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107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教案 全册.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总 复 习教学目的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法课时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本单元教材把全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六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按照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编排,并且给出复习的要点,使所学的数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完整。二、教学内容: 1、数和数的运算。2、代数初步知识。3、应用题。教学过程4、量的计量。5、几何初步知识。6、简单的统计。三

2、、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巩固己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画图测量等技能。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分析统计图表,并且能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

3、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解答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 1、数和数的运算 7课时2、代数初步知识 3课时3、应用题 8课时教学过程4、量的计量 2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 6课时6、简单的统计 2课时7、综合练习 6课时1、 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对本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情况,拟定具体的复习顺序、重点、课时分配及适当的配套练习。2、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重视学生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系

4、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3、 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 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整理和复习。 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数的认识(一)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

5、的问题。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难点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谈话法 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二、自然数、整数的意义1、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最小的自然数是什么?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数?2、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请说出下面几个数各是由多少外1组成的?板书:7,10,25,369,1997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4、自然数与0有什么关系?按顺序写数时,

6、0应写在什么位置? 5、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都包括什么数?如果说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对不对?为什么?结合前面的教学过程,板书如下:自然数 1、2、3、4(大于0的)整数教学过程三、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分数单位?单位“1”含义是什么?分数可以写成什么形式?(A/B)在分数中A叫做什么?B叫做什么?中间的横线叫做什么?A、B分别是什么数?分数等于0时,分数的值是多少?我们学过哪些分数?什么样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大于1或等于1)的带分数2、分数与除法

7、的关系(1)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AB=A/B(B0) 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除数 0)除数(2)在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与分数各部分的有什么关系?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四、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是什么?2、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3、小数的计量单位是什么?4、我们学过的小数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有几种?什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小数是无限小数?我们学过的无限小数是 教学过程什么样的小数?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什么样的小数大于1?什么样的小数小于1?板书:小数的计量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0.1 0.01 0.001小数有限小数 小于1的: 0.6 0.52

8、 大于1的: 1.2 6.018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0.666 3.14242(无限不循环小数)五、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1、数位顺序表我们是按照什么计数法写出整数和小数的?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么?数位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六、百分数的意义1、百分数的意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还可以叫做什么?成数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七、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数的认识(二)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

9、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分析重点能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及数的大小比较。难点数的改写。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启发式、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数的读写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1)指名说整数的读法投影出示:52000803100A、 先让两名生试读 B、说说为什么这样读?(2)指名说整数的写法出示: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全体生写,订正。2、小数和分数的读写法。(1)说说分数、小数的读、写法。(2)分数、小数的读、写法与整数有什么不同?二、数的改写。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1)有几种改写方法?23590023.58万23

10、590024万2、求小数的近似数。(1)出示把4.62975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生独立做:4.629754.6 4.629754.63 4.629754.630(这个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互化)(1)什么样的假分数可以改定写成带分数?(2)什么样的假分数可以改定写成整数?(3)带分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4)整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A、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教学过程B、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

11、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且记住这些结果。1/2 1/4 3/4 1/5 2/5 3/5 4/5 1/8 1/20 1/25(3)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谁能说说小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4)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三、数的大小比较1、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2、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数的认识(三)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

12、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重点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启发式、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数的整除。1、整除的意义。(1)什么叫整除?整除中说的数都是什么数?(2)什么叫除尽?(3)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整除 整数 不等于0的整数 整数0除尽 数 不等于0的数 数0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4)能同时被2、5整除的

13、数有什么特征?(5)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6)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约数和倍数(1)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能说3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的约数是什么数?(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4、质数、合数(1)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合数?(2)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判断: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5、

14、分解质因数谁能说说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1)复习概念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大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教学过程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分数的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分数单位变了。3、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4、小数的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15、? 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5、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一致)6、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向右移动 扩大 一位、两位、三位 10倍、100倍、1000倍 向左移动 缩小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数的认识(四)练习教学目的正确解决有关练习。教材分析重点数的整除和基本性质难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练习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9090900是一个( )位数,从右往左数,第一个9在( )位上,表示9个( ),这个数读作( )。2、一个数,它的亿位和百万位上都是6,万位上是1,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

16、。这是一个( )位数,写作( ),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如果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约是( )亿。3、十位数80( )920100080亿,括号里最大可填( ),最小可填( )。4、用8、1、2、0、6、9这几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 ),这两个数相差( )。5、连续7个自然数的和是266,其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6、用两个4和五个0组成的七位数,在只读一个0的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7、两个自然数之和乘它们的差,积是17,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8、某地区的电话号码范围是889100018899

