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四级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训练途径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四级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训练途径的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四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训练途径的探索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它根植于语文教学的传统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而且实践也证明它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叶圣陶老先生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就如同造房子一样,基础打得越深越坚实,房子才能盖得又高又大。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这就像踏脚踏车一样,道理很简单,但是你只懂得道理而没有实际的练习,踏上去还是要掉下来的。写就是练习的过程。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
2、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多读多写,并且把读写密切结合起来,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因此,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让学生爱读“乐”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与老师们分享几个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不当之处还请指正。一、通过模仿,实现读写结合。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我认为模仿是写作的捷径,仿写是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教师可以依托文
3、本并超越文本,指导学生仿句子、仿段落、仿思路,只要找准训练点,将阅读写作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1.仿写句子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文中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
4、得当的句子等。如三顾茅庐中模仿课文的句式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先请学生自读课文中语句,找出作者描写了隆中哪几种景物,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抓住了哪个特点用了哪个词?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些写法,再让学生迁移训练。2.仿写段落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我们要注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并
5、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如天鹅的故事一文,让学生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在这个片段的仿写中,教师可以反复强调让学生抓住天鹅的神态、声音、动作进行描写,学生通过赏读课文、借鉴课文,在仿写中实现了有效的拓展。3.仿写课文仿写课文,是孩子作文的拐杖,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作文的结构、修辞方式、表达方法。在仿写中,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例如鸟语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6、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4.积累运用。平日里我们还要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好摘抄与积累,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而且,每篇课文学完之后,老师都可以从帮助学生梳理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要求学生掌握他们,并且有意识地在日记和小练笔中进行运用。二、情动笔动,实现读写结合。阅读的过程是情感的碰撞过程。只有充分调动主体体验和情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生命的启迪。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7、四下第四组课文都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文章,永远的白衣战士中叶欣面对高风险临危不惧、拒绝接听家人电话、抢救病人生命、爱护同事健康,却疏忽里自己的身体,最终感染了非典病毒,永远离开了我们;第一次抱母亲令我们感动于母亲背负的“重担”与母亲体重的强烈对比中“伟大的母爱”。这一篇篇课文,引领着学生去辨证地看待生命。通过设计与人物对话、写读后感等形式,使学生“情于衷而形于言”,学生的理解、感悟如涓涓细流不断地倾泻于笔端。第五组则是关于对生命的思考,这组课文我觉得也非常适宜写读后感。语文课程中风格迥异的美文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带给学生不仅是审美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人生的真谛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潜入学生
8、的心扉。三、引导想象,实现读写结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内容,引起情感共鸣,精心选择着笔处,巧妙设计话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把对文本的感悟、体验表达出来,有效地实现有效迁移。1.发挥想象,改写课文。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课文的改写方式有多种: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改变语言(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把陈述性语言改为描述性语言)、改变文章叙述顺序(顺叙变倒叙、倒叙变顺叙)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
9、经常的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在古诗教学中,适时地诱导学生完成一篇主旨与诗文相同,或内容与诗文相同,但体裁、人称等截然不同的习作,完成对诗文的改写,用一种创新的形式对诗文进行诠释。小学课文中入选的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与一体的最佳方法,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教学江南春春日偶成时,围绕“赞美春天,乐观向上”的主题,抓住诗句富有特征的景物,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品尝到创作
10、的快乐。2.发散想象,填补空白。补空,即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不仅对作文极其重要,也对创新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课本内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有的作品,作者在创作中留有“空白”,使文章在故事情节上有所跳跃,语言叙述中有所省略,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留下空间。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去填补这些“空白”,进行“补白”式的写作训练,使跳跃的内容变得
11、连贯,简洁的言语显现出丰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延伸想象空间,续写课文结尾。延伸,是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现读写结合。紧紧抓住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在的相似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1.发现习作与
12、阅读课文内在的相似联系,力求习作与阅读相互促进。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习作虽然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呈现的。但它依然和阅读教材有着这样或那样内在的相似联系。习作1与第一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古诗二首的内容有关,当然,这种相关或联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联系,而是宏观的、内在的。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课文对习作的引领作用;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寻找习作与口语交际的相似性,处理好习作与口语交际的关系 本册教材练习
13、1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或自我推荐。而习作2恰恰就是要学生写一篇推荐文章: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应该说,这两项练习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因此,口语交际中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来的。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学生已经进行过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中,有许多是与本学期的习作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的,我们完全可以以前车为鉴,采取温故而知新的策略,促进从口语交际向习作的正向迁移。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探究性活动带来的动笔机会,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的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
14、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例如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之后让查找并阅读介绍仿生学的资料,并以“人类的老师”为主题,创作手抄报,这种训练形式更具弹性,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语文能力方面的发展。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用好每一个动笔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语文教学中写作素材无处不在,需要教师用心发现、挖掘,智慧地把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