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011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高效课堂交流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对“自己课堂”的解读我们知道“自能高效”的课堂,离开不开教师“引”和“导”,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能”学习。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探索实践中,我注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寻求一种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本学期初,我就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课堂教学入手,由以前两三课时分析一篇文章逐渐过度到一课时分析一篇文章,到现在的一节课分析两篇课文。我感觉这是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接受的学习进度,而且教学效果也不错。一段时间在当前教学与主题教学的边缘徘徊,走不出当前教学的束缚,迈不进主题教学的门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我逐渐吸取了当前教学的精华接纳主题教学精髓,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策略

2、,与之相配套的学生预习策略也逐渐形成。现在我就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谈谈我在探索“自能高效”课堂中做法。一、学生的课前预习策略语文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我是这样要求学生预习的,我为学生设计了预习六步法,学生在预习时按要求落实好到六步读、画、查、提、记、思。 读:读就是读课文。自学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

3、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查可以读前查,可以读后查,也可以

4、边读边查。例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提:每预习一篇课文必须提至少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动脑思考。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记自己的预习收获,记自己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思:即思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其实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这样强化要求一段时间,学生习惯成自然,就不用老师再要求了,他们每位学生都知道怎样做。预习结果的呈

5、现,首先在课本上体现,然后再在预习本上体现,预习本上体现方式如下:学生预习作业模式(一)、我的收获:1、认识的字:认识的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2、理解的词:理解的词、词义,近义词,反义词,贬义词、褒义词等。3、搜集的资料: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材料等。4、我知道了: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作顺序,写方法,修辞我的个性化阅读收获。(二)、我的疑问: 预习中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三)、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 我认为这节课最有价值的问题是。预习作业由学习小组长统一检查,督促。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结合可爱的中国和城市的标识两谈谈我的教学策略。1、 紧扣主题,明确目标。在本环节中,强

6、化单元主题,引出本课学习任务。避免了繁琐的导课模式,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直接进入学习主题。有人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不完全认可这一点,我认为精彩的教学过程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高效课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节省时间,抛弃无效问题,无效环节。这节课的导课我也是这样做的,点出今天要学习的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接着引出学习任务:完成可爱的中国国城市的标识两篇课文解读。2、合作交流,自学反馈。在这一环节中,我吸取传统教学的精华,由教师提出能概括文章精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是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全面把握与衡量教材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钻研教材,整合教材水平的综合体现),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7、。并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进行简单交流。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和“导”。这是课堂的核心部分,是课堂的重头戏。本节课我设计的问题是:1、 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的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2、 “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 文中介绍了哪些树?它们分别是哪些城市的标志?4、 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志”?我认为这几个问题是从一定高度上概括了两篇课文的精髓,含金量是很高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分析解决,有助于学生把自学过程中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真正实现学生即能走进文章精华(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8、不同),又能走文章的羁绊(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停留在局部,很少有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高度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自主释疑,资源共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这一环节放在了前面,容易造成放出去收不回来,有放无收的现象,或者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打乱了教师教学流程,从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我把这一环节放在解读课文之后,即避免了学生重复零散问题的提出,也节省了教师整合问题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我为学生制定的“自学六步法”中,有一步是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相信在上一环节“合作交流,自学反馈”中

9、,学生的大多疑问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一环节的安排是为了扫清学生自学的尾巴,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听到学生的不同声音,实现资源共享。 4、 自读自评,情感升华。“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把课堂中悟到情感得到升华。读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本节课中,我把品读重点放在感情强烈的可爱的中国一课,在学生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选最能打动自己情感的一段话品读展示,其他同学评议提升。学生的内心得到的洗涤,感情得到了升华。5、 回扣主题,升华延伸。回到主题,解读主题。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生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想想可爱的中国一课告诉我们要珍惜什么?(从不同角度让学

10、生拓展。)城市的标识一文又让我们珍惜什么?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本课的教学效果。观点论述:我认为教学就要做真事,做实事,语文教学更应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精彩”而忽视内在的“精华”。我们要立足现实资源条件,立足学生实际,脚踏实地地上好每一节课。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简简单单。所使用的教具也只是一块小黑板,这些都是在现实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高效自能”课堂感悟:.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想达到真正的“自能高效”,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锤炼:一、自身素质的提高一个教师始终要应该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只有成

11、为知识的拥有者,才能唤起学生未知的欲望,否则面对今天的学生我们会力不从心。做一名学者型教师,厚积而后薄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这样在解读教材时,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得那样像看识字画册一样简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在课堂上占据我们的注意中心的不是单纯的教学内容而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敢说,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是一辈子都在备课。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多些精彩少些遗憾二、用心解读文本,精心构建教学流程。“用心解读文本,精心构建教学流程”是高效课堂之“高效”的关键。走进课堂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并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课前应该是

12、超主动的。有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的解读,能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做到这点我们要在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上下功夫,只有我们吃透教材才能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才能扫清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障碍。在课堂上,我们就能游刃有余,就能信心百倍,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不在话下。如果我们心里没底,我们怎么去引导我们的学生,高效课堂又从何而来呢?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必须做到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喜欢你,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多了解我们的学生,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只有如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适应学生认知需求;学生才会对你的课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

13、性和积极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心”做起,提高自己人格魅力同时,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看世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无法把我们所有的知识都传递给学生,我们只能把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还要对学生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平时学习中经常运用,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五、主题教学 海量阅读魏书生说过:“教师要从讲读课文的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没必要把每篇课文掘地三尺分析得支离破碎。 我们教师不要试图在一堂课中把

14、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知识是讲不完的,贪多嚼不烂。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舍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舍”,才能有意外的“得”。主题教学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的预习创设条件,指明方向,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只做适当点播和引导。节省下大量时间,把课外阅读转到课堂上,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海量阅读不再是空头支票。大量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凭心而论,要想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且只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哪怕是毫无目的地读,对学生也是有好处的,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六、要敢于创新。古人云: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学会停下来思考,学会抬头看看脚下的路,想想我们从何而来,将去何方?我们为什么会走这条路?还有没有更为畅通的路可走?如果坚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你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寻找一条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独特,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