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251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喷气式“火箭”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制作喷气式“火箭”的方法。2 在制作过程中,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3 在趣味小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1 制作火箭体时,把铅笔尖一头的铝箔捏紧成尖头形状,注意不能漏气。2 制作方向舵时,三个舵翼的分布要均匀,有了方向舵,火箭飞行是可以不偏向。3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活动准备 铝箔纸若干张;破乒乓球若干个;六号铁丝一宗;鞭炮引线一段;火柴若干;剪刀;胶水;铅笔;细砂纸;快干胶;木筷;钳子等。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火箭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老师制作的火箭吧!(出示自己制作的火箭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2、。 怎样发射火箭呢?请看图片。(师出示图片并讲解)。 闪着银光的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突然,火箭尾部喷射出一股句桔 红色的气体,火箭腾空而起。同学们,这就是喷气式运载火箭发射的情景。我国的“长征号”运载火箭已成功发射了几十颗各种用途的卫星。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火箭”,并广泛用于军事。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喷气“火箭”。问题与思考1 喷气式火箭是怎样发射的?2 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师演示反冲原理,可以用小店里买的气球吹足气后再放气,发现气球往后跑的现象进行讲解。)实践与活动活动一:火箭知识知多少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搜集有关火箭的资料。让我们把搜集到的知识在班内交流。资料链接 火箭是以热气流

3、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通常火箭一词也包括导弹,航天器,甚至烟花焰火。最常见的火箭燃烧的固体或液体的换血推进剂。推进剂燃烧产生热气,通过喷口向火箭后部喷出气流。火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而其他各种喷气发动机仅须携带燃料,燃料燃烧所须的氧取自空气中。所以,火箭可以在地球大气层以外使用,而其他喷气发动机不能。火箭发射时产生巨大的推力使火箭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升入高空,随着燃料不断减少,火箭自身质量逐渐较小,在与地球距离增大的同时,质量和重力影响不断下降,火箭速度也因此越来越快。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与使用,为火箭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北

4、宋后期,明间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后称“起火”),就利用了火药燃起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一类的烟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于观赏的火箭。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也出现了军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军用火箭已经相当完善并被用于战场,称为“军中利器”。明初时期的兵书火龙神奇阵法和明代晚期的兵书武备志等有关文献,都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火箭的制作和使用情况,仅武备志就记载了20多种火药火箭,其中“火龙出水”火箭已是二级火箭的雏形。 中国古代火箭技术传到欧洲之后,经改进,火箭曾被列为军队的装备。早期的火箭射程近,落点散布大,以后被火炮代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箭武器得到迅速发展

5、,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威力。 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新型火箭。1970年4月24日,用“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用更大推力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图一)发射了可回收的重型卫星。1980年5月18日,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地发射了新型火箭。1982年10月,潜艇水下发射火箭又获成功。1984年4月8日,用第三级装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图2)成功地发射了地球同步实验通信卫星。1988年9月7日,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图3)将气象卫星成功的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2年8月14日。新研制的“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运

6、载火箭又将澳大利亚的奥塞特B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些都表明火箭发源地的中国,在现代火箭技术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已稳步地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 在发展现代火箭技术方面,中国的钱学森,美国的W.von布劳恩和苏联的S.P.科罗廖夫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火箭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能源不同,分为化学火箭、核火箭、电火箭以及光子火箭等。化学火箭又分为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推荐剂火箭和固液混合推进剂火箭。按用途不同分为卫星运载火箭、布雷火箭、气象火箭、防雹火箭以及各类军用火箭等。按有无控制分为有控火箭和无控火箭。按级数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按射程分为近程火箭、中程火箭和远程火箭等。火箭的分类方法虽然很

7、多,但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推进系统、箭体和有效载荷。有控火箭还装有制导系统。活动二:尝试制作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自己尝试制作喷气式“火箭”。(铝箔一张;破乒乓球一个;铁丝一根;鞭炮捻子一段;火柴若干;剪刀;胶水;502快干胶;木筷;圆杆HB铅笔一只;细砂纸一张等。)制作方法提示(1) 制作火箭体:把铝箔裁成长80毫米(做火箭体的长度),宽70毫米(做火箭的宽度)的长方形,卷紧在铅笔竿上,用胶水粘牢。然后把铅笔尖一头的铝箔捏紧成尖头形状,注意不能漏气。如图示:(2) 制作方向舵:剪一条长60毫米,宽15毫米的铝箔,折成有三个舵翼的方向舵(每个舵翼的具

