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252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月话端午教学案例一、主题提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这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但近几年随着洋节的深入,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优秀的传统逐渐消失,如此下去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也会逐渐湮灭殆尽。几年前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结束,留给中国人的更多的是反思,我们应该更好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论哪一种传说,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向善、崇善的美好品德。2010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学

2、生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对端午节到底知道多少?恰好本学期综合实践的主题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结合端午节我决定开展此次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二、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以及端午特色食品粽子。2在活动中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探究,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6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三、活动准备第一阶段: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活动方案设计表等。第二阶段:调查

3、问卷,访谈记录,书籍、网络等。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包粽子的原料等。第四阶段:各小组展示用的课件、手抄报、演讲稿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一)导入:1、课前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渲染气氛。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老师考考你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字吗?(课件出示篆书端午节)生:端午节师:真不错,这样的字你都认得出来,看来你很聪明,知识也相当丰富,但是到底对不对呢?看完下边这个视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认识这三个字了。2、播放舟行碧波上引出端午节。(二)确定主题:1、师:看完这段视频,相信你们已经猜出了刚才那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端午节”。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研究端午节。课件出示课题端午有约。说到端午节,

4、你们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知识?请小组讨论完成调查问卷1(附一)。2、小组交流,完成调查问卷一3、小组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展示图片。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同学们汇报的这些,你们还想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知识?4、学生小组派代表交流。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汇报了本小组想研究的内容,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研究的子课题。通过汇报同学们想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端午节的别称;国外的端午节;端午节的食品粽子的研究与制作等。(课件展示)(三)制定方案1、师:既然我们有了

5、自己的研究目标,就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进行研究。要研究就必须有详细可行的计划方案,下面就请小组确定一个研究的子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2、生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3、计划制定完了请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小组认真听,取长补短,借鉴别人优秀的地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计划。(四)延伸今年的6月16日,就是端午节了,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端午节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过好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们今年过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节。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小组选择的主题,进行探究。有的小组到图书室借阅书籍,摘录相关知识;有的小组利用学校微机室上网搜索相关内容,下载相

6、关文件,并学习制作汇报用的幻灯片;有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走访村中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以及过去的节日习俗等;有的小组到商店、超市等商业场所调查端午特色食品粽子的种类、销量、制作过程等并采购制作粽子的原料,学习亲手制作粽子。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各小组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调查的收获,进行整理,并完善自己汇报时所需要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包粽子。孩子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虽然做出的粽子都属于四不像,但通过学包粽子,增强了学生们团结协作、动手操作的能力。第四阶段:汇报阶段。师:同学们,通过三个星期的研究,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非常丰富,下面就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互相

7、学习借鉴一下。小组1:我们从网上查找了关于端午节的许多资料。有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外国人吃粽子的习俗。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有四种说法,一种是关于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种是伍子胥,一种是孝女曹娥学生一边汇报,一边演示优盘中的资料,资料是在信息技术老师刘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整理的,并重新进行编辑的。小组2:我们通过上网搜集也发现不光我们中国人过端午节,东亚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又都过端午节并吃粽子,我们重点研究了国外的端午节。(学生展示优盘中的资料)小组3:我们在图书室中找到了一部分书籍,其中介绍了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以及各种风俗的意义。一般有吃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源于纪念屈原;佩香蘘

8、、在门上悬挂艾叶,目的是为了驱虫、避邪;喝雄黄酒,是为了去湿。.小组4:我们到超市,那里的粽子琳琅满目。我们了解了今年上市的粽子有几十个品种。这些粽子大的有一千克重,小的只有五十克。有包装简单的,也有包装精美的。最受欢迎的有鹏程、三全凌等品牌。我们还知道不能购买用返青粽叶包的粽子。小组5:我们对粽子进行了深入研究,知道了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如果要粽子美味、营养价值高,可以添加虾米、大枣、花生、豆类等。不过粽子不能多吃,否则会消化不良。小组6: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所以我们搜集了一些屈原所写的诗歌,并找到了关于端午节古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屈原的故事。生有感情朗诵:端午 (唐)文 秀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评价与反思1、完成评价表活动评价表姓名课题名称小组名称评价内容我的表现( )我在活动中的表现我承担什么任务及完成情况我在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我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小组伙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指导老师的评语我的收获与努力目标2、进行奖项的评比:根据同学们作品的质量以及表现,评出最佳研究成果奖(小组);最受欢迎成果奖(小组);最佳表现奖(个人)。3、反思本次活动历时四周,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充分进行了研究,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通过研究学生了解了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层,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对传统文

10、化传承的决心都有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本次主题活动,我认为学生的能力普遍提高:比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可能是对这个主体感兴趣的的原因,学生所拥有的资料出乎我意料的多,有网上下载的、有收看电视的记录、有摘抄的笔记等,可以看出学生找到了多渠道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探究的主动性。但是第一手资料较为凌乱,于是在第三阶段总结整理时,我问学生怎样让你的资料条理清晰?在信息技术老师的帮助下有很大改观。例如将原本杂乱无章的一堆图文,整理后制作成了精美的幻灯片,电子小报。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要交流,在小组内要交流,外出也要与人交流。在交流中培养了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合作的能力。操作、实践能力。由于平时就很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年多的综合实践,学生对电脑的操作非常娴熟,也初步认识了幻灯片的制作,能用手抄报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本次活动中尝试包粽子就是动手能力的表现。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协调作用。还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整体提高效率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