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32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有效解决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难点问题。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小学科学中的教学难点十分复杂,有效解决这些难点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突破科学课程中的教学难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难点突破 小学科学课中的教学难点指的是那些难以理解,而且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这些教学难点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突破这些教学难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改进实验三种有效策略。 一、自己动手制作教具

2、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除了能够引领学生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还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提高学习热情、热爱科学的态度,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是一项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同时这一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因此并不容易操作,所以,这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需要。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自制教具更容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逼真的直观现象,所以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有助于突破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动手制作了很多教具,对于解决难点问题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比如,当学习光的传播这节内容时,需要用空心管对光进行验证。笔者巧妙地将空心的

3、直管和弯管组合在一起,做成了可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教具。这一教具在制作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材料有:两根十五厘米长的空心管、一根三十厘米长的空心管、两个接口管以及若干黏水。用胶水将空心管黏连在一起就能观察到光是如何传播的,用手电筒的光线分别照射空心管的接口,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地方能够观测到光线,哪些地方无法观测到光线,总结光线的传播路线。可见,自制教具有助于教师带领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二、自己设计实验 小学科学课中的某些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如果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碰到这些教学难点,就要最大限度地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知识。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向学

4、生展示新知识,如在学习造一艘小船这一内容时,教材要求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小船,目的是使学生发现物体的沉浮与排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小船,既能使学生观察到物体浮力与排水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使学生理解船只的构造。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动手活动,造船活动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搜集尽可能多的造船材料,为的是能够在造船活动中更好地动手操作。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提前准备好的造船材料进行多种尝试,努力试验不同的材料对船只造成的影响,然后认真分析这些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这样的设计吸引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制作出许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小船,

5、并在最后的汇报阶段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三、自己改进实验 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的目的是突破难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实验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果设计的实验不具备这两个特性,那么教师就要及时作出改进。如当学习沉浮与什么有关这节内容时,就需要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这节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中比较难的知识,主要使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首先认真分析教材的思路,为学生布置两个活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整理。第一项活动是将几种不同材料的物体按照一定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猜测这些物体是下沉还是漂浮,并作出一定的标记。仔细思考物体的体积大小与物体下沉和漂

6、浮的关系。第二项活动是将几种不同材料的物体按照一定的质量顺序排列起来,猜测这些物体是下沉还是漂浮,并做出标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不具备影响关系。 第一种改进:每一组同学提前准备4个砝码和1个金属盒子。教师首先告诉学生砝码的质量为50克,而盒子的重量为25克,接着用盒子分别进行5次实验。第一步,在水中放入空盒;第二步,把1个砝码放进盒中,再放到水里;从第三步起,每次都多放一个砝码之后再把盒子放进水中。当学生了解操作步骤之后就可以让他们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第二种改进:提前准备好4个装满沙子的瓶子,每一个瓶子都与另外一个体积不同,接着,通过天平的称量使所有的瓶子都保持相同的质量。学生通过反复实验,就会通过明显的实验效果总结出浮力规律。浮力实验经过改进后,比先前的效果显著,而且操作简单、容易、直观,这样就能够突破教学难点。 四、结语 教师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探究式、创新式教育模式,既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也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孝援.小学科学课应体现探究式的教学观.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2) 2邵锋星.浅议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意外数据”.上海教育科研,201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