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浅议课堂教学教师点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论文:浅议课堂教学教师点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课堂教学出现偏移时 浅议课堂教学教师点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由于课堂中的即时评价难以到位,我设计的乡下人家的教学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通过分析,我发现这节课即时评价的问题所在,是由于缺乏目标意识,没有及时调控,引导不够到位。针对病因,我认为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应该包含3个要素:及时评价;目标定向;改进策略。由此3个要素,我对本课失败的即时评价进行了再分析和改进。同时,对如何提高自己的即时评价能力进行了思考。关键字: 即时评价 目标 策略 要素乡下人家是新课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用质朴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恬静淡雅的田园风光图,让人为之深深向往。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希望能利用轻松
2、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宽松、主动的师生交流情境,将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带入这闲适悠闲的乡村生活之中,在精神上与作者进行对话,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实际操作中,学生进入了我预设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孩子的眼神中流露了学习的欲望,他们对富有乡土色彩的一幕幕风光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开放性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响应,我巡视时随机问了几个学生,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面对学生的不同回答,由于评价欠佳,我一颗想挥洒自如指引学生的心,却没能支配好孩子们各不相同的理解,使他们对乡下生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与城市生活的差
3、异上,无法深入体会乡下生活随意闲适和那份自然。一节课下来,我简直感觉宝山空回,错失了大好良机,将课文描绘的一幅幅彩色水墨图化成了简单的白描图。现摘录课堂现象如下:一师:“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1:乡下人家会在门前的场地上种许多花,很漂亮,我觉得挺独特、迷人的。不像城市里,人们总是从花店里买来花,插在瓶子里。 师反问:城市里的人就不种花了吗?二师:我们继续交流。学生2:夏天的时候,乡下人家是在门外的场地上吃晚饭的,感觉很独特,城市里的人只能在客厅里吃饭,不像他们,在外面吃饭,空气一定很好。师:露天吃晚饭是怎样的独特迷人的一幅画,能联系课文来说说吗?学生2看了看句子,补充到:他们坐在
4、树荫下吃饭,天边有红霞,头上有鸟儿,还有微风,感觉一定很棒。师:联系课文,想想吃晚饭的人们还会有什么感受?(没有学生举手)师:可能用语言表达比较难,那就请你用朗读来表达乡下人家露天吃晚饭的感受吧。三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感悟?学生3: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很漂亮,都挂着青、红的瓜,碧绿的叶和藤。师:你感受到了色彩的美,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学生4:乡下人家的屋前有瓜架,这是天然的装饰,城市里可没有瓜架。师:这种天然的装饰给你怎样的感觉?生4:让我感觉很独特,很漂亮。师:体会得很好。那么,屋前的瓜架和城市里大门前的石狮子或大旗杆有什么不同呢?生5:我觉得瓜架很温馨,很天然,石狮子和大旗杆比较严肃,让人看
5、了怕怕的。课后,我对以上课堂现象进行了诊断,导致学生的理解无法深入文本,屡次比较乡下生活与城市生活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对学生反馈的调控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缺乏目标意识。教师即时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环节预设的目标。课前,教师应明确每个环节的预设目标,课中,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应该紧扣预设目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量”学生的回答,一旦回答超出预设范围之外,就必须及时调控,确保学生朝着预设目标进行有效思考和学习。回顾课堂,我在课前并不非常明确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的目标是什么,我只知道学生应该从“独特、迷人”的角度去理解句子说出感悟,但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我设计这个
6、问题的目标,心里却并不十分清楚。正是由于自己对预设的目标理解得比较含糊,缺少一把精确测量学生回答的“尺”,当学生第1次比较城市生活和乡下生活时,我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却并不清楚究竟为什么不妥,不妥到什么程度。缺少对预设目标的准确把握,导致我无法意识到学生的回答已经偏离了目标,他们用这种思维方式理解课文并不能帮助他们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更无法组织语言对这种现象进行调控,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文本的思考,对乡村生活本质的感悟。二、 没有及时调控。学生第1次用比较的方法来理解乡下生活的独特、迷人时,由于缺少目标意识,我只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考虑到这种比较能很简单地说清楚乡村生活的“独
