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42368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座:指向“体验”的阅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座材料:第二讲:指向“体验”的阅读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各位老师,我的一个观点,阅读教学,尤其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要指向体验的。“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那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具备“体验”能力的人,特别善于设身处地,特别善于入情入境,特别善于将心比心,特别善于感同身受。刚才我上了祖父的园子一课,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萧红,在大家一窝蜂地去迷恋张爱玲的时候,我对萧红情有独钟,喜欢她一生为了自由付诸行动的执着的争取,喜欢她大气粗粝而不失细腻的文字,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

2、篇回忆性散文里,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她对自由生命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理想追求也使得她笔下的那些意象,例如蝴蝶、蚂蚱、蜜蜂、蜻蜓,例如倭瓜、黄瓜、玉米,具有了人格化的生命精神。而对于祖父,这个萧红生命世界中唯一带给她温暖与爱的亲人,萧红更是写尽了依恋,她在祖父面前任性撒娇,真的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由自在,率性而为。如果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不带领孩子去体验这些,或者说孩子完全体验不到这些,那他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吗?他会喜欢祖父的园子,喜欢萧红吗?他会喜欢上文学吗?我知道,很多语文老师心里有顾虑,语文课堂关注文学体验,是否会顾此失彼,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字词句训练,语文

3、知识教学等等。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总觉得应该在课堂上多教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方法和道理,而“体验”这东西,有点“玄”,是可有可无的,算不上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也算是一种收获吗?当然算,而且非常重要。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这样一句话,在漫画书中只剩下了“咚”一个拟声词,而就在这文字和漫画之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不喜欢读文字,因为读那些文字,他们想象不到那个画面,进入不了那个情境,更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说白了,就是不会“体验”。如果读文字时能想象,能体验,“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

4、然倒下”,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场景啊。今天,有很多孩子,识字量很大,阅读量也不少,阅读测试的成绩也不错,可终其一生都没有享受到过文学阅读的真正乐趣。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宏大的场景不震惊,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因为我们孩子在阅读时没有体验的能力,因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忽视了体验。还是以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吧,你问学生“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学生会进行梳理;你问学生祖父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学生也会告诉你;你问学生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也能给出答案。可如果没有真真切切的对一些细节的体验,例如种小白菜时把菜种踢飞的场景,例如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的画面,例如浇菜时

5、“人工降雨”的情境,例如祖父自始至终的笑容,如果没有真真切切的感动,得出那一个个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总是急于从文学作品中抽取出教育的信条,提取出知识,概括出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对形象、对场景、对情感的体验能力越来越弱了。没有体验的语文知识是死的知识,没有体验的方法是无用的方法,没有体验的主题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主题思想。我们并不否认“知识”“方法”“主题思想”,但“知识”“方法”“主题思想”只能存活于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之中,一经脱离,必将枯萎。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所体验呢?首先,你要坚持这样的信念,你要相信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当你有这个信念的时候,你在作文学作品的教

6、学时,就不会过早地抽象意义,不会过多地进行内容分析。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上祖父的园子,你就不会带领孩子整日纠缠于“园子里有什么”“祖孙俩做了哪些事”这样的问题,不会一上来就提炼文章的“意义”、文章的“主题思想”。我们要记住,太过注重把文本当作实际知识和抽象意义的资源,而忽略了文本引发视觉、嗅觉和听觉意象的潜质,这是非常遗憾的,因为我们会错过文本的丰富和精妙。我听过几位老师上祖父的园子,说实话,学生面部表情是僵硬的,眼神是暗淡无光的,至少可以用漫不经心来形容。而我对自己的课堂有这个自信,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走进了那个园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

7、样就怎么样的园子;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喜欢上了祖父,那个一直在笑的祖父,那个从来不会生气的祖父,那个童心未泯的祖父;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记住了“我”,那个调皮、贪玩、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我”。孩子们记住的,也就是萧红记住的。如果说,我这堂课有别于其他老师的课,那就是指向了真真实实的“体验”。其次,你要把握这样一个方向要让学生有体验首先老师自己要有体验。同样是读一夜的工作中“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一句,王崧舟老师读时,目光在字里行间,心却浮想联翩。他想到了这座房子原本的辉煌与华丽,他想到了原主人的奢侈与铺张,他想到了总理置身其中的种种情景,他想到

