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222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让科学教育散发生活气息让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散发出生活气息,这既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特质,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科学教育与生活相容合的切入口在那儿呢?我们的理解是:(一)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新课程的基本支撑性理论之一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该理论主张不论是个人单独的知识还是社会大众共有的知识,均是由人们所建构起来的,每个人都会建构出他自己周围环境的心智模型,并且运用他现有的心智模型来解释和了解新经验。事实的却如此,儿童从诞生之日起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探究。作为一种本能,儿童无须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解释、如何来

2、表达他们的发现等等,尽管这种探究处于一种原始的、较低水平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前儿童经过六年的自发探究,却是已经获得了关于身边世界大量丰富的初步经验和有一定的个人见解、观念和想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观念都是通过亲身探究、推理而非凭空产生的,所以儿童非常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关于“热”的课上,一位教师首先向学生询问他们对于“热”的理解。令他吃惊的是,由于学生每次到冷的时候便会被告知穿上毛衣,他们就确信“毛衣本身能够发热”。这一生活经验无疑对即将进行的科学教育是一种阻碍和挑战。教师于是便让学生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毛衣是否能够发热。学生把温度计放进毛衣内测定温度,他

3、们假设毛衣如果会发热的话,温度计的度数便会上升。然而令教师更为惊讶的是:尽管实验标明温度保持不变,学生仍然坚持自己原来的结论。于是教师继续让他们做实验,包括把温度计长时间的放在毛衣内,观察毛衣内的冰块时溶解更慢,直到所有的实验都做完后,学生才开始半信半疑地接受“毛衣不能产生热”的观点。这一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深刻的。“一旦人们越是阻碍孩子按照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并练习所学到的东西,这个孩子在他的学习环境中就越发显得不健全。他只会陷入一种更深的谜和困惑甚至于恐惧:这个世界为什么和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所以教师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已有

4、的生活经验核心发现的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的去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动于衷的话,学生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但是在他们后续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活在不同情景下用不同的理论(有时用书上的知识,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由此可见,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师教学时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师教学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之一。(二)在开发教学资源时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

5、学会生存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我想,这其实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如实写照。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一股新生的力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同样来看一个案例。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的开始教师出示一个装置(饮料瓶里有个气球瓶口套上气球口),问学生:“大家认为瓶子里的气球吹得大吗?谁能解释为什么吗?”大多数人预测吹不大,少数认为吹得大。学生马上动起手来,有吹气球的、有观察的,吹气球的憋得面红耳

6、赤,大家议论纷纷(瓶内的气球吹不大这个结论大家统一了),但提出的解释却是多种多样:瓶内外压力一样大,所以吹不大;气球小所以吹不大;瓶中有空气压住了,所以吹不大;瓶子小所以吹不大;瓶子有空气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吹不大;瓶中空气占满了,所以吹不大面对如此丰富的解释,到底哪一种符合事实呢?请他们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挤压瓶身,瓶中的气球被顶出,吹了起来(说明气球并不小);瓶身上钻个孔挤压,感觉到有气体从小孔中排出;瓶子放入水槽,挤压后有气泡冒出来;他们借助水、感觉、体验瓶中确有空气存在,那么如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这时候提问逼近了事实的本质,学生们经过一番

7、讨论认为:如果能想办法证明瓶中空气减少后,气球吹大了,就能说明瓶中的空间,确实是空气占据的。多数同学的方法是:在瓶身上钻个孔再吹气球,如果气球吹大了说明空气确实占据了空间。还有人用气球套在瓶口外,挤压瓶身,看到瓶子瘪了、气球大了,说明瓶中空间由空气占据。在这节课教学中,我体会研究生活中的科学远远要比研究课本上科学来得重要。(小鬼当家美国1994年出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由于我们对“科学世界”给予了太多的关注,人类真实的“生活世界”反而被异化了、忘却了。我们已经习惯指着挂图、对这模型来讲解,学习习惯了纯理性的接受,纯知识的灌输,造成的后果只能是科学教育的封闭性和不现实性。实际上,新的小学科学

8、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泛的智利背景,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在笔者看来,这里所提及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从最细小的层面上而言,那就是要求教师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寻、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这样,科学教育才能摆脱空洞无力、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三)在倡导教育价值取向上,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科学与生活的关系科学素养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众多科学教育改革报告中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其一再明确科学教育的目的。然而直到今天,对这一

9、词汇概念的界定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当中,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态度以及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现实生活世界是儿童获取科学知识、经验、理解与认识的大课堂。那些客观世界的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生活的直接经验及行为交往等,对于科学课的教学及效果都具有根本性意义。校外学习场所、教学活动的举办形式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做到面向生活的关键。例如:我们在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声音传播等问题后,学生对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他们来自制乐器演奏。意在考察他是否明确声音的高低强弱究竟与什么有关?孩子们用纸,弹、抖、揉、吹、拍发出各种各样

10、的声音。摹拟风声基至提出要用纸片和车轮磨擦有用皮筋又制造琴的有的击掌有的吹哨,有用铁片或摹拟雷声的,的有杯子装水敲击的(这就是缶乐)啪啪啪啪啪,请学生演出“拟音剧”,一组同学演出其他人闭上眼睛欣赏,认真地去听、去感受,他们听到了春天的雨声、夏天的蛙鸣、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飘雪,这一切都来自对声音的研究。另外在校外学习场所里,学生们可以在事物关系上获得清晰明确的认识、观点、概念及比较的标准,从而避免因割断事物联系而获得错误的理解与概念。还能创造供儿童们发现、探索、与他人接触及共同行动的机会。在校外学习生活中,如教学旅行、探察陆地、参观博物馆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将大大提高其学习兴

11、趣,强化求知欲望,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了解家乡环境、认识家乡的地位,赢得时间和空间上的家乡归属感。这些教育教学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和校内生活所无法获取的。面向生活的教学活动要注意考虑儿童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经验,要注意通过相应的能够为儿童带来经验、知识、问题、兴趣与爱好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必须把儿童游戏式的发现和经验积累、专业性的行为和实验放在教学首位。而在小学第二学段,强调现实生活、自然的、科技的、社会的现象及其多种联系与关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则更具有重要意义。有人指出,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际上已经对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消解作用,具体表现在:人与自然的的疏离,

12、不仅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更使人疏远大自然;人与社会的疏离,体现在电子主义所形成的自我封闭等等。可以说,我们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舒适和安逸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的确确也在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泉水,苍翠的森林这些必须在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期待:新的科学课程能够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方面做得更好、更到位。具体地讲,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价值和限度;其次要教育、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生命;最后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建构真、善、美的生活信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必定能够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人类未来的生活也必定能够在科学的指引下变得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