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42396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乡风情,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我的家乡市镇是宁绍平原上的一个农村乡镇,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文化积淀深厚,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被今天的家乡人擦得光彩夺目,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学习提供着宝贵的资源。一、玩游戏,听家乡老话民间游戏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满足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的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我曾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寻找民间游戏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周围寻找自己所津津乐道的游戏,向家长咨询他们少儿时玩耍的游戏,收集、整理、加工后冠以童谣的名字,赋以新的舞台形式在我镇庆“三八”广场文艺演出,获得了

2、空前的好评。其中一曲落雨歌让学生喜逐颜开,也让祖辈人绽开了久违的灿烂的笑容。它用家乡的方言道出了几代家乡人儿时的乐趣:在夏日雨中的空旷地上,一群赤背露膀的小朋友边跑边跳,“下雨嘞,打烊嘞,小巴拉子开会嘞”的呼喊声与风声雨声嬉戏声融合成的欢乐音符向四周流淌,具有江南水乡的小雨伞时而开启,时而收闭,勾勒出一幅偏远农村的儿童质朴天真的童趣画。藏猫则展现农村儿童没有道具,也不追求场地规范和豪华,只要有时间,在简陋的屋里,在田园里,或是在稻草垛旁等都可以随机地自由地玩耍的情景。在那天演出时观众的情绪看来,不少学生家长对它喜爱程度不减当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个馒头一块糕。”这个游戏词

3、简洁明了,琅琅上口。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押韵的效果。这与古体诗的创作有着相似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它的这个特点又适合儿童游戏,使得它经得起岁月的冲洗而流传下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家乡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敬仰,也是对已逝岁月的追忆和留恋,更由于它以诗化的语言,亲切的方言铸成蓬勃的生命力,成为独特的地方文化。今天,我们寻找、学习民间游戏,是让学生感受身边很平常的游戏中也有诗的内容,再现当年的生活情境,进一步明确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资源的意识。家乡老话同样也能促进我们的语文学习。诸如“立夏种棉花,勿用问人家。”“清明下秧,勿用问爹娘。”等反映了农作物播种与节气的关系,而家乡的劳动人民则用这种地道的方言反

4、映着千百年来家乡农业生产的积淀。“手舞足蹈,九十勿老。”“勤是财外财,用掉还会来。”则反映了生命在于运动和勤能致富的道理,这既是家乡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家乡人民对生活的诗意的总结。这些老话或押韵,或对偶等都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也就是这些老话折射出了家乡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给学生以教益,也给我们留下了反思:游戏和老话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地方文化,它可以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资源开发语文校本教材。二、过春节,说民间习俗春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但是,如果我们细心的观察,这个传统的节日在今天已经有了新的内容。本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学生们交流了春节里的感想,也使

5、我听到了许多春节的趣闻。“我在这春节里得到了许多压岁钱,有爷爷奶奶给的,有外公外婆给的,也有爸爸妈妈给的长辈将压岁钱分给晚辈。其中就蕴含着一个美好的祝愿:让晚辈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祝福孩子,尽管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好几千年了,然而我拿着这些压岁钱买些鞭炮烟火少不了的,但想得更多的还是买些有益的书或是做些希望工程捐款等有意义的事,让压岁钱发挥出更鲜活的作用。” “说到鞭炮,我在这个春节里放得可多啦,特别是正月初一,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去开门放鞭炮,望着那直刺苍穹的姿态,听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实践了一个我们共同固守着的开门大吉的传统。” “我

6、们还在空旷的操场上放烟火,一种叫榴弹的烟火能窜到五六十米的上空炸烈,飞溅出银花星雨,生动地点缀节日的美丽夜空。”“我在春节里用红色的荧光纸剪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把它倒贴在大门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五光十色,既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将福字倒过来贴,可还寓着福气已到之意呢。”“福气,我在今年的春节可好啦!去了香港旅游,第一次看到了维多利亚海港,特别是她的夜景很迷人,车水马龙,流光溢彩,闪烁的霓虹灯与其在水中的倒映一起动态地装扮着两岸,使两岸的高楼显得更加挺拔和美丽。”其实,家乡的节日传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每年,我们都会被浸润着漫长历史的春节、元宵、中秋、端午等传统节

