有意或无意地重复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这不但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孩子心灵的健

2、康成长。因此,写作时请首先记住“说真话”它的意义超越了写作本身。关键词:习作指导 真实 离题 主题健康 失真寒假里,在新世界书店买到一本好评如潮的家教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是教育专家、教育硕士尹建莉。其中有篇文章谈到了写作的最大技巧是“真实”,确实是如此。可现在很多学生的习作是勉强为之的违心之论,并且对写作有抵触心理,厌烦写作,也不会写作。到底是谁扼杀了写作的“真实”?读了尹建莉老师举的几个实例后,赫然发现罪魁祸首是我们老师!还有家长及社会的道德说教也难辞其咎。这对于我这个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不能不让我惊心!再次细细地读了文中的几个实例后,我发现事例中这样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平时我们老师总站在教

3、师的角度来看待写作,指导写作,给学生的习作评分,教学的功利性目的使我们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把学生的写作兴趣、表达欲望给扼杀了,在此同时写作的真实也渐渐消失无踪。要是我们能跳出老师这个角色,从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望这个角度来看待写作教学的话,会发现我们目前的许多做法确实很不妥当。我把尹老师举的几个例子和自己身边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作了一些反思:在教学中,我们是如何让真实表达一步步远去的?在碰到“真实”与其它写作要求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真心表达的一片天空,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一片净土?一、为不离题而“失真” 在写作的最大技巧(以下简称大技)一文中开篇就

4、举了一位男孩的例子。他的妈妈为儿子不会写作文而发愁,向作者请教怎么办。作者就看了男孩的作文本。第一篇是记一件有趣的事,因男孩酷爱踢球,开篇就说他认为踢足球是最有趣的事,然后描写他踢球时的愉快,球场上一些精彩的细节,还穿插着写了两个他崇拜的球星。看起来他对这些球星的情况了如指掌,写得津津有味,如数家珍。男孩的这篇作文写得比较长,语言流畅,情真意切,还有一些生动的比喻。看得出他在写作中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虽然整篇文章内容与标题框定的外延略有出入,但总的来说属上乘之作。作者从头看到尾正要叫好时,赫然看到老师给的成绩居然是“零”分,并批示要求他重写!赶快又往后翻,看到男孩又写了一篇相同题目的。他妈妈在旁

5、边告诉作者,这就是在老师要求下重写的作文。 这次,“一件有趣的事”变成了这样:踢球时有个同学碰伤了腿,他就停止踢球,把这个同学护送到医务室包扎伤口,又把同学送回家中,感觉做了件好事,认为这是件有趣的事。这篇文章的字数写得比较少,叙事粗糙,有种无病呻吟的做作。老师给出的成绩是72分。男孩妈妈告诉作者,这一篇内容是儿子编出来的,因为孩子实在想不出该写什么。但凡他能想到的“有趣”的事,除了足球,都是和同学们搞恶作剧一类的事情,他觉得老师更不能让他写那些事,只好编了件“趣事”。看了这两篇作文后,作者觉得,她仿佛看到有人用锤子蛮横地砸碎一颗浑圆晶莹的珍珠,然后拿起一块石子告诉孩子,这是珍珠。男孩的这位老

6、师为什么这样批?他批得对不对呢?我想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从严要求,对于学生离题的习作要求重写是很常见的。可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什么效果,我们显而易见。扪心自问两篇习作到底孰优孰劣?可事实上我们肯定的是粗糙的捏造,否定的恰恰是孩子的真情抒发!类似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还清楚地记得上学期的期末考,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最能表现自己的事。我们班有个学生平时表现很不好,作业经常不做,作文更是乱写或不交。这次可能是期末的原因,他居然认真地写了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而且字迹也较为工整,令我好一阵惊喜。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他的习作,满心喜悦被一盆冷水兜头浇灭他离题了!他写自己是个做事拖拉的孩子,文中零零散

7、散地写了几个镜头和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看得出全是真心话,也为自己的拖拉毛病而烦恼不已。当时改卷的我很是为他惋惜,为什么不写一件具体事例呢?我真想给他一个高分,可离题是作文的硬伤,一向来都要扣到不及格的,我跟一起批卷的老师商量能不能多给些分,为他的真实和认真。商量结果30分的作文扣了10分。(当时的我认为已经很客气了,尽管是全班扣得最多的。)其实他的离题是在情理之中的,试想一个从不好好写作文的学生忽然想写一篇合格的作文,他能一下子做到吗?当然不能。记得为他的进步我还写了评语:“很认真,很真实。但最好能写一件具体的事。”可现在的我深深为那样的批改后悔。我为什么不能只扣2分甚至不扣呢?这篇文章对于他

