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363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强化提纲意识,规范习作结构【内容提要】:列提纲是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首先通过阅读让学生感知了解文章的提纲,在课堂上结合阅读理解贯穿提纲的概括和架构。其次是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提取所读文章的提纲,加以体会积累。最后,在习作训练中,以列提纲为作文的开始,培养学生先列提纲再写作的习惯,进而规范习作结构,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列提纲 习作结构新接手五年级语文,第一次习作,发现大半学生习作篇幅短小,文章条理不清,结构杂乱无章,学生兴之所至写哪儿算哪儿,通篇文章不分段的现象比比皆是,更遑论主题明确和详略得当的要求。再来看看高段学生考场作文状况:要么如同流水账;

2、要么思路跳跃、表达不畅;要么文题不符或表达的主题前后不一。深究这些现象,其实是高年级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问题。如果把写作比作搞建筑,一篇完整畅达、主题鲜明的文章就像一幢高大整齐、时尚美观的大厦。我们可以把低、中年级的习作训练看成是建筑材料储备的过程,而高年级的习作则无异于构筑框架、充实美化建筑。如果构筑整体框架的能力不足,谋篇布局上缺乏一定的脉络条理,那么再丰足的材料也造不出“漂亮的大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第15条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此处所提“必要时的指导和督促”,我认为,当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缺失应有

3、的布局谋篇能力时,教师就很有必要去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的写作本领。根据多年的高段语文教学经验,提高高段学生整体的布局意识,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稳步持续地发展,强化提纲训练是比较常见而有效的方法。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曾经说过: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列提纲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但怎样循序渐进、从课内到课外,由阅读渗透到写作,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规划、实施。一、结合阅读 感知提纲 一份好提纲实际上是一篇文章各逻辑段的段意与重点段各层层意的总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及其段落之间联系等来一番提纲挈领的归纳概括之后才

4、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否则,见木不见林,只见文章局部不见文章整体,文章的精妙之处是读不出来的。所以,我就在阅读课中进行“读文列提纲”的训练,它既是学生深入研读文章的扶手,也是学生编写提纲的样板,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文中编列提纲的方法,常见有“提要式”、“图表式”和“小标题式”三种。【提要式提纲】 例如教学五上松鼠一文时,师生通过认真阅读概括出课文各大段段意和重点部分的层意:1松鼠的外形 素食;清秀机敏;尾巴歇凉;竖坐,用前爪进食2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高大老树上; 晚上活动,白天休息3松鼠的活动习惯不爱下水;生性警觉;秋收冬藏;轻快敏捷;叫声特殊4松鼠的住处窝址; 材料; 挡风遮雨

5、5松鼠的生长发育一胎生三四个;毛脱落,色变深;爱干净这是一份好提纲的基本模式。说明这一点后,再引导学生把各段、层意放回到原文中去,让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把各段、层意具体化的。经过这样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过程,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行文走向。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既结合例文认识提纲的基本模式,又渗透提纲意识使学生感受作文时列提纲的必要性。【图表式提纲】 不少科普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段规范,是训练列提纲的极好范例。列提纲时以图表的方式将文章观点和材料的组合以及层次脉络表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表达结构。比如五上新型玻璃一文的提纲:新 型 玻 璃新型玻璃名称特

6、 点用 途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变色玻璃能随阳光强弱而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自动窗帘”吸热玻璃吸热挡冷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消除噪音或减弱噪音强度适用于临街窗户图表式提纲常以课堂书面作业呈现,在学文过程中动态完成,学生在完善表格同时完成对文本的梳理,既了解内容理清脉络,又习得作者表达的思路。 【小标题式提纲】 很多叙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流畅顺达地行文,内含明显的线索。比如五上落花生一文,就可以“小标题”的形式列提纲: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还有一些长文章也适合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来提炼提纲,如开国大典场面恢宏气势壮阔,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

7、顺序可以列出如下小标题:会场情况正式典礼阅兵盛况群众游行。“小标题式”列提纲方法,根据文章本身的表达特点、写作顺序,常见的还有并列组合法,即把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并列标出,主要有事件、人物、事物的并列,比如六下忘不了的笑声:“感染人的笑”、“捉弄人的笑”、“文雅的笑”、“洪亮的笑”。还有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顺序来排列,把时令或事件串联起来。此外,还有颜色串联,逻辑关系排列,事件发展顺序,空间排列顺序,甚至还有以章回式列小标题的。“读文列提纲”的训练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写法,同时促进学生抽象、概括、系统化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具体教学时,要根据文

8、本的不同体裁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列提纲练习。写事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各部分内容来编列;写景文章可以按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转移顺序来编列;介绍事物的文章可以按事物的各个方面来编列。学生脑海里积累上百篇文章的提纲,潜移默化的,也能慢慢提升谋篇布局的意识和能力。二、延伸课外 强化训练 课内“读文列提纲” 训练,毕竟阅读篇幅有限,因此我们要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延伸拓展这项训练。在读大量的课外文章的同时揣摩文章的结构,给文章编列提纲,是学生强化提纲意识、提高布局能力的重要途径。1.与课堂内容相链接紧跟着课文的学习,选取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强化式补充,要求学生独

9、立编列提纲,以求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比如学习五上第一单元我的“长生果”,文章篇幅较长,按时间顺序记叙的“我”的读书经历,引导学生列提纲:1、最早读物“香烟人”小画片2、真正的连环画3、小镇文化站的图书4、学校图书馆里古今中外大部头小说。这样一来,学生很快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推荐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关联的文章,如名人读书的故事,请学生在课内阅读后编列提纲:1总写名人与书都有一段逸事。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猜读法”。3相声大师侯宝林-“抄书法”。4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煮书法”。5著名教育家徐特立“默书法”。6总结名人出类拔萃的重要原因乃与书结缘。再如学了梅花魂、桂

