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061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老前辈也很早就提出“学是为了不学”,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因此,我们提出的“学

2、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未来服务社会的创新品质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 ,“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以讲授主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触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

3、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此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过程。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三、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1.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高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

4、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为教师的导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教学理论依据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尝试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应用学案去自主探究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

5、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以上这些又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核心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中的“学案”是指:教师本人或教师指导本班优秀学生以教材和教参为蓝本,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而编制的预习性问题及练习题。本课题研究的“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是指: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方法解决学案问题。五、课题研究目标(1)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学习 能力及教学质量。(2)

6、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引导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3)引导学生逐步转变被动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六、课题研究内容1.研究更为完善的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2.以学案导学为媒介,研究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3.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特色模式。5.研究学案导学评价标准。6.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即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七、课题研究原则及研究方法1.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2.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

7、。尤其是学案的设计应因人而异,因班级而异且注重把握学情。3.反思性原则。实验教师应善于总结反思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收获,为进一步巩固推广此种模式打下基础。4.课题研究试验方法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八、课题研究阶段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对课题进行论证、申报、立项,请专家开题指导。选定课题组成员并督促课题组成员加强对新课程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讨,并进行调查研究。第二阶段:初步研究阶段根据计划具体实施,实验教师集体研究,交流体会。积累实验材料,搞好阶段总结。第三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各试验教师继续实施“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并整理课题经验

8、,继续深化研究,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改进。第四阶段: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交流总结,形成结题报告,申请鉴定结题,进行成果展示,辐射推广。九、 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1.学校领导的重视鼓励和指导。2.教研组良好的氛围,有一批敬业、钻研、有较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3.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有自主学习的能力。4.学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我们做辅助。5.本人近几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现代教学理论素养和从事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十、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形式1.初步研究阶段成果:结合学情整理出有时效性的学案2.深化研究阶段成果: 每月一份教学反思3.结题阶段成果:一份结题报告及优秀学案4.最终成果:实验教师每人一堂运用该模式的优质汇报课参考文献: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主体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 郭文安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邱学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