8、来说是多么的难得,跟他平时的习作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尽管离题了,但他却很真实并集中地反省了自己身上的一个缺点:做事拖拉。更难得的是语句通顺,甚至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我想这些进步都源于此次习作是他的真心表达。先前的评语也应该改为:太棒了!你出色地介绍了自己,就像拍照片一样真实!我不但看到了你的烦恼,更看到了你力求上进的心!然后我应该在分析试卷时当众表扬他。至于如何审题,这不急于一时,以后可以慢慢教。我想这样的处理肯定会比生硬地扣10分效果好多了吧,他肯定会对习作要写真实的事印象深刻,同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为主题积极向上而“失真” 在每次的习作要求中一定会有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但当“真实”与主题健

9、康相矛盾时我们老师往往会倾向于主题。在大技一文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三年级的女孩,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个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干一些家务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下来。女孩开心地回家后先拖了地、再洗了碗,随后在作文中写道:干家务真累呀!平时妈妈常说我不好好学习将来会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干家务,我觉得我要认真学习了,否则长大后只能扫大街或去给别人当保姆了。这个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小女孩,她说的话虽然谈不到“高尚”,但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起清洁工、保姆,要求重写。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问妈妈

10、,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干,你每天回家就是吃饭、看电视,一点也不辛苦啊。”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在这个例子中,老师对女孩的真心话没做任何的肯定,直接而生硬地提出了习作的缺点: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瞧不起清洁工和保姆。诚然清洁工、保姆等职业应该受到尊重,但女孩的这种思想是谁带给她的?家长、社会给了她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女孩有什么错!这种观念会在女孩心中发芽,首先是因为它在许许多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尊重是一回事,做不做清

11、洁工、保姆是另一回事,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难道这位老师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当保姆吗?而简单的指责和重写能改变女孩的价值观吗?当然不能。相反,这样的评价对女孩的习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女孩会为自己在习作中说真话而茫然失措,会为今后习作中说不说真心话而游移不定,慢慢地,在几次这样的引导之下,我想女孩会忘了如何真情表达,会迎合习作的要求、社会舆论的导向写一些言不由衷的作文,然后渐渐觉得写作是那么无趣。而女孩的妈妈更是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对孩子的指点,正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

12、话”。女孩的老师这么做是一种非常明显的“道德说教”,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习作教学中司空见惯,因为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仍然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校教育,从学生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许多老师就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敢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现在的许多学生一碰到写作文就皱眉头,觉得没材料。为完成习作任务只能力不从心地搜罗一些俗不可耐的素材,抒写一些自己既没有感觉,又不能把握的“积极向上”的观点。这样的作文在每个班级里都为数不少吧。我们班就有好几个。在这次的寒假作文里有一篇掏硬币的男孩,是一个成绩中等的男生写的。文中记叙了“我”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个男孩蹲在阴沟旁辛苦地

13、掏一枚一元硬币,中途不小心被铁丝划破了手也不放弃,最后终于掏上来后立即把硬币交给了小区门口的保安叔叔。“我”因先前嘲讽男孩爱钱而一下子羞愧不已。这篇文章虽语言通顺,描写细腻,但一看就是假的。我把这位男生叫来聊了几句:我:这篇文章写的是真实的事吗?学生:是的。我:你真的看到那位男孩从阴沟里掏出了一枚硬币?学生(有点不自然):我是看到他在掏东西。我:居然会有人从阴沟里艰难地掏出一枚硬币,只为了交给保安叔叔,不可能吧?要是你,会这样做吗?学生(立即接上):不会。我:可你最后写自己很羞愧,好像打算把他当成榜样来学习哦?学生(沉默不语,脸色尴尬)我:这件事完全是你编出来的吧?学生:看到男孩掏东西是真的,

14、掏出硬币交给保安是我想的。我:哦,为的就是赞扬他拾金不昧?那你的嘲讽、男孩划破了手也是你编的对吧?学生(有点着急地):我是为了把事情写具体,加些细节描写更能表现他的品质。我:可这件事是无中生有的,你觉得值得写吗?令你有提高吗?这篇作文看上去很认真,可它是假的,不能感动人。相反它还害了你,你失去了一次真情表达的练笔机会,让生活中值得写的素材溜走了,正因为你常常这样,你失去了发现生活中真实的美的能力,编谎话很累,你就会讨厌作文,就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还有,编谎话还会使你变得虚伪,对你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今后写作文可不要再说假话喽,只要提笔都要写真实的想表达的东西,好吗?学生(点点头):好的。 现

15、在学生写作文时说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这样的作文可能符合“规定”了,但它的负面作用会很快显现出来-不愉快的、做作的写作让学生感到为难,感到厌倦,写作的热情和信心被破坏了。所以我们老师在指导作文时要把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为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来把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应试则伪,应需则诚”。我们要 将习作指导置于生活情景之中,关注学生的表达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明白生活处处是作文,作文句句写生活。三、为“形象贴切”而“失真” 我国著名的教育法专家劳凯声先生讲到他小时候的一篇作文中写到“火车像蛇一样爬行”多么形象,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真实的感受!可当时却被老师

