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17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树立开放观念 培养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青岛版科学教材在落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凸现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方面,构筑

2、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下面结合教材的使用,谈一谈科学课教学的开放性。一、活动内容的开放1、教材内容的开放青岛版科学教材把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作为编写主线,追求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身体、心理特点,在精心筛选小学生的典型生活经验案例的基础上,构建起小学生生活经验发展的脉络。通过选择和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包含丰富科学内涵、能够呵护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欲望的内容和活动,来循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如玩耍活动、游戏活动、玩玩具、观察小动物等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是三年级小学生的主要生活经验。因此,三年级教材就选

3、择了物体的外形特征,水、空气,电、力,运动,分类,测量工具等内容展开探究活动。2、拓展内容的开放青岛版科学教材既最大限度的开拓课堂教学的内容、活动、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课堂上学习科学的需要,也充分拓展课堂以外的学习、实践与创新应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科学学习与探究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为此,教材专设了“拓展与活动”版块,将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活动,开展以观察、实验、制作、调查、访问、考察、种植、养殖、科普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为主的活动,并尝试把

4、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和生活。3、学生设计内容的开放青岛版科学教材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核心,表达以营造探究、实践、创新、合作、交流的氛围为特色。教材的插图和语言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富有童趣、人情味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饶有兴趣的开展活动。在具体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理解应用教材的基础上,修改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使活动的开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里实际。如纸的秘密一课中 “研究各种各样的纸”的活动,学生提出把纸的厚薄、重量、纤维的观察综合起来,根据不同小组的观察快慢,灵活掌握观察的节奏

5、和观察的进度,使活动的开展比教材设计的更科学、更易于操作。学生对活动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探究活动更加回归于学生。二、活动指导的开放1、活动前的指导活动前的指导可以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预测,使学生对活动的整个过程作总体的把握。如在灯泡亮了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设计电路之前,教师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各种器材的功用,强调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等。只有做到该提前指导的就提前指导,才能避免活动开始后学生碰到的各种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按照活动预案,一步步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2、活动中的指导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

6、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关于这种“指导”,刘默耕老师早就指出:“并不是指挥,不是牵着儿童的鼻子一二一齐步走,而应该是多方启迪诱导,鼓励支持和给予必要的帮助”,其目的“只是为了把挫折减少到孩子们能受得了的程度之内,为了使成功和挑战之间有一个平衡”。“使儿童主动地、能动地、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独立探索”。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一个合作者、帮助者、鼓励者的角色出现,淡化“教”的功能,强化“导”的功能,做好指导、启导、诱导、疏导等工作,使学生得到最及时的支持,使探究活动顺利开展下去。3、活动后的指导科学课的学习不能局限与一课一时的得失,而应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和困

7、难,有时老师事先不能预见到,活动中也没有发现,直到交流汇报时或者活动延伸时才发现,这时就需要活动后的指导。使学生活动方法和策略得到及时的补充,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哪杯水多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对水的高度的观察中,因为对水的表面张力缺乏实际的体验,在活动后的交流中,学生提出了自己错误的观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分析探究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及时纠正了头脑中建立的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的严谨性有了切身的体会。4、学生相互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主要以小组集体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互动性。在这里,学生在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

8、彼此之间在进行不断的互动,学生之间的指导在不断的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指导和帮助,达到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如哪杯水更热一课中开展的“想办法使热水的温度降得更快一些”活动,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展开了相互交流,探究出了“搅拌”、“扇风”“杯子里放冰块”、“把杯子放在冷水里”、“杯子上面放冰块”、“放到冰箱里”等等许多的方法,并且都弄懂了其中的道理。如果没有学生间的相互指导和交流,学生的思维也不至于如此的活跃和开放。5、媒体间接指导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9、。教师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音像资料、各种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活动指导。例如一些在我们的课堂中是很难实现的实验,如自然界中的刮风、下雨,可以动态的展示;一些效果不明显的、有危险的实验;还有一些在上课时要用去很多的时间实验等等。三、活动过程的开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教师不要把上下课

10、铃声当作科学学习的开始和结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1、课外到课内的开放学生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活动需要学生事先就要介入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之前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开放的,而且只有开放的活动才能支撑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完成。青岛版教材在每一课前安排了“活动准备”环节,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在课前根据本课的问题和研究内容自己进行有关准备的一个活动过程,是一个课内探究的“热身运动”。2、课内到课外的开放 许多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实践活动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较短时间内完成,客观上许多活动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小学生的兴趣、注意力的

11、特点也告诉我们,学生的观察往往是短时间、多变的。学生的观察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不断的调整和指导。这些活动就必需从课堂走向课外,课内活动向课外开放。如果没有课外活动对课堂活动的补充,不可能有较好的效果。3、活动到活动的开放科学课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老师们感到为难的地方,就是一节课中有几个连续的活动,如果按部就班的一个个活动下去,课堂支离破碎,学生感到不尽性,老师控制课堂也很困难。我想如果能把活动和活动进行有机的结构和组合,使活动对活动开放起来,让学生自然合理地把几个活动组成一连串的活动,效果会更好。如玩镜子一课,整节课的活动很多,但是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通过活动的探究,知道镜子有反光和成像的特

12、点。如何组织好每一个活动,一个个的开展显得琐碎无趣,学生的自主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我采取了大活动的方式,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整合,提出了有目的性的两个问题:照一照自己,观察镜子的特点;让光照到镜子上,观察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围绕问题,采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学生活动的方向性明确,活动的效果也明显。4、活动中生成新活动的开放科学课不同于原有常识课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在活动的观察中,学生会有自己各不相同的发现和问题,会提出许多新的活动的建议。对此,老师既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新思维,又要给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是开放的,对在活动中生成的新活动要敢于让学

13、生去尝试去实践。如玩镜子一课,学生在探究镜子成像的特征时发现,两面镜子放在一起时,不止成一个像。面对生成的新活动,我及时引导学生探究“两面镜子成像的个数为什么不同,和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兴趣盎然,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教师只有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才能引领学生兴趣盎然的学科学用科学。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柳菊兴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科学课杂志,姜允珍主编,湖北教育报刊社出版,2005年;科学教材,韩绪金主编,青岛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