7、特”,加上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评价和调控,就含糊其辞地让这个环节过去了。我没有想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超出预设范围的回答没有立刻进行适当的评价,及时调整学生思维方式,学生就将会沿袭错误的轨道,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果然,学生在理解乡下人家夏夜吃饭是很独特迷人时,第2次对城市乡下生活进行了比较,在理解乡下人家的独特的装饰瓜架时,第3次运用了雷同的比较。正是因为没有及时地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调控,错过了时机,导致了学生一再运用不合适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无法深入文字。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乡村生活“独特、迷人”的体会依然停留在了“与城市生活的不同”上,没有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不到乡
8、下人家特有的随意、闲适和那份自然。三、 调控不够到位。当学生第2次运用比较时,我已意识到该进行调控,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深入思考。我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说说,学生关注文本后,初步体会到了乡村生活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个纵向的调控还是有效的。但仅仅体会到这个程度,离预设目标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于是,我想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文中的“自然、和谐”两个词,就这两个词联系露天吃晚饭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理解。但是我的评价语言(联系课文,想想吃晚饭的人们还会有什么感受?)表述得很不清楚,导向性不明确。话一出口,我就立刻从学生茫然的反应中意识到调控不够到位。刚才学生已经说到“人们感觉一定很棒”,再问人们的感受显然是重复问题
9、,可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弥补错误,当时只能草草将学生带入朗读环节。第3个片断也是如此,由于调控不到位,学生是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达到了预设目标。教师调控的语言一旦表述得比较含糊,指向性不够明确,将会导致调控意图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明显距离,学生无法领会老师的含糊指引,也无法开展有明确指向的思考。 在课堂诊断之后,我明确了本课教学中对学生反馈的即时评价存在着什么问题,这3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在语文教学即时评价中一直以来存在的痼疾。为了逐渐提高自己的即时评价能力,提高每一堂语文课的效率,我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对教师即时评价的普遍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我们知道,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调拨都是即时生
10、成的,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但对教师而言,如何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 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积累和改进逐渐达成的。我认为,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教师的即时评价中应该包含3个要素。1、目标定向。即评价包含很明确的指向性,直接为达到预设目标而服务。2、及时评价。即时机合适,及时发现问题立刻进行评价,不能滞后或提前。3、改进策略。即为调控学生向目标迈进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下面就从即时评价3要素的角度对第一个片断进行分析。一师:“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1:乡下人家会在门前的场地上种许多花,很漂亮,我觉得挺独特、迷人的。不像城市里,人们总是从花店里买来
11、花,插在瓶子里。 师反问:城市里的人就不种花了吗?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只做到了及时评价,目标定向不明确,改进策略几乎为零。 “城市里的人就不种花了吗?”的言下之意是城市里的人也种花,并不总从花店里买花,这个反问句没有切中要害,也没有给予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策略,不能引导学生理解乡下人家一开门便看到满眼花草的惬意和屋前花草摇曳的勃勃生机,调控的作用几乎等于零。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可以紧紧扣住三要素,对这个片断的即时评价进行以下改进:师:你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了乡下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很好。但是,这种差异只能说明乡下生活表面上的一种独特。你是否能从课文的句子或词语入手,想一想门前鲜花轮放究竟给
