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337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词语在学生的心里开花 关键词语教学之我见语言最小的单位是“词”,识字要通过词才能理解字义;句子要凭借词,才能组合排列。对语文学习,字词是基础,是根本;没有了新词汇的吸收和内化,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显得空洞和苍白。记得维果斯基曾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在语文学习中,关键词语的品读、体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如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沉浸于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领悟到汉语言的神韵和妙处,让词语灵动起来,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在,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运用”让词语扎根在学生心中在低年级句子训练中,造句是重

2、要的方式。通常我们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然后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最后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其实,我们似乎还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乌鸦喝水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石子。这里有个训练点:“许多”。我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1、用“许多”造个句子。2、以热爱学校、赞美学校、热爱父母、爱学习等为内容,用“许多”说一句话。3、把“许多”放在句子前边造句。4、再看看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通过多内容、多形式的造句,再回过头看文中的句子,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老师,我发现了,这里用上许多与后面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有关系。”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也发现了,如果不是许多石子,乌鸦就喝不

3、到水了。”一个小小的“许多”,蕴含着大大的奥秘,孩子们会读书了,对于词语有了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同时提高了口语能力。这样的运用,真正让词语扎根于孩子的心中。我们说,作文要从内容入手,造句也要从内容入手。不是用上这个词就行了,还得有思想,有意义。不能把造句当成家庭作业,临下课一布置,就完事。那样,没有引导,没有训练,尽管作业都写了,但是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就落实不了。而这样的教学充分引导了学生造句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词语的敏感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词语,在运用中理解词语,在运用中让这样的词语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二、“操作”让学生感悟词语的精妙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不能单靠查字典。光靠查

4、字典是不可能得到什么深切的体会,有些词语可以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设计一些操作活动,如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演一演等,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的意思,我首先出示一大幅荷塘的画(画面上有几片莲叶,几朵莲花)。我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荷塘。”有的说:“我还看到了绿绿的荷叶。”还有的说:“我还看到了雪白的荷花。”我说:“其实荷塘里,可不止这些,把你们画好的荷叶都长到荷塘里去吧。”学生争先恐后地把事先画好的“

5、荷叶”和“荷花”贴了上去。我指着黑板对学生说:“同学们真是一个个了不起的小画家,经过你们的巧手装扮,荷塘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纷纷回答:“莲塘里的荷叶变多了。”“变得热闹起来了,有的荷叶像捉迷藏一样躲在下面。”“荷花也变得更美了。”我顺势利导:“对呀,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所以我们课文中用了挨挨挤挤这个词来表示。” 课堂上,学生通过看图说话、动手贴图、反复地诵读,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挨挨挤挤”这个词,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的“深层感悟”,而是真正在动手操作中有所感、有所悟。可以这么说,成功的操作设计是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开拓学生美的视野,

6、让学生表达美的感受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三、“联想”让学生体悟词语的神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加强对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品读、体悟,从而使学生沉浸于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领悟到汉语言的神韵和妙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我在教学慈母情怀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外貌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说:“母亲的手指龟裂。这是表明母亲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很辛苦的。”我板书了“龟裂”,并追问这个词的意思。在学生的回答

7、后,我又用课件出示龟裂的手,让学生直观感受。之后,我问学生:“母亲的手为什么会龟裂?”学生说:“干活累的。”于是我深情地说:“是呀,母亲的手也曾是那么白皙,母亲的手也曾是那么柔软,可如今却变黄了,龟裂了,就是这样一双手曾干过多少活!当你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妈妈的手曾”我故意延长声音,学生马上跟上来:“扶过我。”我又说:“当你受委屈时,妈妈的手”学生接:“给我轻轻擦去泪水。”我接着说:“当你生病时,妈妈的手”学生说:“在我的额头不停地抚摸。”“当你拿回第一张奖状时”学生说:“妈妈的手为我鼓掌,她比我笑得更开心。”我一边用课件出示句子,一边声情并茂地说:“这几张皱皱的毛票里包含了她多少希望,多少爱

8、啊!挣钱不易,给钱毅然,足见慈母情深。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带着你的感动,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一个个神情严肃,若有所思。我趁热打铁:“此时,你或许想到了日夜为你操劳的妈妈,拿起笔,对妈妈说几句话吧。”学生在写话中流露出的是真实的感恩。阅读教学要求学习主体的情感投入,要求学习主体去仔细体会语言形式所反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等,去感受语言形式的表现功能,去领悟情感,与文本、作者实现视界的融合、心灵的碰撞。从“龟裂”这个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妈妈,想到妈妈平时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母爱就在平凡之中包含。很多老师在处理以上类似的词语时,大多是就词教词,据词解义,或者要

9、求学生根据词的提示去读读句子,从中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体会人物情感。这样的词语处理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本语言、感悟人物形象确实是有所帮助的,但我们的词语教学如果就此止步的话,这样的处理无疑没有“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苏霍姆林斯基语)四、“情境”让词语在学生心中升华 文学作品是借助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通过描绘生动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刻的思想来感动读者。因此,讲解课文时,如果能让作品中描绘的画面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脑海中浮现,就能较快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雨点儿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数不清的

10、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飘落”一词缓缓地从上而下,轻轻落到句子中。我问学生:“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脱口而出:“飘落两个字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我又问:“看得真仔细,你知道哪些东西是从上面飘落下来的?”我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到了广阔的大自然。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雨点、树叶、雪花、一张纸从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中,我知道孩子们都理解了“飘落”的意思。于是我一边出示媒体让孩子欣赏,一边声情并茂地解说:“是呀,秋天,落叶从树上轻轻飘落;冬天,雪花从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多美呀!”孩子们满眼是欣喜,小眼睛亮亮的。我问:“谁想读一读飘落?”孩子们读得美极了,轻轻的、甜甜的。我又让学生读读这个

11、句子。果然,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通过朗读,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一份“飘落”的美。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才三个月,他们对事物的关注,更多的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当“飘落”轻轻飘落下来的时候,立即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他们从心底里对这个词充满了好感,再读它,就会美不胜收。通过词语飘落的过程,孩子们也理解了“飘落”的意思,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生活经验储备是孩子与文本顺利对话的基础。课堂上,让孩子们欣赏树叶飘落的美、雪花飘落的美。在生活中,孩子对落叶、雪花有印象,但可能较零碎,通过画面的呈现,创设美好的情景,勾起孩子们对美的回忆,把这些美的感受一下子凸现出来,再读这个句子,就美不可言了。总之,我们应该构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关键词语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引导学生触摸关键词语,品味关键词语,感知关键词语的“质地”和“芳香”,在他们人生的起始阶段,赋予他们的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这样,他们就能在语言之野上徜徉,享受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语言之弦上弹奏出最美妙的乐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