10、花雨等回忆赞美故乡的抒情散文后,可以在课内链接阅读林海音的苦念北平,以“我苦念北平的什么”为线索来编列提纲:水果上市果贩吆喝肉膻栗香郊游觅秋。 2.以读书笔记为载体摘读书卡片时,提倡做“提纲式阅读”笔记。一开始训练时,教师可统一读书笔记的格式(见下文图表)。在学生进行课外文章阅读时,教师选一些适合本学段学生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布置阅读作业,写简短读书笔记,进行“提纲式阅读”。“提纲式阅读”是阅读方法的一种,先阅读,再经过分析与综合,将全文的内容要点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地陈列出来。这样做便于掌握全篇要点和逻辑结构,以此探索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阅读

11、和写作之间的思维转化。提纲式阅读笔记文章题目叙 述 顺 序详 略 安 排开头过程结尾语言表达特点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提取提纲,然后抽时间在课堂上交流点评。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把在课内阅读中习得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运用,完全掌握提纲提取的方法,拿到一篇文章后能很快把文章读清读透,而且在大量阅读中丰富了对各种提纲类型的积累,开阔布局谋篇的思路。三、落实习作 实践运用 知道了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列提纲的,文章和提纲之间相互有什么内在的紧密联系,但要学生真正掌握提纲的要义,由提纲的规范标列到写作上的具体运用,还必须得有个深入浅出、循环往复的训练过程。1.树立意识每次明确习作要求之后,先不急于动笔写文,而

12、是要经历列提纲的过程,根据习作要求和所确定的材料,进行总体框架的搭建,并写出较为具体的作前提纲。比如第一次习作,写“自我介绍”,很多同学写的自我介绍篇幅短小条理不清,不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人物性格特点模糊不明。经过教师讲评分析后,学生重新编列提纲,理清条理。有学生提纲如下:一 我的外形特色胖乎乎但灵活(略写,但要生动吸引人);二 我的家庭情况父母,整个家氛围(不用详细展开);三 我的特长爱好看书等(罗列一些爱好,详写爱读书); 四 我的性格特点待人和气,粗心(详写,举一个事例);五 我的自我期望做老师(略写)。有提纲作支撑,学生思路清晰多了,根据提纲有针对性地重新修改、完善习作就方便多

13、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训练,学生直观感觉到了写作之前没有列提纲和列了提纲再写作之间的区别,真正建立起作前必须列提纲的意识。2.要素引领在初写提纲时,有很多同学常写成这样:1事情的开始;2事情的经过;3事情的结果。这一类提纲太空洞不足以反映构思的过程和功夫。作文教学实践也证明空洞的提纲不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学生按照空的提纲去写作文,只能是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操作,很难有所提高。所以,如何能得心应手地列纲成文是提纲训练的难点,也是习作训练的突破口。虽然列提纲不是千篇一律,但还是有共性存在的。可以从课内阅读时标列提纲的三种主要方式“提要式”、“图表式”和“小标题式”出发,着手行文前先列提纲的训练。学生

14、能力弱的,还可以在开始阶段由教师统一格式。比如设计一张表格,这张表格中必填的有文章主题、叙述顺序、语言风格、详略布局等,等同于上文“提纲式阅读笔记”的表格形式。具备了这些要素,“成竹”在胸,写作时就不会顾此失彼,自乱阵脚。3. 对照反思在实际写作中往往还有这样的现象,习作前编列了提纲,但真正开始行文,部分学生写着写着会偏离提纲或弃提纲于不顾。比如五上第一单元习作开卷有益吗记班级辩论赛,在老师指导和同学们集体讨论下,有学生列出提纲如下:开卷有益吗?记一次班级辩论赛1开头: 声音引入 阵阵掌声热闹非凡 班队课 正进行辩论赛 2比赛过程: 第一回合 一马当先 不甘示弱 从座位弹起 旗开得胜 第二回合

15、 振振有词 滔滔不绝 捏了把汗 连忙反驳第三回合 面红耳赤 剑拔弩张 针锋相对 难分胜负 3结尾: 比赛结束 老师宣布 总结 同学 受益匪浅这是一则比较详尽的提纲,但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却漏下重点词不用,把比赛过程简单陈述,结尾部分更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场。这样的习作虽有列提纲在先,却没有显出提纲的效用,列提纲训练便是形同虚设了。针对部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提纲和习作“两张皮”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对照反思,看文章内容是否按提纲去写了,重点词用进没有,根据习作得失结合提纲来反思,共同讨论失败的作文怎样在提纲指引下进行修改。以此使学生更注重提纲的编列和运用。实践证明,先列提纲再成文的训练,能促进学生从总

16、体框架、布局谋篇上提升学生习作能力。部分学生能依据提纲在行文过程中及时调整思路,把握表达节奏,考虑行文方向,凸显文章主题。这很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递升。学生养成了作前提纲的习惯后,时长日久作文时就算纸上无纲,心中亦有纲。但是,提纲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扶到放”。一开始进行列提纲训练时,可指导得细一点,实一点;慢慢地块面大一点,线条粗一点;等学生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完全开放的,启发学生一人一思路,一人一提纲。另外,一定要注意学生思维的依赖性问题。作前列提纲的习惯训练,会使有的学生形成几个样板式的提纲去套用,思维格式化,缺乏创新和突破。教师要有分层训练的意识,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套路,多角度扩散思维。提纲不是模板,而是一种布局谋篇的意识,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提纲训练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防止千文一面,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真正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参考文献1刘坤理智与情感 继承与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之我见语文教学通讯 2007.102高芳先列提纲一举多得 写作导航 2009.73王益民作文列提纲的三重境界 新作文 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