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423978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学生徜徉于文学的精神家园小学高年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尝试摘要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很少阅读美文佳作,文学素养让人堪忧。如何引导学生亲近母语,感受浓浓书香?本文主要从小学高年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的角度介绍了欣赏佳作的几种途径:简介式、美读式、视听式、评论式、专题式。通过美文佳作欣赏课的开设,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美文佳作;欣赏;文学素养当今社会,由于影视文化的发达,电脑的普及,“快餐文化”的冲击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学科本位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很难静下心来捧一本健康的文学书细细品读,欣赏其中的妙处。相反,他们对一些流行杂志、80年代后

2、作家的作品、卡通漫画较为关注。久而久之,阅读视野日渐狭隘,心情变得浮躁,对真、善、美也缺乏一定的感知。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近母语,让优秀的课外读物伴随孩子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浓浓书香中体味知识的甘醇呢?近几年来,笔者尝试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美文佳作欣赏课,将阅读由课内向课外辐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美文众里寻她千百度 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迎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选择阅读作品的关键。文质兼美的选文,才能唤起学生的欣赏兴趣,真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进而沉浸其中,爱之乐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选择那些浅显的较为浅显的经典名著及散见于报刊杂志的经典时文、优秀美文、构思精

3、巧文、手法别致文、语言幽默文等短小精悍、意味深长、情感丰富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将其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品味欣赏,从中获得启迪,同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诸多写作的方法。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成为电脑网络时代的“搜索引擎”;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他们收集、推荐美文佳作,并辅以适当的奖励措施。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即是浏览信息、选择有效信息的过程,而且这种带有任务驱动的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课外阅读。 二、欣赏淡妆浓抹总相宜 1、简介式 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并不多,每一部篇幅较长的名著都让他们细细阅读品味,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会对阅读产生厌烦心

4、理。其实,有些作品完全可以略读,学生只要了解故事大意,并对其精彩片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即可。有一次,当讲到老舍的代表作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没有读过他的骆驼祥子,只有三位同学读过。这是老舍有名的代表作,我觉得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于是,我在课后征询了这三位同学的意见,请他们给大家介绍骆驼祥子,他们欣然答应。课上,三位学生分工明确:一位有条不紊地复述故事梗概,另两位用投影出示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插图及精彩片断,还边解说边插入自己的感受及小说的背景,使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课后,大家纷纷争着传阅、购买骆驼祥子,班上掀起了一股“祥子热”。 请学生介绍名著佳作,不但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更能

5、使学生间产生一种攀比心理,收到“不须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2、美读式儿童的心灵需要美来滋润,儿童的智慧需要美来激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激起孩子心中的涟漪,令人久久回味。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 鲁迅也曾说:“言美感耳。”情到深处,学生自然而然能领会文章的内涵与意蕴。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选编一些精短抒情的美文发给学生,在课堂上与他们一起吟咏美读。在欣赏朱自清的春、匆匆时,我先进行美读示范,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意象跃然纸上,浮现在学生眼前。而后配上音乐,展示课件,就像电视散文那样,引导学生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使其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而集体朗诵、个人展

6、示、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的训练,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朗读中,学生往往能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节奏、语速及轻重音。当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学生自然而然读得轻悄悄的,又做着探头探脑的动作;当读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时,语气中略带几分感慨美读中,学生不仅品味了作品中的韵,还感悟了作品中的神,探寻到作品中的美。“文学本身就有无穷的魅力,自然会吸引读者,无须老师填塞无味的诠释。”的确,对于那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教师特别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他们在口诵心惟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精神的陶冶和震撼。 3、视听式

7、多媒体以其形象逼真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身处这样的课堂,学生往往能很快进入文本的意境,激起情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笔者经常将配乐诗、散文朗诵带、广播剧、电视散文录像等搬入课堂,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享受这来自文学世界的一片清凉。我时常推荐学生欣赏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杂志中“朗诵空间站”栏目的录音,同时下发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的资料,让他们对照文本静听录音,以加深印象。主持人极富磁性的朗读,舒缓的音乐,常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其间的“美”也就更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像渡河少年、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绍兴的乌篷船等散文深受学生喜爱。学完少年闰土,我就将故乡的广播剧带入课堂。学

8、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了解小说的整体情节,又感受到鲁迅作品的魅力。 视听式欣赏打破了封闭的学习模式,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效率大有裨益。 4、评论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虽然小学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对作品的感受赏析能力并不高,但他们能用童眼童心看世界,从自己的角度来评析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评论式欣赏在高年级具有可行性。读完美文佳作后,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语言构思等进行评论,不仅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如笔者要求学生在暑期阅读古典名著水浒,开学初举行“读英雄、论英雄”名著欣赏活动,请他们对作品中的

9、人物加以点评。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李逵的鲁莽直率讲到鲁达的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从“浪子”燕青到“及时雨”宋江,评得头头是道,从中也反映出他们对作品人物的初步鉴赏能力。又如欣赏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学生都赞叹于这位母亲三次家长会后对孩子的鼓励,被这位母亲对孩子始终不渝的关怀、支持所感动。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的酸甜苦辣,对这种宽厚、伟大的母爱给予了高度的赞赏。欣赏生命的药方时,他们又对文中主人公之间那超乎血缘亲情的友情表示极高的评价。讨论,将学生置于了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了他们阅读作品的欲望,促进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涌现出富有创意的见解,收获颇多。 5、

10、专题式 专题式阅读欣赏即集中欣赏一组同一作家或同一主题或同一写作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感知,从中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感受作品的写作方法。笔者曾在课上推荐学生阅读赵丽宏的散文,感受他那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流利的写作风格。通过雨中、童年笨事、亲婆、炊烟等作品的阅读,学生大致了解了作者在记叙散文方面独到的写作风格,也由此爱上了赵丽宏的作品,许多学生甚至欲罢不能。又如阅读“含泪的微笑”风格的作品,从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到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莫泊桑的项链,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同情。专题式阅读欣赏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功能,将学生带到电脑教室内进行阅读。笔者曾组织学

11、生在网上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美文阅读活动。学生从网上搜索到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一篇深深打动了他们。故事的梗概是一对残疾父母,面对泥石流这一无法抗拒的灭顶之灾,为了自己的孩子双双牺牲。其中盲母亲站在盲父亲的肩上,用尽全身力气将不到两岁的女儿高高举起,才使孩子幸免于难。读完此文,学生的情感之弦受到了强烈的触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在如此深沉感人的美文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情感怎会不潜移默化地提高?三、收益不知转入此中来 美文佳作欣赏课为学生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架设了一座桥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健康的课外读物充满中小学生的生活空间的时候,他还有时间胡作非为吗?他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的呢?”现在,班上学生每天都会腾出一定时间阅读读者、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优秀杂志。在品味文学作品的意趣、内涵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读懂了生动有趣的情节,更从中体味到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人格的内在欲望得到升华,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写读后感、仿写、点评作品等途径,写作水平也日益长进。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习作400余篇,获奖70多人次。这完全得益于阅读,而美文佳作欣赏课则为学生的写作积淀了较为丰富的语言和灵感,其潜在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此文发表于2005年第5期小学教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