16、批评说比喻不当。这很挫伤他,好长时间不再喜欢写作文。幸亏另一位老师对他后来的一首诗大加赞赏,才重新激起他对语文和写作的兴趣。 “火车像蛇一样爬行”这个比喻到底好不好呢?我在办公室问了其他几位老师的意见。几秒钟的静默后,有的说“这个比喻怪怪的,不舒服。”有的说:“虽然形状上有点像,但爬跟火车的速度怎能比呢?不行,这个比喻不对!”有个老师接上话茬:“很不贴切!”我说:“这是个低年级的小孩子说的,这样评价他会有什么感受?这是他的真心话呀!”一个老师说:“那你总不能表扬他吧,错的总要指出来呀,否则他对比喻掌握不好了呢?”又有人说:“要不你给他一个好的示范,让他明白怎样才是恰当的比喻。”“那火车像什么?

17、”一时也没有老师想出合适的比喻来。我把劳先生的这件事给老师们讲了讲,有位老师说:“就一次批评会扼杀一个大教育家,那也太夸张了吧。”我说:“既然那位老师会批评,那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虽然可能是对别的同学。而且你们也认为不确切,说明这样的老师很多呀。”老师们陷入了沉思平时教学中,我们会教学生:比喻怎样才贴切;心理描写怎么写;怎么样才能使文章具体形象;哪儿可以增加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在我们认真细致的指导下,学生看上去都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写出了一篇篇合格的作文,但在众多的习作中有多少真心话,有多少虚假的东西,我们是否想过呢?我利用一天午间谈话时在班里讲了大技一文中的三个例子,然后问学生:“你们的作文

18、中有类似的假话,或编造过些什么吗?”学生听例子听得津津有味,问题一抛出,教室里立即举手成林,不出所料大多数学生都有编造假话的经历 :学生甲(优生):有一次去动物园,回来写了一篇作文,记得有两个地方是不真实的。那里的动物很臭,我都捂住了鼻子,可妈妈说要把动物写得可爱一些,我只好写动物很自由自在,像在野外一样悠闲舒适。还有一个地方是,拍照时熊猫老是屁股对着我,我却写它可爱极了,还会摆POSS呢!(说玩笑个不停。)学生乙(中等生):我去年做手术,进手术室前我很好奇,看这看那的,没觉得害怕,可爷爷帮我改作文时却把我好奇的句子都改成害怕了,他说,一般人进手术室都会害怕,这样写能让别人相信。学生丙(差生)

19、:我写学会骑车后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我只是有一点儿高兴而已。这个道理我现在也不是很懂。.听着学生的发言,我不禁为他们的成长担心。当代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说与写能力的训练,首先还是要培育一个态度,即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与情感。他批评当下教育中“老八股”、“党八股”依然猖獗,并且合流,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儿童时期毒害青少年,这会后患无穷。他认为这不只是文风问题,更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国民的精神、道德状态问题。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学生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说违心话,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心灵就被扭曲了。除了以上讲到的一些例子,还有许多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为学

20、生说假话创造条件。如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征文、活动、比赛等,而这些活动任务的指向非常明确,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真实体验,但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编出一些东西来交差,这也导致学生作文不真实体验增加。我还从学生中了解到,学生会为了字数不足而再加些无中生有的内容,也会为了得高分拼命虚构,会为了迎合任务或命题的需要而编造谎言,也会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而夸张一些原本非常平淡无奇的事有学生说:“我的周记大都是真的,考试作文或要交的命题作文基本都是假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的造假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很多时候,学生写“作文”时,并非是真正的表达主体,而是为某种需要编织一篇无趣东西的精神奴仆。真正的主体是布置作文题的老师,

21、老师们就像设计了产品、准备了材料的货主,而学生仅仅是给他们的产品加工的小工。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你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要保持审慎而细心的态度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尹建莉老师称各种写作技巧为“小技”,而“真实”才是写作的“大技”,我们是不是因小失大了?再加上家长的“好意”指导和花样繁多的活动竞赛来“帮助”,写作教学的前景令人甚忧。在“大技”尚未稳固的情况之下是否要强调“小技”,以“小技”来给学生评分?是否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地以年级段目标来衡量评价 ?真情流露与道德说教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写作中说真话的勇气,在

22、孩子越小的时候越容易培养,耽搁了,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回来。对于写作教学“失真”这个问题,我们老师应立即引起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指导写作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说真话、表真情的意识和习惯,把“真实”作为习作最基础、最重要的目标来细心呵护,平时,要注意把握处理好一些细节,让学生的习作真情流露,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101-102页。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103页。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104页。 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文学写作的介入【来源:陕西教育网 审核人: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1314页。 “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 作者:东小作文网时间:2008-4-13 16:09:38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35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