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面对“陷阱”我们该怎么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面对“陷阱”我们该怎么办?.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面对“陷阱”我们该怎么办?今天听了一位老师的课最小公倍数。这一课的例题1中是用列举法让学生找4和6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在列举倍数,找出公倍数时都时刻提醒自己甚至不由自主地就说出来了:“别忘了省略号!”虽然总还有那么几个同学把省略号给忘了,但也能在同学提醒下以最快的速度订正过来。完成例题是课后的“做一做”。题目是这样的: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问题就出在这编书者出于好意已经把空圈给画好了,也是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实在太高了,这样的题目学生是拿起笔就做了。或许是老师已经预测学生会不看要求就做了,于是提醒道:“看清题目要求!”可似
2、乎响应者较少,老师看了旁边一位正在埋头答题的同学便又提醒了:“有些同学还是没看清要求!”后又用手指指了指题目,那位同学似有所悟地拿起了橡皮。老师再转过身来看另一位同学:“怎么回事?还是没看清题目!”老师没有继续指点这位同学,因为老师意识到这是全班同学的通病了,转过身面向学生大声说:“同学们,停笔!老师反复强调让你们看清题目!来!一起把这道题目要求读一下!”不少同学很不情愿地停下笔随着同学读起了题目,接着,更多的同学拿起了橡皮好熟悉的情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感觉自己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这里注意!那里小心!当然叮嘱的内容除了校园内的日常安全以外,更多的是对习题,对试卷中
3、无数的“陷阱”!下了课我们几个老师在一起大谈自己唠叨的问题。一位语文老师颇有感慨:前几天在课堂上,我让大家做几道补充句子加标点符号的习题。一出题,我就担心学生会忘了加标点符号,于是郑重其实地提醒了一遍。可谁知,响应者似乎很少。我看看身边一个埋头答题的同学,便提醒到有些同学还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又用手指指那位同学的题目,他才略有所悟地移了下笔。我转过身看另一个,又在教室里溜了一圈, 怎么回事还是没注意到。 我再也继续不下去了,因为我意识到这是全班同学的通病,于是 转过身面向同学大声说 :“停笔,老师反复强调你们注意标点,怎么还是没带耳朵呢?来, 一起把题目要求读一遍。”接着,更多同学拿起了笔“
4、唉,这些小学生啊!”“唉,老师们啊!”有些老师无奈的摇摇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我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有道是最高的教育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至此,我决定一改往日的嘈杂之声,变得泉水淙淙般细腻,没想到竟得到了极其惊人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1.变换不同的教育语言来训教学生的同一缺点。假如学生有粗心的毛病,你可用不同的语句来提醒他,如:“仔细点,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写句子时,不要再把符号抛在脑后了。”2.责备语调要比平常说话语气低沉。低沉的语气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师生都能冷静下来处理问题。而且,以与平常不同的语调来说话,使学生感受到与往
5、日不同,唤起他们的注意,侧耳聆听教师的训导,纠正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坏习惯。3.让沉默取代指责。对于具有“心理性慢性化”的学生不妨用沉默的方法以取代指责。那些听惯了教师的责骂的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自然会等待教师的责骂,如果这时教师真的责骂了,学生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产生“又熬过去了”的感觉,过后就又忘了。但是,如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教师保持沉默,用表情来显示自己对学生缺点的不高兴,反而会使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扪心自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使老师彻底失望了?”教师使用沉默这种“对话”形式,用行为表现责备与不满,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教师适时地使用缄默,可以培养出有涵养的学生
6、。 4.使用一次强调语言。许多教师常无可奈何地说:“每次我说话,学生都不注意听,同一件事常常要说上好几遍,而且同样的错误下次还犯。”对于这种“心理性慢性化”的学生,教师在训教前用强调性的语言说:“我只说一遍”如果学生未听见,教师也不要再重复,让学生品尝不听教师话之苦果,下次他们自然会注意听了。有些教师不忍心让学生自尝苦果,不停地唠叨、重复,会使教师力图纠正学生的尝试前功尽弃。只要教师能养成只对学生说一遍的习惯,学生知道教师不会再说第二遍了,自然会注意倾听,教育效果也会随之大增。二、让学生亲身体验“陷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幅教学漫画:一个孩子去上学,家长吩咐说“孩子路上小心!”孩子说“哎”
7、。第二幅图孩子边走边在心里默念“路上小心”,不过这几个字已经淡了一点,第三幅图孩子继续默念,字更淡了,到第四幅的时候孩子的脑子里除了几个象征性的泡泡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然后在第五幅图中这个孩子扑通一声掉进了阴沟!当孩子爬起来的时候那四个字比刚刚出门时更清晰的再现在了脑子里看完漫画,我如梦初醒!在上例中,虽然老师反复提醒,对某些同学来说甚至还能及时地防患于未然,但真正对于学生而言,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重复的错误却还会发生。做老师的深知:自己对学生的叮嘱几乎发生在每天!对于有些学生,老师说得再多也不如让他掉进那个陷阱一次来得印象深刻!我想如果当时老师能顺其自然地让学生的答题有错有对, 让学生在对不同观点的碰撞、 辩论、 澄清中,自己发现错误原因,认真改正。经历这样的过程所发现的,相信会比老师提醒下的发现记忆更深刻。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讲清楚绝对不会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有些时候,让孩子去亲身体验陷阱是越过陷阱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