17、9999,这个地区最多可以安装( )部电话。9、给一个自然数的末尾加上两个零,所得的数比原数大297,这个自然数是( )。10、80407.049读作( ),它由( )个万、( )个一和( )个组成的,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1( )( )( )0.9。12、68.650650是( )小数,用简便写法记作(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1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320.4,原数是( )。14、将、0.67、0.67、67%从大到小排列是( )。15、小数0.4375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 )。16、一张卡片厚0.2厘米,对折3次

18、,现在厚( )厘米。17、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约是0.40,则这个三位小数是取值范围是( )。18、一个带小数,整数部分是最小的合数,小数部分比0.5少0.32,这个小数是( )。19、一个四位数,在它的某一位数字的前面加一个小数点,再和这个四位数相加,得数是2000.81,这个四位数是( )。20、用0、2、4、6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小于2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一共有( )个。21、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也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22、10个是( ),( )里面有7个,4里面有( )个。23、12( )=( )8 = = = 75% =(

19、 )成数( )折扣。24、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25、从A地到B地,小华要分钟,小红要分钟,小明要分钟,( )用的时间最少。26、把分数(a0)的分子增加2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27、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5,得到的最简分数是,原来这个最简分数是( )。28、一个数加上这个数和它倒数的积后是4,这个数的倒数是( )。2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4,如果甲数缩小到原来的,乙数缩小到原来的,商是( )。30、二、判断题。1、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都是自然数。 ( )2、一个数中任何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之

20、间的进率都是十。( )3、被除数缩小100倍,除数扩大10倍,商就缩小100倍。( )4、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00倍,积就缩小100倍。( )5、567123的积比566122的积大。 ( )6、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7、小数的末尾去掉0或添上0,小数的计数单位不变。 ( )8、大于1而小于2的数有无数个。 ( )9、循环小数0.3是一个准确数。 ( )10、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动两位,那么现在的商是0.036。()11、1千米的和3千米的一样长。()1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1、13、假分数的倒数不可能小于1。()14、如果,则ab。()15、一条绳子的是米,这条绳子截取后,还剩米。()三、选择题。1、100个一百万是()。A、一千万B、一亿C、十亿D、一百亿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个位上的数字是c,表示这个三位数的式子是()。A、abcB、100(abc)C、100a10bc3、2136050890的结果是()。A、商2400余5 B、商2400余50 C、商240余5 D、商240余504、一个三位数,个位与百位的数字和是5,积是4,三个数字的和是7,这三个数字扩大300倍,得到的结果最大是()。A、241300B、124300C、42

22、1300D、4123005、一个三位数,把它的百位数字改写成0,再把原百位上的数字写在千位上,得到的数比原来大8100,这样的三位数有()。A、900个B、200个C、99个D、100个6、一个加数增加2.1,如果要使和减少1.2,另一个加数应该()。A、减少2.1B、减少1.2C、减少3.3D、增加3.37、0.34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数增加()。A、100倍B、2倍C、34.254D、34.9408、6.16这个数中百分位上的“6”是个位上“6”的()。A、10倍B、C、D、9、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商的第21位上的数字是()。A、8B、5C、7D、110、已知a是一个大于1

23、的小数,b是一个纯小数,结果一定大于1的算式是()。A、abB、abC、abD、ba11、甲乙两数的和是1.54,如果甲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那么甲数是(),乙数是()。A、1.4B、1.5C、0.14D、0.1512、012A如下图,直线上的点A表示()。A、1B、1C、1D、213、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锯下一段的时间是完成这件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14、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少3以后,它的分数单位(),分数值()。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和原来相等15、下面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A、B、C、D、16、下面各数中最接近的数是( )。A、58% B、0.6

24、5 C、 D、17、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和是()。A、1 B、2 C、 D、2教学过程18、两篮鸡蛋都是35只,如果从第一篮拿出5只放入第二篮里,这时第一篮的鸡蛋只数是第二篮的()。A、B、C、D、19、百分数表示()。A、分母是100的分数B、两个数相除的商C、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对不懂的地方工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

25、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对比法、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算一算。20 100 450 12(1) 540(1) 630(1)过程要求:(1)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2)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3)选择部分算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2、列式计算。(1)200的是多少? (2)200减少后是多少?(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多少?(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多少?(5