8、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时的心潮澎湃。只有有了这种体验,才可能有后来课堂的精彩。当老师自己真正有体验的时候,即使在课堂上他只是将文章朗读给学生听,他的朗读也会是很有感染力、穿透力的,他的朗读也就成了一种非常棒的教学方法。 第三,你要有这样的意识语文课里的体验应该是在语言中的体验。“体验”和“表达”往往不是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融合为一体的。在表达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因为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可以追问一下自己。细读之后你

9、就会发现,作者一反常规,一一罗列时间的进程,这是有意为之,联系上下文,联想当时情景,我们仿佛看到了,看到了父亲36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的精疲力竭,看到了父亲36小时刮擦挤压后的遍体鳞伤,看到了36小时重压在父亲心上的痛苦:对妻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担忧,对他人误解的承受。读进去,我们就从36小时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忍中触摸到了一颗丰富的父亲的心。在这样的课堂上,体验与表达同步推进,精神与语言同筑共生。再说祖父的园子,你读这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

10、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段话,乍一读,感觉有点罗嗦,是稚拙的,但是细一读,你会发现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语言,要引起孩子的关注,并且以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孩子去感受。所有在这堂课里,我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反复读这段“反复“的话: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快快地读,慢慢地读,响亮地读,轻轻地读,一遍又一遍,你根本就不用分析,你读着读着,自由、快乐、幸

11、福、随意、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种种感觉就自然流淌出来了。这个时候,我得强调一点,这种体验都是在语言中获得的,而不是声光画等非语文的刺激下获得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后,你要掌握一些技巧带领孩子去“体验”的技巧。技巧这个东西是需要你从经验里去提取的,因人而异,无法穷尽,不断可以创新。我在自己的课堂里尝试过这样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丰富阅读先见”。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里,我补充了“祖父的笑”这一资料,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阅读先见”,阅读的前备知识越丰富,阅读时感受也就越多,学生将这个资料与文章中描写祖父笑的片段结合起来后发现,祖父在很多生活场景中从头到尾笑,自始自终笑,一直笑,一直笑,从中发现;当然也有很

12、多方法。这就是技术问题了。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里,我就尝试了多种方法,例如朗读,那种方式新颖的不厌其烦的反复读,读本身就传递着一种情绪;又例如问一些移情类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做过这样的傻事吗?”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方法是因所教的人而异、因所学的文而异的。当然,我是比较笼统地纳用了“体验”这个词,与这个词相近的词还有“感受”、“理解”。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感受”和“理解”、“体验”这几个概念是以一种并列的姿态出现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先说“感受”。“感受”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共出现了18次,涉及阅读教学的有11次。比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展开想像,

13、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活动中的“感受”在这里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感受”是一个过程性的动词,是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的接受过程,也就是“感知于外,受之于心”;另一方面,“感受”是一个结果性的名词,是阅读过程中所受到的情感影响,是对语言及其内容的感同身受,也就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再说“理解”。理解是感受的基础。理解

14、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进而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阅读中的理解既有对词、句意义的理解,又有对段、篇意义的理解,能通过课文语言认识课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感受的发生必然包含着理解,只是这种理解的过程往往被内隐了,使我们不易察觉。比如:读到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会产生一种落寞孤独的感受,但是如果一点都不理解“孤帆”、“唯见”等词语的理解是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的。最后再说“体验”。体验是感受的深入。体验是内心深处对感受的强化,受个人以往情感生活积淀的指引,却同感受一样不受理性知识的支配。只是感受总要来自语言的直接刺激

15、,而体验则既可以间接来自对语言感受的深化,也可以来自想象力的引导。例如,当我们读到“竹签子一根一根的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地钉在同志们的心里”时,我们的心里也会痛,而这种痛并不直接来自于语言的刺激,而是透过语言和想象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而又这种痛我们会产生无比的愤怒。这就是体验的力量,它是一种情感的力量,它还可以产生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在阅读的实际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两个界限分明的过程,而是相互交融,不断往复的过程。感受性阅读关注的是由语言引发的即时的情感反应,而体验性阅读更关注在阅读中获得的长效的精神世界的改变。无疑,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上强化了感受性、体验性,以期改变长期流行

