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098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电教论文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摘要:数学教学中的电化教学要去花俏讲实效,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效率。分析了问题的原因,一是教师对电化教学的意义理解不正确,错误的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媒体就是电化教学;二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实施电化教学心中无数,盲目使用;三是过分夸大电化教学的作用,忽视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教师必须:一、对所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必须清楚明白;二、根据教学需要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有针对性的实施电化教学要心中有数;三、在具体的教学中巧妙的把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的整合运用。在

2、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在教学关键处,在学生思维困惑处精心实施电化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实际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电化教学 实效性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电化教学,即运用电教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电教媒体,二是教学过程。只有把电教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使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电化教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育装备的更新,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城市或乡村学校的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尝试着运用电化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甚至出现评优质课教学水平时,主要看谁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时间长,频率高,以此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高低。从而导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盲目使用,美其名叫做电化教学进课堂,但效果又如何呢?是否真正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了呢?本人在数学听课中就发现有的电化教学只是追求形式的花俏,教师成了讲解员,根本没有效果。下面的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例一: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上有趣的图形时先用课件出示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生对话,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大家想认识吗?接着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

4、,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小朋友们被屏幕上的动画吸引着,感到很有趣,发言积极:“有的说三角形最高,他会上树;也有的说正方形最本领,他是从荷叶上蹦出来的;还有的说。”杂七杂八,说什么都有,就是和教学重点毫无关系。长方形为什么要从草地上跳出来,正方形为什么要从荷叶上蹦出来,三角形为什么要从树枝上冒出来呢?有趣的图形到底有趣在哪里,难道是他们会跳、会蹦、会冒、会跑吗?这样的电化教学,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说增加一点花俏罢了。例二, 还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在上统计组织比赛一节时,一开始课件播放,小朋友在操场上活动,有跳绳子的、跑步的、

5、打球的、还有做游戏的。接着教师领着大家一起分别把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一个个算出来填在准备好的表格中。第二步,课件播放出一串气球,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等等,老师同样领着大家一起把各种颜色的气球数量算出来填在表格内。第三步, 第四步。一节课就是这样看了算,算了填,直至下课学生也不知道上哪里,到底学什么。本节课从表面看,开始到结束都在运用电化教学,但由于教师对上课的重点、难点、关键不明确,加上过分夸大电化教育的作用,没有把他与其他教学媒体及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整合,教师成为讲解员,学生是观察员,对什么是统计,为什么要统计,统计有什么作用和统计的方法毫无知悉。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电化教学

6、,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思维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对电化教学的意义理解不正确,错误的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媒体就是电化教学;二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运用电化教学心中无数,盲目使用;三是过分夸大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它是万能的,可以代替一切,忽视了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电化教学,是因为电化教学能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过去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7、方式的改变,从而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正确、合理、适时的运用。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到:一、对所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必须清楚明白;二、根据教学需要在哪些环节有针对性的实施电化教学要心中有数;三、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巧妙的把电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的整合运用作好准备,才能去花俏而讲实效,才能真正发挥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计算机媒体进入教学课堂的今天,更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特有功能”。1、“闪烁”提示,引发思维在备课制作课件时设计“闪烁”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这“闪烁”

8、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就充分运用了“闪烁”这一特有功能,旦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到某一位置时“闪烁”几下,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由于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尤其是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后位数不够需要添零时,这一“闪烁”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添零的道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隐去实物,抽取本质人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小学生更不例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角的认识时,先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扇面的实物图,然后在计算机上演示

9、,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本质,引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3、动态演示,加深理解有些知识是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乏味的,而计算机媒体则能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教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时,计算机上先显示一个角,然后动态演示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无改变,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又深刻的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样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

10、力得到发展。4、整合运用,突破难点电化教学虽然优点很多,但也不是万能的,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整合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时、分的认识,学生对1小时=60分很难理解。教学时先在屏幕上出示一组学生从早上起床到下午放学的生活图,并配上声音,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回想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几点放学,说明时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学习掌握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钟面学具亲手拨时,学生人人参与,在反复的拨时练习中知道1时=60分。就这样在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的整合运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时间观念,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电化教学,第一要明确目的,立足于实用;第二要繁简适当,坚持少而精;第三要掌握规律,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处,在学生思维困惑处精心实施;才能真正做到画龙点精,讲究实效。参考文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应 鲍琼科学创设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 江静晨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问题之我见 韦妮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