12、人带来了怎样独特、迷人的感受呢?这个评价目标定向很明确,引导学生跳出比较两种生活的思维,进一步感受鲜花轮放带给人们独特、迷人的感受,体会乡下人家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的独特风光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策略,将注意力引到文本,深入文本,开拓思维。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对片断二进行了分析、改进。师:我们继续交流。学生2:夏天的时候,乡下人家是在门外的场地上吃晚饭的,感觉很独特,城市里的人只能在客厅里吃饭,不像他们,在外面吃饭,空气一定很好。师:露天吃晚饭是怎样的独特迷人的一幅画,能联系课文来说说吗?学生2看了看句子,补充到:他们坐在树荫下吃饭,天边有红霞,头上有鸟儿,还有微风,感觉一定
13、很棒。师:联系课文,想想吃晚饭的人们还会有什么感受?(没有学生举手)师:可能用语言表达比较难,那就请你用朗读来表达乡下人家露天吃晚饭的感受吧。在这次评价中,目标定向不明确,第一次即时评价“露天吃晚饭是怎样的独特迷人的一幅画,能联系课文来说说吗?”给予学生关注文本的改进策略,但要求不明确,比较含糊,只是重复“怎样独特、迷人”的要求。当学生关注文本,初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吃晚饭的独特、迷人时,我的第二次即时评价应该针对“感觉很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份感觉其实就是一份悠闲自在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轻松自在,但我调控的语言 “联系课文,想想吃晚饭的人们还会有什么感受?”缺少改进策略,且与主问题体会“独特
14、、迷人”有一定距离,学生比较意外,所以出现冷场。根据3要素,可以将本次调控修改如下:即时评价1:联系课文,你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的是怎样一幅独特、迷人的露天晚餐图?即时评价2:是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吃晚饭,拥有的该是怎样独特的一份心情,一种感受?以上是我对乡下人家这一堂课中2次即时评价进行的反思和改进,这对上好这一堂课是很有意义的。但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上好一堂课上。每一堂语文课,面对学生充满个性的理解,生成的不同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胸有成竹,运筹帷幄?才能学会利用合理的语言策略,及时明确地进行评价,在无形之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用
15、心倾听,适时参与,准确评价。学生的思想是不太成熟的,表达水平更是有限,教师要非常专注地用“心”倾听,用对预设目标非常清晰的把握来“度量”学生的回答,边听学生回答边就要归纳学生回答中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观点,在第一时间给予准确的评价。非常用心地听人说话是较容易疲劳的,高速运转的大脑时不时就要开开小差。科学研究,即便是成人,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一般也只能连续保持12分钟,这就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训练了。 二、吃透教材,明确目标,强化意识。教材是短短的一篇课文,是几百个字,是几十句话,是一些标点符号,是几幅插图,但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这浓缩了的精华上。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分析课文:弄清楚所有的字、词、
16、句、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知晓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作品的价值;查找课文的删减程度和修改词句;揣摩编者真正的意图;对照类似的教材或课外读物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沟壑,一切尽在掌握。任凭学生各种理解层出不穷,教者尽可从容应对,举重若轻。不管问题指向的是单一理解还是多元理解,教师一定要时刻清楚每个问题指向的相对标准答案,教师要使自己的心保持清澈透明,明确学生回答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正确。千万不能在倾听学生回答的同时,跟着学生不太成熟的观点走,只看到理解中正确的成分,给予廉价的肯定,而忽略了理解中的偏离、错误、浅薄。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策略,指出学生理解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其他学
17、生的思维向正确的、主要的、相对标准的方向逐步迈进。否则,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将停留在看似多元充满个性的表层,无法真正深入课文,触及作者的灵魂,理解作品的精粹。三、及时反思,勤于实践,内化提升。教师在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之后,对自己不满意的一些片断,应进行相应的改进,再次实践,检验改进效果,审视改进是否合理,这是麻烦而有效的一种办法。乡下人家第一次试教后,我对每个环节的预设目标都进行了再次梳理,明确了每个目标纵向、横向的范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估计。在第二次试教中,学生虽然一开始又出现了比较乡下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异,但在合适的即时评价的调控下,孩子们意识到了这种差异只是很浅层次的独特,进而开始关注文本,深入文本,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轻松和随意闲适,预设目标得到了实现。教师应该学会及时反思,从每一节课上出现的与即时评价相关的问题入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勤于实践,逐步养成即时评价的良好习惯,不断内化提升自己即时评价的能力,使自己的片言只语轻松自如地挥叱方遒,最终营造出自然和谐的语文课堂,达到对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