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196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田径业训应注意的问题摘 要:小学期间的田径业训,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生理机能,同时对运动员的营养膳食、赛前调整、卫生管理及自我保护做必要的指导。关键词:素质;生理;培养;调整在小学阶段,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快速生长期。经常参加田径锻炼,能全面均衡地促进身体各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的机能逐步提高;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小学业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项特长为主,对学

2、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求较高。下面主要就小学田径业训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注意人才的选择首先在选拔运动员时,学生本身的条件非常重要。在小学,一般在三年级就可以挑选910岁左右身体修长,下肢较上肢长,脚弓明显,肺活量,身体形态等综合指标的评价,符合要求,性格开朗活泼,身体协调性好,爆发力强,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快,从小就有争第一,夺冠军的梦想,自幼喜欢体育锻炼,家长爱好且大力支持。能够挑选出合适人才做基础就有了成功的保障。二、注意器械的握法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一味发展学生的力量训练,而忽视对器械握法的强调和要求。而器械的握法是由器械的构造特点和投掷的技术决定的。选择最适

3、宜的握法,才能保证投掷时有良好的效果。如:铅球要求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掌心空出,手腕放松。这里特别注意的是用指根,握球时掌心是空出的。三、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在投掷教学中,开始阶段不要只强调投掷成绩,也不应只发展学生身体的某些力量,应侧重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对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无论是推铅球还是掷标枪,从小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尤为重要。推铅球完整的技术分为握球与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等部分。投掷的各部分技术要求,一般刚开始阶段有些学生做得不到位,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去领悟,动作一教就会是极少见的,

4、此时的教练员应多让学生看分解动作的挂图,光盘和录像,加深理解。四、注意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一旦形成,改正过来就相当困难。因此本着对体育训练严肃,认真的精神,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在纠正错误动作中,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不放过每一处疏漏。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发现要及时,处理要及时,否则错误动作一旦养成习惯,就要花大力气进行弥补,既费时,又费力。如:推铅球时肘关节下降;球离肩过早,形成抛球;推球时只用手臂力量,不能充分发挥下肢及腰背肌肉力量;推铅球时臀部后坐;推球时出手角度过低;滑步后停顿等等,此时教师运用比较法教学效果较好,将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动作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学生接受就

5、比较快,也能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容易掌握。五、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有良好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投掷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艰苦的,既要发展骨骼方面,还要发展肌肉方面;既要发展上肢,还要发展下肢,因此教练员要熟悉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制订详细周密的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的,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训练负荷。在训练方法上,不要只发展身体某一部位力量而忽视均衡发展,做到力量,灵敏,速度,柔韧性同步进行,并时时注意学生的疲劳程度,防止因训练过度而造成关节扭伤及肌肉拉伤,不利于少年儿童将来长期的发展。训练中,可安排休息的次数多些,克服运动性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训练中既能集

6、中精力,又不会产生厌练情绪,身体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六、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投掷技术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场地的规格、画法、投掷物的重量、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器械出手的角度、空气对器械的阻力等,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项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使学生有助于对各部分技术要求加深理解。好的运动员无论是对技术要求还是基本理论知识都要掌握,以便在大型比赛中能够灵活运用,创造好的成绩。七、注意生理机能的发展在骨骼方面,由于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展阶段,骨质柔软,骨骼短细,软骨骨化过程尚未完成,与成人相比较,骨质含有有机物较多,而无机物较少,儿童的骨弹性和柔性

7、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不如成人,容易在过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在训练上,跳高运动员在小学中低年级避免杠铃过重的压力,在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可视学生身体发育状况适当使用,但不可过量。在肌肉方面,儿童少年的肌肉发育不完善,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都不如成年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在训练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强力量与速度的训练,使生理机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运动量过大会导致成长发育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变形,甚至出现畸形,因此说拔苗助长的方法决不可取。八、注意比赛期间的营养膳食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维持人体

8、生命和保证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营养则有助于运动员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并促进运动后体力的迅速恢复。比赛期的营养包括比赛期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比赛期间的营养安排对运动员比赛时体内的营养状况和机能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赛前十天为训练调整期,营养也应随之调整,赛前进餐以不妨碍肌体内的各种生理应激,有利于体内代谢的进行。具体来讲就是:食物不要太多,以半饱或七成饱为宜,忌吃油腻、粗纤维、辛辣的食物,但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热源质比例一般要求高糖、低脂肪、低蛋白质,一般在赛前2.5-3小时进餐,保持胃内基本排空下进行比赛。由于少年儿童都比较溺爱,家长又会买很多营养品、补品和给一些零用钱,

9、教练员在此时一定要把住吃零食这一关,尤其比赛期间运动员决不能因为乱吃零食在比赛中出现腹内不适感而影响比赛,使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九、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小学运动员由于处于少年儿童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掌握好少儿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为有效进行体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同时学生在体育活动影响下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与品质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特殊要求等。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还要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因此,了解体育训练时所产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现象,解决好这种心理现象之间

10、的复杂关系,对运动员日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十、注意学生的运动保健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进行科学的保健,才能避免运动损伤,在这方面,教练员的责任尤为重要,对正确估算运动能量消耗;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糖、无机盐、水供应比例;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疲劳程度的判断与消除;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多方面为学生进行指导。从小向学生传授运动保健知识,是要学生懂得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规律,并掌握一定的保健知识与技能,且能自觉地在训练中运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十一、注意学生的卫生管理在小学阶段,很多运动员不是在专业体校训练,而一般的学校都疏于对运动员卫生方面的管理,这主要是学校自身条件所限及受家庭卫生环

11、境的影响。但不论是什么原由,都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表整洁,神态端正。在个人卫生方面,运动衣、袜子、鞋要定时清洗,并做到勤刷牙,勤剪头,勤修指甲等,在环境卫生方面,对运动员休息室要做到勤通风,勤清理,勤消毒,避免病菌的滋生与传播,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十二、注意对器械的维护与学生的人身安全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在体育锻炼中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要求,训练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上肢的肩、腕关节,下肢的髋、膝、踝关节活动必须充分,以避免在正式训练中出现运动性损伤,同时在投掷场地既要注意运动员自身安全,也更应注意周围其他人员的安全,并派专人做好场地的秩序维持,确保万无一失

12、。训练中的体育器材要做到经常检查与维护。跳高用的海绵垫及托架必须时刻进行检查,托架是否牢固,海面垫表面是否有杂物等,以及学生的着装,饰物(尤其是女生的头饰)也要仔细检查,还有运动员的跳鞋鞋钉是否松动,这些在训练前教师都要进行亲自检查,做到百密无一疏,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十三、注意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决不能忽视。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体育教学表现性强、规范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实践性强、交往性强等特性,有针对性的了解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

13、纪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小学田径业训周期长,技术强,淘汰率高,危险系数大,由于学生本身、环境、教练员注意不到等原因,都会及早结束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教练员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把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为己任,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对于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亲自检查过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参考文献1吴纪饶等主编.运动生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2运动训练学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体育保健学M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