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评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评课稿 主要优点: 1、复习提问以旧引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自然增长。 2、新知探究教师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引导、疏导、组织、等作用的发挥,拉动思维的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 3、课前准备充分,使实验操作效果明显,奠定了课堂教学运行的良好基础。 4、培育学生骨干,实施榜样激励和带动。 5、给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时空。例如:探究现象描述、过程和结果汇报等。 6、注重学生关于对照实验的体验、尝试设计和大胆创新的训练。 7、教师教学评价强化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踊跃发言。 8、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小结画龙点睛,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和广度。例如:
2、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方面比较归纳,将新旧知识综合起来,利于高度理解知识和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也为下节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9、两种作用气体进出气孔知识的提问和分析、比较也对学生归纳呼吸作用的意义做了一定铺垫。 问题商榷: 1、课备的不熟练,时而看教案。 2、引导性语言过于紧密,学生思维被束缚,突出前后连续性、严密性,而忽视发散性特点的体现,自主提问缺少激励,只有沿着教师的思路前行,能跟上步伐的不多;讨论缺乏高潮,引发不了辩论。 3、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缺少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评小组、小组评等形式的开展,评价的民主性不足,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小。个别评价缺乏因势利
3、导地促进学生思路拓展和完善,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前面胖学生不太利落的表达较模糊的实验设计思路后,可让大家思考进而评价修正它。) 4、类似“呼吸作用的实质”这样,让学生直读答案和在书上划好答案,缺少对知识产生和理解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等认知规律的设计。 5、在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挤压黑塑料袋子往锥形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只注重讲解步骤,而对其他学生观察装置特点、思考、提问方面拓展引导欠缺,通气时间不短,如果只看沉淀教学效益有点低。应建立起教与学立体交叉高效的活动体系。可尝试实物投影显示实验过程和效果。 6、录像课如果有一个小组内讨论发言特写,显得更加真实、生动,不能只看形式。 7、学生分组
4、实验时,教师应提前做好问题预见,事先讲解注意事项或组织学生讨论应注意的方面,以防实验中师生手忙脚乱。 8、预定性过强,为了完成预定任务,教师对学生生成的新想法不注意倾听,而是给予截断,从而转到自己的思路上,显然教师为主角,学生是配角了。例如: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黑袋与透明袋的对照实验时,被老师马上转到演示操作上来。 9、老师怎么会知道学生会设计黑袋与透明袋的对照实验,进而准备好器材呢,好像提前布置好的,做个样子。否则真是教师预见性很强。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10、对演示实验证明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结论的归纳启发、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不到本质上。 11、让学生自主设计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简单实验,给他们
5、留的思考时间太少,学生那么快想出来,显得不现实。 12、学生做实验时点香技巧缺乏指导,有的燃烧火苗很快没有了。实验时间不该长,掀开瓶口后马上插香入其中观察,学生动作不熟练,反复操作会不准确,影响对比效果。 13、新知巩固练习和练习生产、生活拓展应用不足,演示和分组实验开发较多,不要为了实验而实验,后一个实验就是前一个实验的换角度思维拓展和实践延伸。(从二氧化碳角度是验证产生,从氧气角度是验证需要和消耗,它们是同时发生的。) 1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学生能写出实属不易,书上没有它,课标没要求,知识扩展拔高似乎又回到过去教材之中了。 15、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踊跃,有时教师提问切入点、时机找的不准,与学生思维衔接不够好,学生回答抓不住关键。例如:问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