16、的理性化阅读分析。很多阅读课,事实了解了,情境却没有走入;内容清楚了,情感却没有体会;意义抽象出来了,形象却没有感受从人文精神培育的角度看,这种理性的阅读教学是苍白的,如果能对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产生影响的话也是空虚和分裂的;而强调感受与体验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自己从语言中产生真实地情感冲动、情感共鸣,积淀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三讲: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 也谈与“内容分析”说再见 各位老师,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到底有何区别?专业一点讲,语文学科的本位价值是什么?通俗一点讲,语文课的语文味是什么?理论学习、实践体会,反思研讨,几个来回之后,我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语文教学应该

17、指向体验与表达。并且,我也发现这也并非是我的一己之见。沈大安老师说,教学一篇文章,要弄清它 “写什么”,更要了解是“怎样写”的,也可以探讨“为什么写”。王尚文教授说,语文实践要突出的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将所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表达不同,意思相近。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江西的周明玉老师执教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这是一堂主线清晰,内容丰满的课。主干问题是“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主干问题下学生的阅读视线聚焦到三个点:首先是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然后是一个场景: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最后是一个形象:他满

18、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反复读这三句话,我们可以问:你听到了什么?我们可以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还可以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这样问的结果是:事实了解了,情境却没有走入;内容清楚了,情感却没有体会;意义抽象出来了,形象却没有感受;最重要的,语言没有品味。那我们看看周明玉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周老师问:父亲的恳求简单而且有点重复,可是父亲重复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周老师再问: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周老师还问: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问题的用意再清楚不过了,问题的指向再明白不过了。学语文,要学

19、会像作家一样思考,如果是我,我怎样来写?主动去体会作者谴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用材的良苦用心。直接一点说,我们要学习表达。父亲的恳求,简单而且重复,但它却是作者有限篇幅内的素材首选,我们细读后也确实从中体验到父亲的焦急、痛苦以及近乎绝望却不愿放弃的疯狂,比痛哭比呐喊更震撼人心。时间的进程,一一罗列,一反常规,也是作者有意为之,联系上下文,联想当时情景,我们仿佛看到了,看到了父亲36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的精疲力竭,看到了父亲36小时刮擦挤压后的遍体鳞伤,看到了36小时重压在父亲心上的痛苦:对妻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担忧,对他人误解的承受。读进去,我们就从36小时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忍中触摸到了一颗丰富

20、的父亲的心。在周明玉老师的课堂上,体验与表达同步推进,精神与语言同筑共生。太多人说语文教学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凭借周明玉老师的这一课化繁为简地思考究竟怎样教学语文?教学语文,就是需要多学“表达”,或者从“表达”切入感受形象、理解内容、体验情境。周老师的这一课是对语文价值核心把握的经典示范:语文教学应该指向表达。如何带领孩子们学习表达呢?抓住有特点的语言现象。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呢?我以为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却需要我们留心去发现。花钟的第1自然段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

21、,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变化,这第三点看似平常,但

22、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很有价值,因为它体现了汉语中时间状语位置的一般规律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我觉得语文课就要侧重教这些,有的老师上这课,让学生去记去背“几点钟开什么花”,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查资料去拓展“一天一夜24小时分别开什么花”,不是说这些学习活动没有意义,任何学习活动都是有意义,但是对于语文课来说,这些设计就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味道了。那“陌生化”的表达又是怎样的呢?“陌生化”的语言是指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表达方法,它们较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语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语段的写法跟我们平时

23、习惯的表达方法不同,常规的表达方法又是怎样的呢?“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但是作者把这个长句子一分为三,主语后置,既有排比,又有倒装,好像电影的一段慢动作,表现了“我”感受到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如果细细品味,学生可以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怎样避免与值得学习的“表达”擦肩而过呢,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对语言有足够的敏感。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

24、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我们不应该是那些 “大多数人”里的一员,我们要和学生一起破解“形式“这个秘密。例如将相和这篇历史经典小传,我们在上这篇课文时,会习惯性地问:“廉颇是怎样的廉颇?蔺相如是怎样的蔺相如?”这是非常好的问题,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人物形象。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从表达的角度来提问呢?例如比较一下廉颇和蔺相如说话有什么不同?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有嚼头。你们看大屏幕: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