7、日撞个满怀,也会不知不觉地延续着这些古老的传统。在今天,它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诸如家乡杨梅节、艺术节的举办已将传统的民间习俗融入了现代生活,饱含着我们的无穷欢乐和期望。如果我们用教师的职业眼光加以审视,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新的教育资源。因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大树在传统节日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基因,所以尊重、珍爱、守护和崇尚传统节日,就会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再生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用新课程理念拂去蒙着传统的尘土,仔细观察节日里的传统与时尚,充分体验既传统又现实的生活,捕捉一个个闪亮的细节,就会体会到这些传统和它的现象里孕育着语文学习的蓬勃的生命活力。历史、习俗、传说等都是我们述说的内容;谈笑、

8、趣事、旅游等都是我们习作的对象。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家乡传统节日文化影响下,我们的人文视野会不断拓宽,我们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升。随之,节日的传统和它的现象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语文学习和生命中的一部分。三、观车子屋,读建筑风格我们学校德育基地车子屋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晚清建筑,修葺一新后更显出它的建筑风格和魅力。学生们一走近,就被车子屋的特别的墙体所吸引。学生说:“这里的墙很有特点,一格比一格高,越到屋脊,墙体越高。”他一语就引起了其他学生的议论:“真奇怪,为什么要分格砌呢?如果按今天的砌墙标准,这是不是有点浪费墙砖了。”“可是这样也很美观呀,这里的墙区别于今天的墙,说明有其自己的特点,

9、这就是个性。”“既然它是有个性的墙,那有没有名字呀?”一位学生马上接过话茬:“有,我听我父亲曾经说过,这叫封火墙。火灾发生时,它可以阻挡火的蔓延。”我静观学生的不休争论,体会着他们争论背后的思考,学生在静态的墙体观察中对事物的思考与今天的墙体的比较中找出差别,这可谓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位学生接着问:“陈老师,你说这叫什么墙?”我笑着说:“你们再仔细观察这墙的瓦垄和瓦脊,它们都高昂头,像一种什么动物呢?”在学生的默默注视后,一位学生说:“像马头。瓦垄像马鬃。”“对啊。”我紧接着说,“这就叫马头墙。它在过去还是主人地位的象征。马头墙越高,主人的地位越高。一般人是不可能住进马头墙

10、的房子的。”“有地位的人住的房子就是不一样,马头墙既可防火,又能增强美观,连厅堂柱子的上端也是雕着花鸟的。”一位学生抬着头,用手指着柱椽交接处说。“这根柁上雕的是正在嬉水的龙,那根柁上刻着是一朵祥云。”“那道屏上刻的是八仙过海,八个神仙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啊。”“最具有生命力的还是堂前的五棵合抱的龙柏,开裂的树杆述告着它的百年苍桑。”古建筑是家乡历史的记忆。面对车子屋,学生趣味地观察,生动地交流,流淌的无限情思里表明他们对民间古建筑的喜爱。我们在宋代石塔前凝望,在抗倭遗迹前暇想,在灵龙宫里倾听,在前洞泰古建筑群中对话,抑或是站在唐涂宋地的南山麓祭奠春秋墓群,我们从中俯拾起一些记忆历史的碎片,尽管

11、这些碎片与我们有千百年的远距,但从中还是看到遥远的家乡人的生活,体会到家乡人的勤劳与质朴,涌起我们的深深爱乡情感这些都是真实的习作素材,可以提炼出家乡颂的习作主题。先哲王阳明曾写过这么几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寞;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因此,我们不仅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近和观察,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实,学生的讨论就是对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的表白,也是对自己思考的精致表达。宝贵的习作内容也就生动地存在于其中,并在努力地追踪和包围着我们,只要我们开启会发现的眼睛。四、游护龙桥,写古桥遗韵一天,我和学生一起游玩古卧床桥。学生们抚摸着栏杆的年久,笑