8、体形状就像一个不规则的菱形。(如图所示),粘在火箭体外面下短距底部12毫米处,三个舵翼的分布要均匀。有了方向舵,火箭飞行时可以不偏向。如图示:(3) 制作燃料:把破了的乒乓球剪成芝麻大小的碎片,越小越好。再加上一些从火柴头上剥下的火药,大约要十几根火柴的火药就够了。乒乓球碎片用来做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气体;火柴头用来帮助燃烧。(火药不能压得太紧,防爆。市内严禁用明火。)(4) 组装火箭:把火箭体从铅笔上退出来。把乒乓球碎片和火柴头倒入火箭体里,并用筷子稍稍压紧,装到五分之四为止,然后把铅笔尖伸入火箭尾部,顶住燃料,用食指、中指、拇指三指轻轻捏住火箭尾部,做成喇叭喷口。点燃鞭炮引线,燃料燃烧时

9、气体从喇叭喷口向外喷出。(5) 制作发射架:用直径1毫米左右的铁丝,弯成图中的形状,导轨向上翘90度。用细砂纸磨光导轨(导轨长约15厘米),涂上一些缝纫机油,这样可以减少发射时的阻力。(6) 火箭怎样放在导轨上:在制作好的火箭的一侧应安装两段导向管,导向管一段大约10毫米,两段中间间隔10毫米左右。(导向管可用小段的废笔芯用快干胶粘上)。(7)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制作喷气式火箭。(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制作纪录:活动三:交流经验同学们制作的喷气式火箭很成功,也很漂亮。下面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制作的经验,让大家共同提高。1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2小组内选派代表上台发言。活动四:发射“火

10、箭”1 各小组选出一位发射手,全班选出一位总指挥。2 发射场地:操场。(全班学生在操场按规定位置站好,注意安全。)3 总指挥宣布倒计时开始,发射手各就各位。4 各发射手把火箭安在发射架上,在尾部下面点燃引线。几秒钟后,火箭里的燃料被引燃喷发,热气体火焰从喇叭口喷出,火箭就飞离发射架。一般能射出34米高。活动五:效果评价 刚才,同学们已经在操场分组进行了一场发射喷气式火箭的比赛,现在,我们来进行发射效果评价。1 学生在小组内评价各个小组喷气式火箭的发射情况。2 班内评价各个小组的作品及发射情况。3 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二 研究与讨论 1你在制作喷气式火箭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2你在制作

11、中有什么新发现? 3观察火箭的飞行姿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怎样调整? 4你想对别人的作品提什么建议?三 收获与总结 1知道“火箭发射”的原理是什么。 2掌握了制作火箭的方法。 3懂得了如何使火箭的飞行姿态更美观。四 拓展与创新 1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运用了喷气式火箭的原理?2举行制作比赛,看谁的火箭飞得更高、更快、更稳。教学反思: 闪着银光的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突然,火箭尾部喷射出一股橘红色的气体,火箭腾空而起。当学生们看着这喷气式运载火箭发射的情境图片时,便一下子沸腾了,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一、 交流资料,气氛活跃在班内交流有关火箭的资料时,学生表现的很有热情,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搜集的有

12、关资料。无论是火箭的起源,火箭的种类,还是我国的运载火箭,学生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二、 制作火箭,小心翼翼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准备的材料很充分,制作时也非常认真,小心翼翼,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尤其是在制作方向舵时,学生们用尺子量了又量,唯恐舵翼分布不均匀,致使火箭飞行时,偏离航向。三、 发射火箭,严肃认真在发射火箭时,学生们的表情严肃,手托自己制作的火箭,俨然一位整装待发的航空战士。发射口令一下,只见几十枚火箭尾部喷射出橘红色气体,犹如一只只雄鹰飞入高空。整节课上的非常顺利,学生们兴致勃勃,成功的制作了并发射了喷气式火箭。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在制作喷气式火箭的燃料时,由于火药规定不能压得太紧,有的学生干脆装入少量的火药,导致在发射火箭时,火箭的动力不足,飞得不高。还有的学生制作发射架时,未按照图中所示,将导轨向上翘90致使火箭也飞不到正常的高度。总之,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