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44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给合实践论文: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叶淑茹【内容摘要】“活动促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选题、方法、资源整合等方面探究如何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真正发挥综合实践的课程效应。【关键词】精选主题;方法引领;活动推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础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

2、学生的自身与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儿童精神世界中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的大课堂里翱翔展翅。“活动促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调查、走访、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呈现方式,那么,如何以活动为主线,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成长,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效应?近年来,我结合各种班级活

3、动和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相关的实践与探索。一、精选主题快乐启航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如何选择一个出于学习者需要、能激发其兴趣的活动主题,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一)天地阔远随风飞扬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突出,就课程内容而言,是面向学生的整体生活世界;就课程时间而言,长短根据具体活动而语;以活动空间而言,“世界即教室”,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还必须基于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值得研究的,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结合我

4、镇是中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校园及社区种植有大片荔枝树这一资源,我们以“红荔飘香”为题综合实践活动,制定了“知种-咏”这三个由浅入深的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知荔”-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嘹亮序曲:学生通过走访老农、父母、查阅图书及上网搜集等方式,初步了解荔枝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品种,以及荔枝种植技术、营养和价值等,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简要的调查报告或手抄报,以专题的形式,在班级宣传橱窗进行展示。“种荔”-演绎综合实践的精彩高潮:学生走进荔枝林,观察荔枝树的生长,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荔枝树的栽培技术,亲自参与到荔枝树的栽培,并通过上网查找和查阅相关书籍等,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出

5、荔枝树栽培十问十答、荔枝栽培知多少等实践报告。“咏荔”- 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的永不落幕:学生搜集大量关赞美荔枝的诗歌、文章,相关书画作品等,通过朗读、背诵、展示、观赏等形式,感悟荔枝树的内在品格。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对身边其它农作物进行学习探究,从而做到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求欲和探索精神,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的永不落幕。(二)满架蔷盛一院香“在体验中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概念,其强调学生在过程中亲身直接的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在操作、考察、实验、探究中自主去获得整体发展。可见,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首先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成为整个活动过程最好的催化剂。“知之者不如

6、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有调查显示,人类在做自身感兴趣的工作,身上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当做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只能发挥20。因此,选题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调查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学生的特长等基础上,来思考选题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稳握 “科学性”“可行性”的筛子,对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的主题加以分析、判断和引导,使其具有目标性和可行性。焦点源于生活,形成高于生活。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教师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考虑学生的兴趣、选取具有实践价值、适应学生的能力、紧密联系生活和体现学校特色的活动主题。二、优势互补方法引领(一)频来语燕定新巢综

7、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是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以及在年级或更大范围中展开的合作研究等。它是实践探究的过程,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个人行为与群体协调起来。其中尤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最为常用,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以调查、讨论、实践操作的形式,综合实践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分组宜遵循“异质同构,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才能和个性,在活动中做到互补调节。四(1)班“牛奶从哪来?”综合实践活动分组组长组员

8、范晓彤叶智茵黄宇宏曾子慧卢添晴何金滢张雅婷 彭思慧姚琪李妙婷李梓墨韦东源蔡阳叶达隆黄海翔梁燕平可渝周杏儿罗杰聪黄文慧钟杰成梁颖怡黄靖斐陈梓豪刘一帆梁俊泽刘锐斌何玮宇叶俊杰韩晓锋陈伟杰辛嘉俊邱崴昭叶锦鹏黄永锐张炜强李思杰黄裕豪王开钊王研杰 在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个性和才能的同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各小组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为此,当活动小组组成后,为了方便展示区分,同时以此为契机增强小组凝聚力,各活动小组需对自己小组进行命名,设计活动小组徽章、拟定属于自己小组的一套执行的细则等。这些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在小组内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二) 杖藜扶我过桥东“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9、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放手让其在综合实践活动这广阔的天地里翱翔同时,教师要做好指引才和观察者,把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基础方法教给孩子,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章可寻,有路可走,稳做学生过桥东的“杖藜”。比如,在四年级的上学期的关心老人,了解老人主题实践活动中,学生需到社区、老人院对老人进行访问。在活动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访问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如提前整合汇总问题、采访一般程序和用语等,并进行了模拟训练。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的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记录活动经过、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督促,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的过程中,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

10、功的乐趣。三、活动推进 精彩绽放综合实践课堂要回归社会和生活,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因而其活动的形式、方式的多样,活动过程精彩纷呈。(一)闻道欲来相问讯问题是智慧产生的通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力交给学生,就会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一扇通往自主的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大舞台。为此,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生成的多样化的活动。 如在学生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提出了多个问题,如“学生奶是如何来的?”“刚挤出来的牛奶能喝吗?”为了

11、帮助学生实地探究牛奶的来源、营养价值等,我们组织学生到光明农场参观和采访。事前,小组制定好参观奶牛厂计划,并提醒参观奶牛厂注意事项。在参观过程中,学生通过走近奶牛,了解奶牛的样子和习性;亲身人工挤奶,清楚鲜奶来源;采访工作人员,了解牛奶的营养价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已想学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真正的走进生活,亲近实践。(二)亲身下河知深浅“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概念,保证学生个人或小组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机

12、会,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重要止示。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亲自感受,从而直接获得经验,真实地感受自然和社会。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获得探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例如:在“剪纸的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怎样画稿子呢?2.怎样订纸呢?3.剪与刻有什么小窍门?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撰写小研究报告。又如,我们组织学生到郊外野炊,通过让学生自己亲手煮饭做菜,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划节约、环保意识,增进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随机应变信如神 综合实践活

13、动除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更应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使综合科成为各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整学科知识,将综合学科与其它学得串联进行,从而拓展综合活动的区域。如结合语文科的综合性学习,开展“走进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结合音乐科的学习,举行“走进音乐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生物园、家政室、自然室等,发挥学校资源的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和举行了插花艺术、水果拼盘、蔬菜种植、剪纸等活动项目。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式课程。教师通过精选活动主题,把握实践活动的深度;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源和相关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真正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张新苗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 江苏教育 2004年;(2)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五突出”教育与管理,2006年;(3)龚孝华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2007年10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