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071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摘要: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多角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评价语言;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注重延缓评价,创造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关键字:学生 课堂教学 多元 优化 自信 教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

2、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评价语言单一,不生动。有的老师评价学生时,总是“真好”“真棒”“很好”“你真聪明”。这样呆板枯燥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但不能提高,还会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2)片面理解鼓励性评价。新课程改革要求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味叫好,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进行表扬,如“声音真响亮”“很有创意”等等,过度表扬容易导致学生心浮气躁,不利于学生认真思考。(3)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错误及时评价,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过早的评价会扼杀学生的创

3、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评价手段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多角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学生同学的鼓励,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激励的渴望更高。教师要明确树立这样的观念: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1.学习方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应及时肯定,如“你考虑的很全面,大家要向你学习。”

4、“你在教室里观察到这么多图形,真是个有心人。”等。2.小组学习的评价。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式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如:“你们小组讨论得很全面。”“这个小组合作得真好,很快完成了任务。”等。3.学习习惯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如一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认真,教师可表扬学生的书写,促使他以后更加认真。二、优化评价语言评价语言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评价语言运用的好,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评价语言要幽默、风趣。例如我班一名男生在黑板上做题时,抄错了一个数字,于是我说:“小帅哥不要抄错数哟!否则别人会说你是马大哈

5、!”学生们笑了,该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学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学生,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有可能给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对学习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提高;对学习一般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对那些后进生,要有耐心多表扬。3. 评价语言要体现激励性。因为激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思维得到全面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自信心来自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小学

6、生年纪尚小,学习目的尚不太明确,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学生的赞赏也要有分寸,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受到赞赏,会使学生无法最大限度的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真好”“真棒”,那学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三、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现,才能说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4.48/3.2 学生练习后有两位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算法。生1:我把4.48和3.2都扩大了100倍,变成了448除以320,结果是1.4。生2:我把4.

7、48和3.2都扩大了10倍,变成了44.8除以32,结果也是1.4。师:他们做得对吗?生答对师:计算结果都是正确的,但第一位同学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有些复杂了,应该像第二位同学好样做才对。生1虽然没说什么,但表情不太自然,也显得不服气,以后也未举手发言。其实生1的做法没有错,只不过不是最优化的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四、注重延缓评价,创造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或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让学生去发、去分析、论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

8、的创新过程。1.即时评价的容错性。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犯错,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走错路,走弯路,教师必须允许学生犯错,通过认识到错误,才能充分发展。2.即时评价的延缓性。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进而排除谬误,探索真知。课堂中常出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有几名学生举手回答,往往是正确的,其它人就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如果是错误的,教师否认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注重时机的选择。因此学生的想法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做出自己的评价,应采取延缓评价的策略,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广阔的空间。总之,在新改的理念下,教师要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进取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