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030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算用结合”之我见“算用结合”在数学的教学中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应该在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时就一直陪伴着。因为,“算”和“用”是构成数学这门课最基本的知识体系。“算”就是指计算,这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占了很大的篇幅。而“用”我想就是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可现在听了很多人的算用结合课、也看过不少人有关算用结合的相关文章,总觉得我们对这两者的结合有很多误解。误解一:一提起“算用结合”,我们自然而然就想到计算和应用题。没错,以我的理解,算就是计算,它包括口算、笔算、估算以及利用各种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技能。而用则是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里的解决问题,我认为应该把它的范围看的

2、更广一些,既可以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行程中的路程问题;也可以是数学中的纯数学问题,如商不变性质。但是,现在只要一听到是算用结合的课,都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算用结合的载体,很少是以解决数学中的纯数学问题为依托的。在这,是不是我们对这个“用”的认识有点片面呢?误解二:现在一提“算用结合”,好像就说我们小学数学以前是没有算用结合似的,就觉得以前的小学数学是算就是算,用就是用,两者是脱离的。其实不然,在我教过的三个版本的教材中,算和用多多少少都是有结合的,只不过是结合的紧密度有所不同,这体现在教材上只不过是编排特点上和选择载体及呈现方式的不同而已,特别是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部分算用结合

3、内容,具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数学教学的“算”和“用”不是结合不结合的问题,而是怎样结合和何时结合的问题即结合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由于算可以说是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而用是最终目标,所以在数学中占重大份量的两者结合是肯定的。但不是任何时候都紧密结合,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侧重的,我们应该根据内容、学生、课型的不同适当的,分时段,有针对性地结合。这里我觉得特别应从内容和课型来进行选择。一、结合但偏于计算的。这种结合的类型我想在计算的起始课中比较常见,也就是新授课。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计算的起始课总是把算用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以前总是以计算小棒根数的问题为用的载体,而现在则是采用了解

4、决更贴近学生生活问题的事例。但不管是哪个,可以说它都是把算和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明白计算来自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明白算理。当然,我们新课标要求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买书这样更贴近于学生生活的事例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出示一套书,问学生想了解哪些情况?由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觉得大约要付多少钱?请同学们把自己估计的结果写在纸上,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汇报出估计的结果后,老师问:要知道谁估计得数最准?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得出需要计算:2412?教师说:那怎样算呢?学生们为了看一看自己的估计能

5、力到底如何,对计算的结果已经产生了浓厚的探求欲望,投入到下一步的算法研究中去。这样把学生置于一个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然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他们不但知道为什么要算,还知道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即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要准确算。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2412进行笔算的算理,从而得出笔算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进行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的一些问题。这是典型的以用引算、以用理算、以算促用。但我想这样的课,在课上应要偏重于计算,毕竟学生刚学会计算,要先让他们形成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应用。所以,虽是算用结合的课,可不能过多注重体现生活味(即生活

6、中的应用),一味的重视解决问题,这样会使计算承载了过多的功能,也会使计算失去了该有的价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二、结合且互相交融的。这是教材变化最明显的一部分内容,即四则混合运算。以前这部分内容大多是以单一的计算题呈现。新授时是直接出示计算的题目,而不是从解决问题中来,巩固练习更是大量练习题的直接计算。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要列出算式是以解决问题开始的,理解运算顺序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依托的,巩固练习也是在解决问题中进行的。如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这一单元,不管是只有加减、乘除的运算,还是加减乘除混合的,还是有小括号的运算,都是从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列出算式解决,在解

7、决过程中理解并归纳出运算顺序,在练习时也很少出现单纯的计算题。像这样的课应做到算用并重,结合要互相交融才行。当然,还有一个内容也是算用结合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计算和解决数学中的问题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都是以算或用为开始,形成有关计算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用来解决数学中的纯数学问题。如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中得出计算的一些规律,然后让学生在计算的经验中找出这样的事例,归纳成规律,再把这个规律用回到计算中。这样一个从用到算、再从更多的算中得出规律是由算到用的体现,而最后又是把这个“用”用回到算中,是算用结合最相融合的。三、结合而偏于运用的。这

8、样的课多见于现在所谓的解决问题(即以前所称的应用题)和有关计算的练习课。在我认为,现在的解决问题和以前的应用题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两者的呈现方式和达到的目标要求有所不同,但两者还是都以用为主,算则是其次。这样的课重点都是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算只是为用而服务,最主要是让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模型解决问题的策略,没有这样的数学模型形成,光会计算则显得毫无作用。所以在这样的课的教学中,我们可千万不能以为学生会算就达到目标了,这时算用结合就应偏于用。另外,在计算的练习课中,我们也可更偏重于应用,当然这里的应用只是要求把计算放到解决生活实际事例中去,以大量的生活事例呈现为主,以求达到用得熟练。 基于以上几点粗浅认识,我认为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存在算用完全分离地现象,算和用是始终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这就要求我们从知识整体去衡量,大到一个知识体系、一单元的内容,小到某一课时、某一环节都应注意把握它的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