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小学生审美情趣李莉摘要:审美情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教学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精品。笔者从氛围创设、品位词句、激发想象、感情美读四个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诗词审美情趣,以便让学生的心灵在古诗词的滋润中得以成长。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是最耀眼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文质兼美,脍炙人口,集各种美于一体,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古诗词的美,让古诗词教学激荡出美的旋律,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一、 创设氛围,培养心境美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堂的情境效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入了诗歌的“意境”,就等于和圣贤晤面,开始与诗歌进行对话。1. 巧用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创作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教师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情境,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因为诗人王维在长安谋取功名,当时只有十七岁,恰逢重阳佳节,孤身漂泊于他乡,倍感孤独,十分想念家乡的亲
3、人,于是就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有些学生不了解重阳节,这时介绍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思乡的情感。2. 巧用多媒体,增强学习效果。课标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在创设情境方面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例如笔者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一开始我便问:有谁知道庐山在哪里吗?然后马上幻灯片播放庐山的优美风景图,还配上了柔柔的音乐,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到景色迷人的庐山,让他们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接着让他们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
4、的印象?学生由于刚看过图片,有很多话想说,必将争先发言。这时趁势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唐代诗人李白游了庐山后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马上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这就为整节课做好了铺垫。又如教学游子吟时,课前直接播放歌曲母亲,学生通过音乐直观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为学生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做好情感的铺垫。二、 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体验语言的音乐美。最早的诗歌合乎乐曲的节奏、韵律,讲究韵脚的平仄搭配,以及字数的整
5、齐、均衡,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的歌唱。因此,诗歌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有一种乐感,让人感受到音韵美、节奏美。如春晓是一首人人皆知的五言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虽然押韵,但句子之内平仄交错,句子之间平仄相对,表现出语言的音韵美。当然,五言诗与七言诗节奏截然不同,由于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自然而然就显示出一种整齐匀称、缓急交替、疏密相间的节奏美。2. 体验语言的凝炼美。由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所以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精当确切,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了诗人的精心推敲。如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
6、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让人仿佛感觉有阵阵春雨扑面而来,再次展示了江南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中对字的锤炼被世人称道。又如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中反复琢磨,流传下了“推敲”的佳话。3.体验语言风格的多样美。不同的诗人或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杜甫诗歌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情怀,而李白的诗歌则浪漫豪放,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等,显示出诗人语言风格的不同之美。三、 激发想象,再创动态美诗词的意境能让读者有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美,从而让他们置身于美好的境界之中。1. 以图配诗,图
7、文融合美。语文教材中有形象生动的插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利用插图理解古诗,并展开想象把“画外音”描绘出来。例如在教学夜书所见时,一开始学生不大明白“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这时,我让学生观看图画,画中月上柳梢,茅屋前的两个小孩子提着灯笼在找什么,然后让他们展开想象两个孩子到底在找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就明白了在篱笆外的灯火下,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因此,诗歌教学中,以图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2. 增补情节,发挥想象美。古诗由于字数凝练,常会省略有关细节或情节,这时如果充分发挥想象,不仅可以把细节情节补充出来,还能
8、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蕴。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更”字,表明酒已经劝了多次,尽了多杯,那这其中能否让学生通过想象他们一杯又一杯地劝酒的场景,从而让学生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3.联想共情,感悟生活美。教学中让学生“将心比心”,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请学生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边听边将曲中描绘的景象组成一幅画。听完后,让学生说出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然会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去感悟在我们学习压力比较大的今天,趴在溪边剥着莲蓬的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是否让你特别喜爱,看到这样安详的农
9、家生活状态你的心里是否特别愉悦。从而感悟宁静的乡村生活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作品带来的清新的自然美。四、 感情美读,表达情意美1.认识形象美。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诗词创造的是美的形象。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又绿江南岸”“天门中断楚江开”所显示的是自然美;而“相逢何必曾相识”“小园香径独徘徊”“不拘一格降人才”显示的是社会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美读时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读出大自然的意境和社会的环境。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古代伟人的光辉形象也有着一定的审美教育。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文天祥,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千磨万击还坚
10、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燮,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正能量,获得美的感受和美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2. 品悟意境美。古诗词主要通过创造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达到情景交融,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因此优美的古诗词感染力特别强。学生在美读时通过想象与联想,可以赋予静态文本以鲜活的内涵。比如山行勾画的是一幅深秋的美景图,朗读时应该突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些意象,突出深秋景色的特点,把色彩明丽的古代山水画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如果只讲不读,是达不到一种共鸣效果的。不论是李白、苏轼的豪放,辛弃疾、杜甫的雄浑,还是刘永、李煜的婉约,只有在美读
11、中才能悟出其中的滋味。 3.领悟哲理美。不少古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理,有的是创作时从说理的角度出发,有的经后人附会、引申而使之具有理趣。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表面上是写同根而生的豆和萁,实际上是比喻骨肉相残,生动形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这样两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意是说冬天烧了野草,春风一吹它又会长出来,诗人和朋友虽然现在离别了,也还有重逢的机会,写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现在常常被引申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绝不是邪恶势力所能摧毁的。中国古代诗词之美,揽天地之精华,借万物之灵气,令其它任何文学形式望尘莫及。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到古诗词的“千般神韵,万种风流”,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11年出版2. 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3月3. 林桂岳让美读为古诗词审美教学奠基阅读教学2007年11月4. 王莉莉创设情境,教好古诗词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