12、谈着桥栏上浮雕的精致,忽听学生说:“这座桥桥名叫古卧床桥。”另一位学生说:“不对,是叫护龙桥。”他俩争论不休,还指着桥栏上的名字让其他同学过去看。几个聪明的学生看了东西两边桥栏上的桥名,很惊讶:“这座桥怎么有两个桥名呢?”我听了笑了笑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一片愕然。我见了,说:“古卧床桥这个名字和我国南宋时期的思想家黄震有关,因黄震少年时常卧在这座桥上读书而得名。”“噢,原来是这样。那护龙桥呢?是不是和龙有关?”一位学生紧接着问。“不错。”我说,“先前,这座桥的南面两座瓷窑烧制的瓷器在进贡时却有碎纹状。当官方拆毁这两座瓷窑时,从烟囱里飞出的两条龙俯冲在这座桥下入海去了。”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13、。“那后来呢?这两条龙有没有回来?”“家乡还有这样可爱的故事吗?”学生们的一个个问题向我袭来时,我感受到学生是非常喜欢家乡的民间故事的,也已经被这两个故事的情节所陶醉。同时,我也感受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语文学习机会,对学生说:“今天踏青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我们听到了护龙桥的故事。然而,生活在护龙桥畔的人,关于她的传说故事会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我们可以要求长辈讲讲这两条龙的故事,造成桥时的打桩故事和黄震读书的故事,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并把它记录下来,还可以写些随想或诗歌之类的,下个星期我们共同交流。”学生们很认真地准备了自己的材料,发言时的响亮声音和争先恐后的情绪告诉我他们准备的充分。一位学生说;“这座

14、桥长11米,宽2.5米,桥面铺设四块条石,其两边设有栏杆望柱,桥南北石级呈八字形,两边也设有栏杆。” “这座桥的两副对联写得很生动。东桥门上的对联是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西桥门上的则是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这对联很有地方性,既写出了这是名贤黄震的故里,也勾出了沟通的家乡水系,还绘出了这里如画的风景,加上这两联劲美的行楷字体,更显得她的古朴。”另一位学生捧起日记本,深情地朗读起自己的习作:“她之所以能成为我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因为她的历史悠久,还因为她造型美观”这时,学生问:“陈老师,还是读读你的下水作文吧,或者说说你的诗歌。”我当即应允,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

15、诗古卧床桥:四块青青的桥板搁在四条龙的背上四条龙的口中飞出四条吉祥的彩虹四头狮子威风凛凛地守望东西南北小舟穿梭吱吱呀呀浮游的黑鸭曲歌打桩的故事红掌拔动 诗化了一片水韵是家乡慧眼的人们将这个朴素的青青的桥看成了一座古诗里的桥擦拭得光彩夺目映照着学子轻轻地踏上青青的桥偷偷地听黄震琅琅的读书声我看古卧床桥其实是一个繁体字不能简化就这样,这座古桥进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它的民间故事犹如一剂催化剂,激起学生了解古桥的热情,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了它的历史、构造和艺术。同时学生通过走访、讲述、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泊,在笔下流淌出鲜活的古桥形象。这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他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是他们精神享受的过程,也是为他们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如此,我们利用家乡的古桥,让学生在开放的、人文的课堂里学习语文,把古桥、民间故事等文化营养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家乡风情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它亲切而疏远、熟悉而陌生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它的粗陋外表里却蕴藏着许多色彩斑斓的明珠。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开它蒙着的尘埃,这些浓缩生活的智慧结晶就会在语文课堂里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市镇中心小学 陈其浩 电话: 0574-63742038 邮编: 315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