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39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把时间还给孩子吧!前不久,有幸听了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风筝,我又进一步领会了有关新课改的精神。新课改注重了学科间的整合,注意了孩子主体性的发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少了很多讲解,更注重了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面对教师一味的询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竟不知所云。再来看看语文教学的效果,孩子们是越来越不喜欢写作文,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了。正如上海陈钟梁先生在语文狭窄瓶颈的阻塞一文中所指出的:“说实在的,我们学生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自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哪一个年级不开语文课?哪一个年级的语文课不是为首的?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

2、段九年中,要上3000堂以上的语文课。据吕叔湘先生统计,恰好是全部课时的30%。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多数学生仍未到合格水平。” 回顾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都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过多地为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强诱导、硬剖析,非达成目标不可。虽然我们的课堂也注重了孩子探究式的学习,但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那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我们应该给足学生思考的自由度,让学生在常态下学习,这是教师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包办的。 爱因斯坦曾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更直接: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全

3、面的人。我想:孩子们语文学的好不好,主要不是靠课内,而是靠课外的语文学习实践。这里的语文学习(实践)当然不是学校规定的语文学习,而是孩子们在课外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行为,和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无直接相关。 孩子们课外读书学习,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没有任何功利性,没有任何压力,不为应付考试,不为应付教师的检查,有的只是与语文心灵的接触。这样的读书学习,使孩子们从以考试为指挥捧的学校教学中挣脱出来,而在迥乎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环境下,自由的呼吸,思维活动也信马游疆,主体在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灵背景下,找到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或者在旧观念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激发了创造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由于孩

4、子们不再充当被指导被管教的角色,也不必囿于多方面的限制,而努力使自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他们很多在课堂上以被管教者的心态下遮遮掩掩的诸多想法,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自由地付诸于行动,然后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学习是一种高难度的学习,需要在低焦虑状态下学习。一般的学校教学,总是想尽办法去激励学生学习,却不知不觉误入了语文学习的歧途,导致了学生的高焦虑。克罗斯指出:“有把握认为,要想提高作业成绩,蓄意使一个班级充满激情,从而达到疯狂的程度,完全会误入歧途;它可能会激励少数学生,但一定也会阻碍大多数学生。”正是没有了一般学校教学的挫折焦虑、评价焦虑、作业焦虑

5、,因而始终处于低焦虑状态下,效果反而会更好。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拼盘式”的看似营养全面的“大餐”,未必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味口,未必能满足个性迥异的学生,未必起到全面发展的作用。 语文学习是最具个性化的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差异,也是最值得尊重差异的学科,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学校教学过于强调“统一授课、统一问题、统一方法”的整体性原则,不能很好地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学习是主体以固有图式去主动同化新的学习内容的过程。学校教育恰恰填平了固有图式和同化方式的差别。看似高效的学校教学,却无法深入人“心”。而课外的语文阅读活动使孩子们自觉地走出课堂的小天地,通过一系列自由

6、的课外活动增进同学们的交往与相互了解,使他们从狭小的自我走出来了解社会、了解人类、也了解自己。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是一门需要活动、实践、交往、对话的学科。学校语文课堂学习也会有活动、讨论,但往往急于达成既定的所谓目标,而不能在一定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或把课堂看得过于严谨神圣,既无讨论的时间,也无讨论的氛围。孩子们课外的自主学习(读书),看似不经意的游戏,语文能力却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所以我们不必把语文课堂看得过于神圣,把师道看得过于尊严,把课堂搞得太严肃、太正规,太过于程式化,容不得有自由的额度。当你走完我们习以为常的程式后,会发现对课堂的激情、对文本的热情也走到了尽头,语文也远

7、离我们而去了。还课堂、还读书以本来的面目,让自由对话充斥课堂,使读书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煎熬。 其实,我们上的课也还算精彩,也很热闹,分析也很到位,为什么还比不上“没有人指点”“东翻翻西看看”的阅读活动课?现在想来,我们上课时和孩子们没有多少真正自由的心灵对话活动,有的只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至多也只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尽可以放心地以闲暇心待之。学生未必欢迎老师们精心组织设计的教学,还学生自由对话的时空,还学生常态学习。 我们常说,语文不是教师“教会”的。语文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大量语文实践的结果。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两个维度,对知识作了如下分类:从中可以发

8、现语文学科最终主要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两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着不同的策略。程序性知识它的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靠教师的“耳提面命”式的讲解,它的习得是在主体原有的知识背景、认知发展水平、动机水平下,通过自身主动地加以构建而获得。训练的策略和思维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过多的讲解和统一的、刚性的教学要求与教学过程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弊端。“同一种活动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在考虑方法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精神上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写听说

9、的内容,并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思考、体验、表达。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有尽可能多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机会,给他们尽可能大的自由度,适应自身的学习要求。 我想,无论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们能有更多的自由读书时间。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充满深情地说:“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看书的思想情感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不必死记硬背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之类的名句,不必;有的只有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这是常态的阅读。我们就应该还阅读来本面目,它是心灵与心灵的崇高的对话。 不要迷信看似天经地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能“做”得太多,而不是太少,侵占了本属于孩子们的时间。让我们把时间还给孩子吧,不要小看了孩子们自由阅读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