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54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是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引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著名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由此可见,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因此,“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困惑着教师的一大问题,探索语文课堂教

2、学的有效性,也是当前许多老师的共同追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预习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但是对预习,实践中总存在着问题:要么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要么是预习效果不够好。学生仅仅把字词一抄,课文一读就算预习完了,并没有按

3、要求进行预习。有的同学说,反正上课老师要讲,何必事先伤脑筋,白费时间呢?有的同学讲,课后复习、练习、作业就够多的了,哪有时间预习?学习吃力的同学则认为:老师讲我都听不懂,预习就更不行了。日子一长,就出现了敷衍现象。预习都只是为预习而预习,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这样,预习就渐渐失去了作用。面对课改新形势,我校加强了对有效课堂的探索,让预习走进课堂,去解决课堂中制约有效课堂的困惑和瓶颈。那么,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正确指导学生预习,发挥预习的重要作用呢?一、合理分割课堂时间,确保预习的有效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40分钟的课堂时间,如何合理的调配,让学生带着愉悦的、自觉的心理去预习,使学生能在较

4、少的时间里投入对新教材内容的预习中,获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呢?我采取了分时段的预习时间,从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里挤出十分钟,让学生初读、深读,整体感知将要学习的新教材;再利用课堂的前十分钟黄金时间,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五分钟时间及时反馈,查漏补缺,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充分了解课文内容。接下来的十分钟,让学生整理他们对新教材的疑问、困惑和收获。紧凑的时间安排,合理的教师引导,自主的学生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主动地去预习,提高了预习的有效性。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保障有效的课堂预习1、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时间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对三年级学生提出预习要

5、求时,我们既制定了统一的要求,又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有所不同。 在初拿到一篇课文,我们一般设计以下的预习要求。课题:预习时,我和 (合作伙伴)共读了 遍课文,请合作伙伴签名 。课文生字词摘录: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最喜欢的人、事或句子(理由):我的疑问:我了解到的相关课外信息: 很明显,这份预习反馈表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打为必做题,其余为选做题。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明确学生预习的任务,大大提高了班级学生的预习效果。另外,根据不同课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作适当的调整,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预习的

6、盲目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引领下,降低了预习要求,使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2、因文而异,有条不紊课堂预习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之外,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预习,在此可以提供几种预习的好方法:1)扫除障碍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有意识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7、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既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还能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同时还品尝到独立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2)圈点划号法也称符号标注法。阅读教材时,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并把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如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我当时的困境和我对国旗的尊敬,感悟他的“爱国情怀”。3)习题试解法即通过试解教材(可以是某一节或某一章的)后的思考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如教材后附的思考练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要点和重点的揭示,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时内容的具体指导。如

8、“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可以紧紧围绕课后习题中的“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去感悟课文,就不难理解“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的结论。通过试解习题,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 4)探索尝试法即边探索边阅读,或者边读边练习的预习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课文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的一种预习方法。3、单元整合,科学完整新课程小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通性。因此,有效预习也应

9、以单元为板块,要求学生在预习本单元课文前,先将整个单元的内容浏览一遍。在预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另外,通过预习,对本单元课文的题目、体裁、作者、写作背景、课后练习等等,有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并找出其中的质疑点,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以下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实验班具体的实验数据,初步归纳出有效语文预习的七个基本步骤:1)单元总揽 ,高屋建瓴预习课文前,先通览单元目标,预先形成整体的单元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居高临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也便于对比和总结。2)辨别体裁,对症下药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

10、,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 3)分析题目,体悟情感有道是“题眼即文眼”,不同类型的题目往往暗示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感悟。有的题目启人深思,例如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文章的内容往往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如珍珠鸟、狼牙山五壮士等。 4)熟悉作者,了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往往影响作品的风格。如桂花雨的作者琦君,她一生漂泊,在记忆深处令她久久难以忘

11、怀的是家乡的桂花,难以割舍的是家乡的“桂花雨”。难怪在课文中总是飘溢着甜美的桂花香味,充盈着快乐的摇花童趣,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在预习中适当地查阅作者资料或时代背景不但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课外知识。5)分析提示,找准方向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学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研读课文,善于质疑不可过粗,也不可过细,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讲。在此涉及到预习“度”的问题

12、。7)思考练习,顺藤摸瓜 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很容易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预习的步骤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验发现:科学的预习步骤,不但有助于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弥补了课外知识的空白。在长期的预习过程中,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能力水平的科学的预习步骤,它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三、重视预习检查,助推有效的课堂预习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

13、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对学生的预习,我每堂课都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检查中,我常以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本入手,看看学生在课本的圈圈点点、体会感受、看看预习笔记本上的收获和问题;再辅以谈话的方式,有师生之间的,也有学生之间的。在交谈中,交流预习中的疑惑、收获,学生在谈话中体会了预习成功的喜悦,而教师也从谈话中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测知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可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再结合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习是一个寻疑的过程,预习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预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所以,扎扎实实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有效预习,是教师和学生携手共同进入有效课堂教学的通行证。参考文献: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的建构 崔兆武 2010.6新课程下有效课堂的构建与思考 杨 梅 2010.9让预习更精彩更有效 何 健 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