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研修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研修总结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 修 报 告我非常荣幸,自已能参加了组织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更感谢临沂大学的全力支持,专家教授的辛勤付出,虽然结束三月有余,但难忘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回到工作岗位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触:一、新认识,新转变。 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
2、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科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以
3、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
4、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二、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
5、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
6、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
7、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总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只要认识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误入反思的误区,认真正确的进行反思,就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能变、能通、能久,从而科学教育教学工作,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三、重视生成,脱胎换骨 通过聆听山东省科学教学能手李建梅老师的报告,使我认识到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科学素养来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
8、预知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生成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学期,我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以下尝试: 千锤百炼出深山充分的预设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教学需要预设,而且需要精心的预设,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仅仅靠预设是不行的,它不能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而动态生成式的教学,则补充了预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对教师备课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熟悉教材、教参有利于充分的预设,而充分地了解学生则是处理课堂生成的必要条件。有了课堂教学前的千锤百炼,教师在遇到学生的生成时就不至于手足无措了,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也是如此。 一石激起千层浪探究问题的自主生成问题由谁提
9、出对探究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还是学生?我认为后者优于前者,因为学生的问题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调动了自己的兴趣,是他们熟悉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样一来,探究问题的形成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了,因为,学生能否形成探究问题以及形成怎样的探究问题,必然会对探究学习的进程与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所要做的,即是创设特定的情景,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将诸多问题统一起来,形成本课的中心问题。 这一石能否击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
10、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响应和共鸣,从而生成本课要研究的问题,是探究学习成功的良好开端。 众里寻她千百度找准课堂生成点,进行探究方案的动态生成探究的问题确定以后,探究方案的形成与实施就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该要哪些材料,怎么做的教学策略显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一般都是在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中逐步完善,这就是探究方案的动态生成。此时教师需要做一个出色的猎人,及时捕获学生讨论交流中出现的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找准有效的生成点,并进行整合,促进完善的实验方案的形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可能会产生认识的误区,
11、也可能也会出现创新的思想火花,但此过程之中生成的信息又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若教师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 千呼万唤始出来探究结论的动态生成科学探究重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不能忽略学生探究得出的结果。探究的结论,即探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探究的过程,即达到探究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我们常常认为科学探究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或成果。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不是也不可能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它们二者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因为任何科学探究
12、总是在一定的理论假设指导下的探究,科学理论则是在探究过程中步步向真理逼近,也即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没有结论、有时结论错误、有时与学生经验不一致、有时不知道对错与否,这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待结论的态度。科学史上,真理成为谬论,谬论成为真理的事例很常见,因而我们在对待学生的结论时应该慎之又慎,千呼万唤,反复求证,不厌其烦。此外,传统的教学流程由于预设的不可改变,相对而言,教师对课堂的节奏较容易把握,也不大会出现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而生成式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可预知性,如果学生提出了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以前我们往往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现在的问题是,一桶水也毕竟是有限的一桶水,它不能满足学生无限的求知欲,于是,又一对新的矛盾产生了。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使教师适应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也是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师进修中应该考虑的问题。研修学习并未结束。“行胜于言”,作为一名接受了省培的教师,我应该、也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用在省培班学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且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努力开拓创新,真正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