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024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复习大纲(华东师大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一)班主任的历史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即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二)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

2、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具体任务如下:(一)思想品德教育;(二)文化学习指导;(三)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指导;(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

3、班主任的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可分为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四、个别教育工作(一)做好先进生工作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心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

4、愿望和竞争意识。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二)做好后进生工作1.后进生的概念和特征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2.后进生的教育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五、班会活动的组织(一)班会及其特征和种类: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

5、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又称班务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二)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1.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主题班会的形式有:(1)主题报告会(2)主题汇报会(3)主题讨论会(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5)主题竞赛(6)主题晚会2.主题班会的组织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3.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主题不能过杂(2)要有的放矢(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

6、是演员六、班集体的培养(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1.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

7、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八章 德育第一节 小学德育的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这里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教育。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二、学校德育的特点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学校德育同时还具有承接历史的继承性与超越地域

8、的全球性特征。三、小学德育的含义与特点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小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思想、思想观点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小学德育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四、小学德育的构成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离开了道德教育的准备,政治与思想教育均将失于空洞,甚至虚伪

9、,进而发展出道德上的双面人格。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五、小学德育的意义(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二)小学德育是儿童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1)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2)教育目的中对学校德育所要达成的结果所作出的总的规定;(3)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等方面。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

10、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其次,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所构成。七、小学德育的内容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国主义教育(二)理想教育(三)集体主义教育(四)劳动教育(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第三节 小学德育过程八、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1、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11、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九、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的知、情、意、行诸因素互动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德育过

12、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十、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夫子教人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

13、以礼,欲罢不能。”(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5)因材

14、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十一、小学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是指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思想政治课教学;其他各科教学;课外及校外活动;劳动;团队学生会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基本途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学校应全面利用各个德育途径,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十二、德育的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5、。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1、说服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的要求:一是明确目的性;二是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三是注意时机;四是以诚待人。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的要求:一是创设良好的情境;二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5、品德评价法:(1)表扬与奖励:肯定性评价;(2)批评与处分:否定评价。第七章 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的含义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国学记中

16、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等教学的宝贵经验,这些都属于教学原则范畴。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直观手段一般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三种。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

17、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在理解的基

18、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

19、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0、。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三是学生年龄特点。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是最古老、应用最广的教学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2)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有1、个别教学制;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1、(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3、分组教学制;4、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于1918年创行;5、道尔顿制。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进度计划:A制订教学进度计划。B课题计划。C课时计划。(二)上课1、课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有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

22、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等。(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三)作业检查与批改(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五)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1、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2、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

23、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相关系数为1.00,信度最高;相关系数在0.80以上,测验作出的结论均属准确。两次测验间的时间间隔不宜太长。调查法自我评价法(3)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常见的评价方式有考查和考试。通常采用分数、等级或评语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3、从教师教的过程来看,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第六章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教学的概念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3、教学包含几方面内容:(1)教学以

2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教学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或中心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第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第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三、教学的任务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

25、育阶段、各科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任务如下:(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3)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节 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的概述1、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

26、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2、教学过程的理论: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五、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

27、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

28、育的偏向;另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六、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29、;检查知识。第五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一、课程的一般概念1、课程的含义: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2、课程的意义: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时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

30、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的制约因素有:(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四)课程理论三、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1、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三基”读写算)、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2、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

31、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3、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二节 课程设计四、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列化的活动。五、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二) 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三)课程计划的构成

32、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教学科目的设置。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四)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一是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二是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础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三是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

33、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五)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1、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2、小学教师如何实施课程计划:一、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二、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四、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六、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的概念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

34、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出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制教科书的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二)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这是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其他。(三)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第一,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第二,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第三,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地领会课程

35、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第四,教学大纲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七、教科书(一)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二)教科书的编排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

36、;篇幅要详略得当。3、教科书的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牢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三)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

37、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的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第六,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五)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做到:1、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的每个章节的内容,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3、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帮助学生理解、领会。4、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还应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5、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乡土教材。6、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

38、好教科书。第三节 我国小学课程八、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小学阶段的课程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九、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的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4.贯彻幼儿、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衔接的原则5.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十、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二)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第一节 学生教育系统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

39、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1.学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为不成熟,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

40、在: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二、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属学生权利问题。(一)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1.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少年儿童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学生的身份我国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

41、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即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2)学生的法律地位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当然,学生负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义务。(二)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少年儿童是社会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1.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2.学生的人身

42、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并要求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对于学校和教师,其职责是:第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不得使未成年的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校舍中及教学设施中进行学习和活动。第四,对侵害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三)学生

43、的义务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二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二节 教师三、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2.授业、

44、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一)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广泛的文化素养(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敬业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具有时代

45、特征的教育观;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成功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1)了解学生的能力(2)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3)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五、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人格特征是作为一名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责任。表现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