25、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将相和 你听那廉颇,开口肯定是“我”,“我”永远在前面,蔺相如永远在后面。而且称呼那蔺相如,其名都不愿呼,一口一个他,他,他,他,再说下去,“他妈的”都会出来,心不平气不和啊。而且“我”和“他”,是截然分开的,有“我”没“他”,有“他”没“我”,势不两立。再听那蔺相如说话,开口先说廉颇,“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明明是并列关系,却也是廉颇在前,蔺相如在后,而且尊称廉将军。更关键的,蔺相如的话里,“我们”是高频词汇,真是心地宽广,希望两人和谐相处,拧成一股

26、绳儿啊。 小说、散文是这样,说明性文本也是这样。你们看大屏幕: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在我国的动物园内大都会看到。可是多达一万四千多种的非洲蝴蝶,只有在非洲才能大饱眼福。仅仅是被人类认为蝴蝶王国的刚果,蝴蝶就有几千种。单单一家大宾馆我们就看到几百种蝴蝶。 读这段话,主要的教学任务不是让学生记住非洲有多少种蝴蝶,主要任务是感受作者是如何准确、形象地写出非洲蝴蝶之多的。作者先列数字,告诉我们非洲蝴蝶种类之多,但是他怕我们对一个洲的面积没有具体感受,于是缩小范围,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国家的蝴蝶种类数量,他还是怕我们对一个国家的大小脑子里没有概念,于是再具体介绍了一家宾馆的数量,一而再,再而三,有逻辑地缩小范

27、围,短短一段话,表达上可学之处,可圈可点。在说明文里,且不说这些实词实句,且说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例如“有些、许多、全部、一些、肯定、大概、大约、 左右、上下、主要、都”,多一个,少一个,关系重大,很值得推敲。 说明性文本时这样,议论性文本也这样。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里,有一篇议论文,好像也是唯一的一篇议论文。大家看大屏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毛主席就是

28、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展开论述的,先引经据典,“引用法”,再正反对比,“对比法”,最后举张思德例子,说明观点,方法多样。就说那引用法,就很值得研究,福建的林莘老师就追问,毛主席自己就是伟人,就是领袖,为什么还要引用别人的话,讨论后明白,经典名言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一代一代人的检验,它是古老的,它更是经久不衰的时尚的永恒的真理。林老师接着又追问,古代表达生死观的豪言壮语很多,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什么毛主席最终选择司马迁的名言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一次很“语文“的小型研究性学习

29、就拉开了序幕,这两个追问都是很有方向性很有效率的追问哪,都是关注表达的追问。 各位老师,刚才我跟大家一起在研究作者的“遣词造句”,但是“表达”不仅仅是“遣词造句”,还有“谋篇布局”,例如桥这篇课文,我相信老师们听了我前面的意见,不太会把教学思路局限于总结老支书的品质、精神。课堂上感之悟之,歌之颂之。我们会扩散思路,关注这篇文章的语言单词成句,单句成段,语句短促有力,节奏感强,与现场的氛围相匹配,你看那第一段“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瓢泼大雨”不用,就两个字“像泼”,“倾盆大雨”不用,就两个字“像倒”,充分体现了“河北三驾马车”之一谈歌的语言功力与特色。关注点不同,课堂的着力点就完全不一样

30、了。但是,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表达上的最重要的学习点并不是在语言,而是在于结构,这是一篇小小说,或者叫微型小说。我通览整套教材,12册小小说唯此一篇。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震撼人心,意味隽永。我们教桥,就应该在这点上多想办法,多着力。 说到学习“谋篇布局”,必须说到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到学习这篇文章,我必定让学生分段。因为这篇文章结构太明显了,开头一段,是总起,说的是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中间四段,分春夏秋冬描写一年四季的小兴安岭。最后一段是总结,强调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典型的“头尾大肚子”,总分总结构。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分段,写写段落大意,合

31、情合理,更合“科学”。新课程以来,很多老师都不敢分段了,总觉得一分段就显得教学太死板,太枯燥。其实,任何教学方法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用到适合处,也就是恰到好处。我们要防止的是不问文体,不看文章特点,一味让孩子分段,写段落大意,就像赵镜中教授跟我讲的例子,一次他到学校去听课,一个小男孩拉着他的手请求:“教授哎,以后能不能不要把小说放到教材里来哎,昨天老师让我们写段落大意,可是这篇小说有56段,写得我手都快断了。”我们要防止得就是这个。 今天跟大家的交流,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些案例。这些案例最终是要说明,你如果真的要教表达,主要还应该是自己对语言有敏感。怎样才能形成对语言的敏感呢?老师自己多读多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