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251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特点、种类及文化内涵、编制技巧等,探究式学习 “万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特点、种类及文化内涵、编制技巧等,研究学习 “万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教学难点:学习 “万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教具准备:中国结、长彩绳、胶带、镊子。学生准备:剪刀、长彩绳、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毛衣、围巾、草帽、凉席等都属于手工编织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编织技艺中国结(悬挂中国结,出示课题

2、)二、欣赏、交流资料。1、再让同学们饱饱眼福!(课件出示各种中国结的图片)2、怎么样?既精致又美观吧!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中国结?3、是呀,在我们生活中,中国结随处可见。你们知道吗,中国结最早始于上古时期,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史,有着悠久的文化。由于它外形精巧,变化多端,寓意深远,就像我们的中华文化渊博而又深邃,代表着中国绳结的精华,因此,将它称为“中国结”。4、课前,老师布置各小组收集了中国结的来历、特点的有关资料和不同中国结的实物或图片、名称及含义,请各小组的代表把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学生按组汇报,展示实物或图片)三、学习编制“万字结”。1、了解工具和材料。(1)今天这节

3、课,我们来学习编中国结中的“万字结”。(课件出示“万字结”)它被视为吉祥万福之意,寓意着“万事如意”、“福寿万代”。(2)要编好“万字结”,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请学生说说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并介绍它们的作用,教师辅以实物展示,补充介绍镊子、打火机、强力胶等工具的用途。)(3)中国结有很多种,它们的编法各不相同,但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你知道吗?(学生先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基本技法:编(穿、绕、挑、压)抽、修、缝。)2、学生尝试。(1)这是“万字结”的编法示意图,请同学们对照图研究研究,这个结应该怎么编呢?(课件出示“万字结”编法示意图)(2)学生尝试编制。(3)教师检查每个步骤的尝试

4、情况,对编制出来的步骤加以肯定,请学生上台示范,并说说编结的方法。3、教师示范,学生再次尝试。(1) 教师讲解步骤图。(2) 示范并讲解“万字结”的编法过程以及要点。(3)学生再次编制。(4)将一部分学生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问题的半成品展示出来,请学生帮一帮: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怎么解决?(5)请小组内看一看,还有哪些同学有困难,可以帮忙教会他。也可以在下面再编一个,巩固一下编结方法。四、评价总结。1、同学们学得都非常投入,你们看,这儿有几个结编得特别好(挑选几个编得好的作品挂在黑板上,介绍一下都是谁编的,请其中一个学生自评)。请你根据评价要求,给自己评评星。2、身边的同学对你的学习过程又

5、是如何评价的呢?也请他给你评评星。(请同桌评价。)3、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编的“万字结”放在桌面上,拿出评价表,用这个方法自评、同桌互评,记得画上五角星。4、讨论:同学们学会了编“万字结”,如果用它来装扮我们的生活,一定可以增色不少。想一想,可以挂在哪些地方呢?五、课堂拓展。1、我们还可以编出许多不同的中国结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老师课前了解到,我们班有好多同学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们在课余时间学会了编好几种中国结呢!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2、引导学生说说学会了编什么结?是从哪儿学会的?(根据学生的展示与回答教师点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要编好这个结,该注意什么呢?)将学生的作品挂在黑板上。3、他们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可真棒!你想学习哪一种中国结呢?可以向这些小老师请教。如果愿意,根据书本自己学习也可以,看谁学得快!4、学生选择喜欢的中国结和学习方式再学习编制一个中国结。(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5、同学们学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请同学们课后再接着学习吧!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