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体验——数学课堂的风景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体验——数学课堂的风景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体验数学课堂的风景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反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
2、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去发现隐藏在活动中的数学规律。可以说,体验学习的主要任务让学生发现自己尚未发现的规律,他更多的是一种探索创新活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践“体验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1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最好的情境。”而体验依赖于情境。要强化体验学习的环节就必须创设具体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在情境中
3、观察、探索、推理等,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生动有趣的,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体积与体积单位”时,由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导入,当学生发现在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原来也藏着数学知识时,学习兴趣大增,从而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又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老师打算利用下班时间到几个同学家中进行家庭访问。(出示路线图)你觉得老师走哪条路线最好呢?你能帮帮老师吗?”(提示:路
4、上花的时间尽可能少一些。)在让学生自主选择路线,体验老师的家访之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堂课在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学习起来也感到特别轻松。在教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播放阿基米德如何测量出皇冠的体积的故事短片,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通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2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5、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引导学生体验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取生活数学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在课前就让学生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动手制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上
6、课时,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墨水瓶盒、烟盒、牙膏盒、粉笔盒等, 还有学生说书也是长方体。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点时,同学们很容易地找到:长方体或正方体有6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一样大,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和正方体有8个顶点等。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我稍加引导学生便能抽象出它们的特征,同时,学生感受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二、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1让学生在“玩一玩”中体验。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
7、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造这样的氛围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我要求学生玩玩自己手中的活动角,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角,再按照学生的分类,一起归纳出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为钝角,等于180度的角为平角。从而掌握各类角的特征。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拿着36本书让学生按第一小组分得这些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些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些书的3/9,进行分书游戏。学生从争论这样分不合理,到结果每组分得
8、的书一样多,从中体验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如在低段计算教学后我常常会设计对口令、猜一猜、比一比、开火车、夺红旗、小动物找家、小小邮递员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在“玩”“乐”中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2让学生在“做一做”中体验。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
9、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
10、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
11、用中体验。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需要经常出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如学生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见到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学生从教室内的找到教室外的,从校园里想到家中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通过学
12、生熟悉的生活实物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识能力。又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设计了一堂“小小商场”,把教室模拟成一个小商店,并准备了一些实物和学具人民币,让学生轮渡做售货员和顾客,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开展活动。如买一包饼干1元6角,给你2元,你如何找钱?让学生说出2元等于多少角,1元6角又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角的道理;通过多种类似场面的出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元、角、分的计算。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表现欲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型,
13、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四、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激励评价中体验。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又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教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等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成为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对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记忆、操作和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学生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师采用的
14、随机评价语言,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对”和“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 例如,我在教“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按自己的想像,剪出一幅图案,学生都比较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能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五角星、蝴蝶我及时评价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然后提问:请仔细观察你们剪的图案或生活中见到的物体,你能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一些图案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可以
15、完全重合。师:你真能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概括出来,非常好!生2:我觉得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挑出来,真不简单!生3: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比如:飞机、蝴蝶、五角星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很热爱生活,太棒了!这时,小辰同学举手发言了,但举的例子是错的,引起一阵哄堂大笑,他红着脸,不知所措地低下头。我马上意识到同学们的笑声让他感到难堪,于是,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对同学们说:“小辰同学举的例子虽然错了,但他敢于发言,敢于思考,真棒!大家表扬他!”这时,这位学生
16、的脸露出了笑容,眼神中充满了自信的光彩。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评价中享受成功的体验,同样也可以在同伴的互评中享受成功完善自我。在同学互评中,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或修正,并且陈述自己的理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评价的平台,不断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观点进行反思。 比如在长方形的周长在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计算周长的方法后老师再问。师:听了这么多小组的发言你有什么想说的?生1: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生2:我觉得最后一个小组的方法虽然很有新意可是计算起来太麻烦。生3:我觉得第一小组的方
17、法也不太方便。生4:我觉得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的方法很好。师:每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来算一下边框的周长 。在这样的互评中,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为全班同学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讨论机会,使学生从同伴的评价中受到启发,体验了数学。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总之,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