26、)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比甲数多多少?过程要求: 利用电脑课本逐一出示以上题目。 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如:“”表示把甲数平均分成5份,乙数比甲数多其中的3份。教学过程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列式计算。二、知识梳理1、说一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计算。(5)验算。2、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过程要求:(1)学生回顾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2)与同学交流,互相探索、整理。(3)不必作统一要求,让学生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3、举例说明。(1)出示

27、例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2)解决问题。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A、这里的 是表示什么?(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B、画线段图表示。C、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1 )D、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实际是求32件作品的“1 ”是多少件)E、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算式:32(1 )= 32=40(件)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做一做”过程要求:(1)认真读题,理解题

28、意。(2)说一说这是个什么问题的题目,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板书: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3)列式解答。 (16.515)15 =1.515 = =10%2、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6、7题。第6题。(1) 全年的怎么表示?(196)(2)上半年的怎么表示?(上半年=196)第7题。(1)现在的成本占原来的百分之几?(120%)(2)求现在的成本是多少,实际是求什么?(求160元的80%是多少)(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式与方程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

29、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材分析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难点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启发式、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用字母表示数。(1)请学生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2)教师说明: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3)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

30、什么。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再与同学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情况。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例如,a乘以45应该写作4.5a s乘h应该写作sh 。 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 。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学生汇报,老师板书)(4)做一做。完成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并连线,老师巡视。2、简易方程。(1)什么叫做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有两个要求:a未知数b等式举例。如:X2=16 4.5X=13.5 X=30(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

31、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教学过程(3)解方程。X6.2=4.8过程要求:学生独立解方程。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书写格式。解:X6.2=4.8 X=4.86.2X=11 X=11 (或两边都除以) X=223、用方程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行走3.8千米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3)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4)全班反馈、交流。原速度原时间=实

32、际速度实际时间3.83=实际速度2.5解:设平均每小时行走X千米。2.5X=3.83X= X=4.56 答:略。检验:把X=4.56代入原方程。左边=2.54.56=11.4右边=3.83=11.4左边=右边所以, X=4.56是原方程的解。(5)做一做。完成课本“做一做”。过程要求: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说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解设未知数为X。解方程。检验。与同学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五。第1题。采取提问形式,由学生说明各个式子所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3)师生共同评价。第3题。(1)什么是成活率?怎样用等式表示?(2

33、)列方程解决问题。第4题。(1)说一说题中的等量关系。(2)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方程。(3)解方程,并检验。第5题。(1)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解方程,并检验。三、课堂小结1、什么是方程?在解方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2、用方程解决问题有哪几个步骤?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题常见的量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材分析重点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

34、确进行单位换算。难点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教具投影、多媒体教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见的量与计量单位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常见的量。板书:常见的量问: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过程要求:(1)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2)老师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3)全班交流。分类整理结果如下: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板书)长度单位毫米(mm) 厘米() 分米(dm) 米(m)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2) 平方厘米(c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米()体积单位立方毫米(mm3) 立方厘米(cm3) 立方分米(dm3) 立方米(m3)容积

35、单位毫升(ml) 升(L)(2)说一说。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1平方米呢?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3)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有什么联系?教学过程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4)你还知道哪些长度、面积或体积单位?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单位。如千米、平方

36、千米、公顷等。与同学交流,说一说你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理解。2、质量单位。(1)常见单位:克(g) 千克(kg) 吨(2)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3)估一估。1只梨大约有多少克?1块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克?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时间单位。(1)常见单位:年、月、日、时、分、秒(2)进率:1年=12个月 1月有31日、30日、28日或29日 1年=365天(闰年366天)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3)说一说:一节课有多长?1小时大约有多长?1秒是多长?4、人民币单位。(1)人民币单位:元、角、分(2)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二、单位换算1、说一说。(1)

37、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2)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2、练一练:(1)3时20分( )分(2)2.6吨( )吨( )干克(3)3080克=( )千克( )克(4)5分40秒( )秒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汇报,全班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小结。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除。在学生理解单位改写的原理的基础上,再引导运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进行改写。如:0.32千米 320米问:从左往右看,如何改写?小数点位置如何移动?从右往左看,如何改写?小数点位置如何移动?3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将结果填在书上. (2)与同伴交流,互相检验.教学过程(3)提问:改写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你是如何进行改写的?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六第1题。(1)逐题提问,学生直接说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